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2022年部門決算報表主要變化情況和審核重點

2022年部門決算報表主要變化情況和審核重點

 【編報方式】

2022年度部門決算編報工作采取分階段“雙軌并行”方式進行。

在基礎信息編制及匯總數據上報環節實行“雙軌并行”。

第一步,由一體化系統生成基礎數據;

第二步,基礎數據導入老系統完成編制、審核、匯總、上報;

第三步,地市匯總數據通過省財政廳集中審核后由各設區市財政部門導回一體化系統,并進行基礎信息比對驗證。

部門及單位信息(包括單位樹型和報表封面)由一體化系統提取,原報送單戶表的一級預算單位將新增一個部門匯總節點,原單戶表變成下級節點。通知單位提前到一體化系統中完善基礎信息(包括部門信息和單位信息;“是否編制部門決算”選“是”)。

年初預算數、決算數由一體化系統提取,各級財政部門在一體化系統中提取同級預算單位的會計核算數據和年初預算編制數據,導入老系統后,由各部門、單位在老系統中補充完善數據。

【編報口徑】

(一)專用基金納入預算管理,并在決算中反映。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108號,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事業單位應當將專用基金納入預算管理。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5號》:事業單位按照規定使用從非財政撥款結余或經營結余中提取的專用基金時,應當在財務會計下借記“業務活動費用”等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并在有關費用科目的明細核算或輔助核算中注明“使用專用基金”(使用專用基金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按照《政府會計制度》中“專用基金”科目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同時,在預算會計下借記“事業支出”等預算支出科目,貸記“資金結存”科目,并在有關預算支出科目的明細核算或輔助核算中注明“使用專用結余”。

 

事業單位應當在期末將有關費用中使用專用基金的本期發生額轉入專用基金,在財務會計下借記“專用基金”科目,貸記“業務活動費用”等科目;在年末將有關預算支出中使用專用結余的本年發生額轉入專用結余,在預算會計下借記“專用結余”科目,貸記“事業支出”等科目。

 

(二)基本支出按項目進行反映(與一體化規范相銜接)。

新增“基本支出分項目收入支出情況表”(財決附05表);

二級項目代碼、一級項目名稱、一級項目代碼、是否橫向標識可不填。

 

原“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6表)更名為“項目支出分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

 

一體化系統中的人員類項目、公用經費項目對應基本支出;其他運轉類項目、特定目標類項目對應項目支出。


(三)調整“三公”經費等統計口徑。


“機構運行信息表”(財決附03表)中“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機關運行經費統計口徑由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調整為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具體內容】

(一)封面(與一體化系統銜接)

 

1.“財政預算代碼”修改為“單位代碼”;


2.“單位基本性質”修改為“單位類型”,枚舉修改為“行政單位、行政類事業單位、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暫未分類事業單位、企業、其他單位”;


3.  刪除“事業單位改革分類”指標;


4.  新增“是否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5.  新增“單位經費保障方式”,枚舉為全額、差額 、定額、自收自支、其他;


6.“單位執行會計制度”修改為“執行會計制度”,枚舉修改為“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其他”;


7.“隸屬關系(國家標準:隸屬關系-部門標識代碼)”修改為“隸屬關系(財政區劃—部門標識代碼)”;


8.“預算管理級次”修改為“預算級次”,枚舉修改為“中央級、省級、計劃單列市、市級、縣區級、鄉鎮級”;


9.“報表類型”修改為“報表小類”。


(二)主表和附表


1. 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決01表)和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決01-1表)中“調整預算數”名稱修改為“全年預算數”


2.  相關支出明細表中“其他支出”下刪除“贈與”增加“經常性贈與”和“資本性贈與”


3.  財決06表表名由“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調整為“項目支出分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


4.  機構運行信息表(財決附03表)中“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數”修改為“年初預算數”,同時增加“全年預算數”統計項,口徑有所調整;表下備注增加“14、15行填列使用財政撥款負擔費用所對應的車輛情況”表述;


5. 非稅收入征繳情況表(財決附04表)刪除”應繳未繳國庫”、“未繳財政專戶”兩欄及對應合計欄,修改“總計”為“合計”;


6.  新增報表基本支出分項目收入支出情況表(財決附05表)


(三)報表說明和分析報告格式


1.  新增CS01-2表《非財政撥款結余及專用結余年初年末情況表》,細化反映兩類結余的變動情況。


2.  根據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業務規范和報表變動情況,相應調整報表說明編寫格式(基層單位、部門匯總、財政匯總)。


3.  分析報告提綱中“年末結轉和結余情況”增加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結轉和結余情況分析(基層單位、部門匯總)。


4.  分析表中“調整預算數”修改為“全年預算數”。


(四)會計科目與部門決算報表欄目對應關系表


1.增加財決附05表“基本支出分項目收入支出情況表”與會計科目對應關系情況。

 

2.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5號》從結余中提取專用基金有關會計處理,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與部門決算報表欄目的對應關系。


(五)量化評價表


1.“財政撥款結轉上下年變動率”指標比重由10分減少到7分,完善本指標評分標準。


2.“財政撥款結余上下年變動率”指標比重由5分減少到3分,完善本指標評分標準。


3.增加“項目支出預算執行進度上下年差異率”指標,比重為5分。

 

2022年度部門決算報表審核重點

(一)  封面信息審核


封面信息由一體化系統提取,具體包括:單位名稱、單位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單位代碼、單位預算級次、單位類型、單位經費保障方式、執行會計制度、隸屬關系(財政區劃)、部門標識代碼、單位所在地區(需填列到最細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否編制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是否編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報告;

 

需補充信息包括:填表人、電話號碼、是否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預算級次、報表小類、新報因素、是否編制部門預算、上年代碼;

 

各單位應在一體化系統中仔細核對基礎信息(基礎信息要符合部門決算審核要求),有誤的、不完整的需于2022年12底前在一體化系統中修改完善,注意部門信息的完整準確性;

 

提取的封面信息在決算系統中不予修改,以確保與一體化系統銜接一致。

 

(二) 年初預算數核對

 

“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決01表)中的年初預算數與財政部門批復的2022年度部門預算“收支預算總表”(預算01表)核對;單位年初部門預算中如編列了使用經營收入安排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需將該部分支出從預算01表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中剔出并加總,與財決01表中經營支出年初預算數核對。

 

“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財決01_1表)中年初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年初預算數與預算01表中國庫集中支付結轉結余核對(大于或等于);本年收入年初預算數與“財政撥款收支預算總表”(預算04表)收入部分核對一致;本年支出年初預算數與預算04表支出核對(大于或等于);年末結轉和結余年初預算數應為零。

 

“機構運行信息表”(財決附03表)中“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與“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預算07表)核對一致;“三公”經費支出全年預算數與一體化系統指標數核對。  

 

以上數據可從一體化系統提取,單位再核實完善。

 

(三)財政繳撥款數核對


財政撥款收入按單位按支出功能科目與一體化系統“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資金性質選“1政府預算資金”,指標類型選“21正式指標-當年預算”)中的“批復指標“核對;省以下與“已用指標”核對。

 

事業收入—教育收費按單位按支出功能科目與一體化系統“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資金性質選“2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指標類型選“21正式指標-當年預算”)中的“已用指標”核對。

 

財政應返還額度按單位與一體化系統“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資金性質選“1政府預算資金”,指標類型選“2正式指標”)中的“預算結余”核對;省以下財政應返還額度應為零。

 

非稅收入征繳數按單位按收入分類科目分別核對納入預算管理和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繳存數。

 

部分決算數可從一體化系統單位會計核算模塊提取。

 

(四)與財政總決算核對


納入預算管理非稅收入繳庫數(附04表)與總決算中非稅收入銜接一致(不屬于行政事業單位征收范圍的除外,如稅務部門征收的非稅收入、國庫存款利息收入等)。

 

基本數字表(附02表)與總決算基本數字表銜接一致。

 

(五)上下年數據核對

 

結轉和結余本年年初數與上年年末數核對(包括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口徑、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口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口徑),不一致的進行說明(單位填列CS01-1表;財政按支出功能科目類級,對變動幅度超過5%或變動差額超過1000萬元的情況進行說明)。

 

非財政撥款結余和專用結余本年年初數與上年年末數核對(附01表),不一致的進行說明(單位填列CS01-2表)。

 

資產、負債信息本年年初數與上年年末數核對(附01表),不一致的進行說明(單位填列CS01-2表,財政分項對變動幅度超過5%的說明原因)。

 

主要指標上下年變動核對,變動較大的進行說明(單位填列CS02表;財政對機構指標變動幅度超過5%,人員指標變動幅度超過2%,其他指標變動幅度超過20%的情況說明原因)。

 

(六)表內表間勾稽關系審核


通過軟件系統公式進行審核

 

基本平衡公式,用于審核表內平衡關系。軟件中公式提示表現為紅色,報錯單元格表現為紅色。

 

核實性公式,用于審核表內、表間有關數據的合理性。軟件中公式提示表現為綠色,提示單元格表現為黃色。

   

基本平衡錯誤需進行調整;核實性錯誤需認真核實原因,有錯更正,無錯保留,且需作出合理說明。

 

(七)數據規范性審核


通過系統中的審核模板進行審核

 

封面指標填列規范(部門標識代碼、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等);

 

會計核算規范(經營結余為正數,按規定分配;為負數,結轉下年);

 

預算科目使用規范(被裝購置費、退職退役費、個人農業生產補貼、對企業補助、救濟費、贈與、國家賠償費用支出、對民間非營利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補貼等);

 

年末人數填列規范(學生人數、遺屬人數、離退休人數、進入社保的離退休人員);

 

固定資產單價合理合規(房屋單價、車輛單價);

 

公車配置合規(車輛分類準確,主要領導干部用車填列省所屬廳正職主要負責人和市縣區、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按照公務用車制度改革規定保留的車輛,其他用車需進行說明);

 

三公經費支出合理合規(不得超預算支出,上下年變動情況,人均出國費、人均接待費、車均運維費、車均購置費情況)。

 

(八)數據銜接審核


項目信息與部門預算銜接一致,包括基本支出項目(F05表)和項目支出項目(Z05-2、Z06、Z08-2、Z10-2、Z12表);

 

財政撥款收入與部門財務報告中財政撥款收入銜接一致;

 

資產負債信息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銜接一致(F01、F03表);

 

政府采購支出信息與政府采購信息統計表銜接一致(F03)。

 

(九)關注審計及財政部審核提出問題

 

預算執行方面:


 ①在公用經費中列支人員經費;

 

②在項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

 

③一般性支出壓減不到位;

 

④預決算差異較大;

 

⑤無預算、超預算支出“三公”經費;

 

⑥向所屬單位或其他單位攤派“三公”經費。

 

決算編制方面:


①賬表不符,應編入決算的資金未編入;

 

②無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非獨立編制單位編制單戶表(與預算銜接、符合公開要求);

 

③年末結轉和結余年初預算數較大;

 

④單位支出功能科目使用財政專用科目(如“20826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20827財政對其他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2320303地方政府向國際組織借款付息支出”)

 

⑤商品服務支出列支設備設施購置費,對企業補助列支扶貧支出、購買服務支出,其他支出—對民間非營利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補貼列支扶貧幫扶支出;

 

⑥有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無公車保有量(主管部門公車費用不能轉嫁給下屬單位);

 

⑦涉改單位漏報資產(撤并機構未及時完成資產清算、劃轉)。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