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將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提升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平衡計分卡(BSC)是一種新興且有效的績效管理方式,是可以將戰略管理理念引入績效管理過程的一種工具。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建立一套科學、高效、適用的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并以此對財政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以及高效的管理。平衡計分卡的應用符合當前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有利于推動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人才隊伍的成長和基層政府治理的整體發展。 平衡計分卡在戰略管理理論基礎上,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將戰略目標逐層分解、細化為具體的、可量化的數字指標,從而形成績效指標體系,并以此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既確保了預算績效評價的全面合理,又保證了評價內容的寬度與廣度,為預算績效評價的有效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 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一是財務維度,企業往往以財務維度為核心,與企業的價值、利益、財務相關聯;二是客戶維度,關注企業的客戶維持能力和長期發展;三是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包括創新、生產經營、售后服務等業務過程;四是學習與成長維度,是對于戰略目標達成最關鍵的無形資產(圖1)。 (一)平衡計分卡以戰略為導向,能夠實現基層政府總體發展目標 平衡計分卡以戰略為導向,平衡計分卡工具應用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和愿景。首先需要繪制戰略地圖,在明確總體發展戰略和愿景的基礎上,層層分解細化,按照業務流程制定具體的績效計劃和工作方案。這樣能夠使基層政府行使職能更有方向性、目標性。政府行使的所有職能皆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這恰恰符合預算績效管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恰如在預算績效預算管理中,年初預算的編制和審核皆以績效為導向,對項目資金進行事前績效評價,明確資金使用的最終效果,細化為量化可評的績效目標指標,從預算管理角度最大化績效的實質,優化財政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平衡計分卡工具的使用,能夠將預算管理和基層政府發展戰略有機地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 (二)以平衡計分卡信息技術為基礎,提升基層政府履職效能 目前,信息技術在基層政府的應用已日趨成熟。同時,基層政府工作人員信息化辦公能力和業務水平較以往也有了大幅提高。進而,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基層專業人才隊伍在不斷地擴大。圍繞著基層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已基本形成一套成熟的辦公系統。以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為例,在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方面,以河北省預算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為依托,從項目庫申報、預算編審、預算執行、國庫集中支付、會計核算、政府采購、“三公”經費和OA辦公等多方面實施一體化管理(圖2)。而一體化信息系統的應用,也為基層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方面應用好平衡計分卡管理工具,打下了堅實的信息化技術基礎。 (三)以完善的制度體系為前提,優化平衡計分卡工具應用 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在基層政府的推廣實施已有多年,在全國范圍內,基層政府在預算績效管理方面也有了許多成熟的實踐經驗,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推廣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度建設。一切工作的推進,第一步都是制度建設。從國家層面到基層政府,成熟完備的制度要依靠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撐,為平衡計分卡管理工具的有效應用提供良好的條件。 平衡計分卡主要從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四個維度出發,對基層政府預算績效管理進行綜合績效評價。由于基層政府不同于企業,不存在客戶維度,基層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執行本級人代會的決議和上級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政府的工作;依法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決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事務;辦理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等。因此,將客戶維度替換為社會維度,主要從社情民意、企業及群眾對象的角度進行評價。 (一)基于平衡計分卡對基層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流程進行調整 1.對照基層政府各部門承擔的社會責任,對部門職能進行梳理,擬訂、尋找發展愿景,鎖定基層政府整體發展戰略,明確戰略目標,緊緊圍繞發展方向和整體戰略目標,層層分解細化。 2.解碼部門戰略目標,對基層政府整體發展戰略目標分解細化,從四個維度將戰略目標合理轉化為具體績效目標,并對每個維度的績效目標進一步明確成指標,形成完善的績效目標指標體系,由此來繪制出基層政府戰略地圖。 3.針對具體的績效目標指標,逐條逐項制定可實施方案,細化具體的操作措施,同時明確責任,從部門責任到單位責任,從領導責任到主體責任,責任的明確和細化要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每一個具體事項都需要有明確的績效目標、責任分工和流程圖等。 4.全流程的績效管理工作中,績效理念要始終貫穿基層政府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實現績效評價全流程管理,并且針對評價結果制定有效的反饋機制,充分利用好績效評價結果,及時改進不足之處,完善制度,健全內部管理,強化隊伍建設,鞏固現有成果,進一步優化基層政府資源配置。 (二)基于平衡計分卡對基層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調整 1.經濟維度。平衡計分卡最先應用于企業,而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故財務維度指標是最核心的指標。政府領域,因其具有的非營利性質,平衡計分卡的應用在財務維度不需要對盈利方面進行評價,而是需要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規范性和效率進行評價和把控,更傾向于以經濟運行指標對基層政府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評價,因此,也可稱為經濟維度。 對經濟維度指標進行分解,一級指標包含籌資能力、運營能力、財務風險等方面。二級指標包括經濟運行排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稅收收入增長率、非稅收入增長率、財政資金執行率、民生支出占比、發展性支出占比等重要經濟指標。此外,還有資產負債率、債務資金還本付息情況、財務制度規范化程度等反映財務管理和風險的重要指標。八大經濟指標分別計算單項指標得分,各項指標同時考核增量和增速,各占50%權重,并采用功效系數法計算單項得分,再按照各項指標單項得分加權計算最終得分(圖3)。 目前,保定市縣(市、區)委書記動態績效考核月點評指標體系中,經濟運行排名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為八大經濟運行指標之一,運用功效系數法計算和考核各個縣市區收入情況,計分并進行排名。其計分公式為: 式中,i表示第i項指標,t表示第t個縣;pi,t 表示第t個縣第i項指標得分; xi,t表示第t個縣第i項指標增速或完成進度; xi,min表示第i項指標最低增速或完成進度; xi,max表示第i項指標最高增速或完成進度。 以保定市高質量發展八大經濟指標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考核中功效系數法的簡單應用為例,功效系數法計算公式的設計保證了第一名100分,最后一名60分。按照增量和增幅分別計分,然后再按照各50%的權重,加權平均得到最后的分值,并對各縣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進行排名。 以保定市蓮池區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情況為例(表1),計算方法如下: 加權平均=71.27X50%+81.26X50%=76.27 最后,計算得出蓮池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得分為76.3分。 傳統的績效點評測算手段,需要發改部門與經濟指標承接部門反復溝通。例如,保定市財政局承接的指標有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此項為加分項,因各縣區基數差距過大,增量相同的情況下,增幅差距過大,還需與財政局預算處、國庫處、債務處反復確認收入信息。利用平衡計分卡功效系數法這種科學有效的測算手段,保證分值的精準,僅以金庫月報數據為準即可,省去溝通環節,排除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更加高效。就像蓮池區基數較大,增量因素加入計分考核,對比僅考量增幅一項更加客觀。 2.社會維度。社會維度是基層政府行使政府職能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水平的反映,是基層政府工作的核心維度,是其他三個維度的驅動力。社會維度的評價主體是社會公眾,包括企業和個人,主要評價基層政府行政水平和社情民意情況,及公眾對基層政府認可程度,反映出基層政府的行政業績效果。企業及個人滿意度主要以政務服務滿意度調研、政務服務投訴量、投訴舉報率、部門考核合格率等作為評價指標,群眾滿意度主要以信訪案件數量下降率、信訪案件結辦率、群眾滿意度調研、社情民意工作考核排名、正面宣傳情況、負面輿情情況等指標進行評價。社情民意主要以社情民意工作考核排名、正面宣傳情況、負面輿情情況等指標進行評價。 3.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內部流程維度主要衡量基層政府行政能力和內部管理水平。內部業務流程指標,要能夠使基層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有效銜接、有機地結合,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實現基層政府高質量發展。主要評價指標,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指示事項落實情況、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類績效考核排名、重大專項類績效考核排名、發展保障類績效考核排名、黨的建設類績效考核排名情況、中心任務類績效考核排名、建設工作考核排名、園區工作考核排名、營商環境工作考核排名、城市建設新顏值(民生事項)工作考核排名、城市建設新顏值工作考核排名、民生事項工作考核排名、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工作完成情況排名、績效月點評通報問題整改情況、績效月點評通報問題未完成整改情況、“每月一題”辦理情況基本月安排等(表2)。 4.學習與成長維度。學習與成長維度是實現基層政府發展戰略目標的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基層政府發展的內驅力。主要反映基層政府干部職工業務水平的提高能力,重點關注未來與可持續發展。學習與成長維度從組織成長和人才隊伍建設兩個方面,主要考核指標有論文發表篇數、著作發表的數量、科研課題立項數量、市級以上獎勵數量、省級以上獎勵數量、取得中級以上職稱員工比重、取得高級以上職稱員工比重、取得專家稱號員工比重、政治學習次數、專業培訓次數、員工滿意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