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會計電算化2001.9
淺談電算化下的會計人員崗位流動
李克文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的發展方向,是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掌握會計電算化操作程序和運用技巧是財務工作對會計人員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目前從事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業務素質。在電腦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財務工作一般都實現了電算化管理,因此,在實行電算化的單位推行會計人員內部輪崗制度,是迅速普及電算化技術和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捷徑。
一、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會計人員崗位流動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使會計人員盡快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提作技能。對老會計人員來說,他們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對自己用計算機這種高科技處理會計事務缺乏信心。通過崗位輪換,能促使他們主動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盡快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2.有利于加強會計各崗位間的協作,克服對不同崗位工作的偏見。會計電算化后的工作崗位可分為基本會計崗位和電井化會計崗位。基本會計崗位的人員可能認為電算化崗位的工作量太小,因為一切事務均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而電算化崗位的人員則認為基本會計崗位的工作是附屬性的,效率太低,無足輕重。遇過實行崗位流動,親身體驗各崗位工作,能增進各崗位間相互了解,樹立平等觀念,有利于做好整個財務工作。
3.有利于堵塞會計電算化中的漏洞。實行會計電算化后,電算化崗位應根據需要設置為:電算主管、軟件操作、審核記帳、電算維護、電算審查、數據分析等崗位。但目前很多單位,僅個別會計人員懂得會計電算化,出現一人多崗的現象。日常的會計核算業務,從錄入記帳憑證到會計報表打印輸出等一系列工作過程全部由一人負責,這不符合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的是求,容易出現利用會計電算化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現象。
4.有利于逐步擴展會計電算化的項目。通過崗位流動,各會計人員既能精通基本會計崗位的業務核算,又能熟練掌握電算化的操作技能,成為多方面的能手,便于群策群力,先實現帳務處理、報表編制、工資核算等工作電算化,然后實現固定資產核算、存貨核算、成本核算、銷售核算等工作電算化,再進一步實現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工作電算化。
5.有利于各崗位之間的相互協作,相互頂崗。如果會計人員只熟悉一個崗位的工作、尤其是基本崗位的會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一概不知,一旦電算化崗的會計人員因事不在崗,就會設大事,有時甚至出現會計報表不能按期上報,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傳輸。而實行崗位流動,使每個會計人員都成為多面子,這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6.有利于發現和培養出色的舍計電算化人才。電算化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電算化人員除具備會計人員一般素質外,還應做到“精、細、穩”,這對不同的電算化崗位又有不同的具體要求,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要求各崗位的電算化人員既要精通會計知識,又要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熟練地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第二,要求軟件操作員遵循細心、穩妥的原則,及時做好會計數據的備份。通過崗位輪換,能發現哪些會計人員對鉆研會計電算化更有積極性,更具備從事電算化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二、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會計人員崗位流動的方法
1.各單位應積極支持和組織本單位會計人員分期分批進行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逐步使多數會計人員掌握會計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提前為崗位流動打好基礎,避免崗位輪換后從本學起,耽誤正常會計業務的開展。
2.崗位流動應遵循整體穩定,局部輪換的原則,而不能采取大換班的辦法。經過一定的同期,再實現整體的崗位流動。這樣就不會因崗位流動而影響會計業務的順利開展,保證財務工作的質量。
3.根據各崗位的工作性質,確定輪換周期。工作性質較為復雜的會計崗位,比如電算維護。數據分析等崗位展相對穩定,輪換周期長些。工作性質較為簡單的崗位,比如基本會計各崗位及電算化崗位中的軟件操作、審核記帳等,輪換時間可短些。
4.崗位流動要考慮各位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由簡單到復雜,實現崗位流動的合理性,避免因崗位流動而影響會計人員能力的發揮。另外,對于責任心不強又沒有進取心的會計人員,不應擔任會計電算化的重要崗位。
5.除了正式定崗輪換外,可以采取臨時頂崗的辦法。在該崗位人員的指導下,通過親手操作,提前了解其他各會計崗位的業務技術和工作情況,為正式的崗位輪換打下基礎。
6.會計機構負責人應積極支持崗位流動,并對處于薄弱環節的崗位多指導、多鼓勵。協調好會計各崗位之間的工作關系,使他們能互幫互學,取長補短,保持極高的工作熱情,對積極鉆研會計業務,做出突出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作者單位:山東省機電學校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