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圖片
圖片
探索新領域,構建智能風險預警監督網
以風險預警為導向,從高風險主體、關鍵業務環節、敏感時間指標三個維度,定制化建立預警審計業務場景,根據服務專業管理需求,提前研判問題產生的根源,利用數字化新技術從風險根源進行全量、跨域的數據分析,按照風險程度進行紅、黃、綠不同等級的預警,確定風險預警審計邏輯和預警閾值,進行實時監控,探索業務數據特征和發展趨勢,主動形成預警清單,推動傳統審計向“預警審計、前置審計”的轉型發展。
圖片
應用新技術,多視角動態描繪審計畫像
聚焦前沿技術,自主構建了基于Python編程語言的Plotly標準庫,創新開展可視化審計,充分利用Plotly具有人機交互、動態展現、智能分析的優勢,打造“三鏡”實時畫像,動態呈現審計對象全量業務數據規律,疑點信息呈現更加精準、直觀、全面。
圖片
開發新工具,智能RPA審計流程自動化
以“數據共享、智能互動”為理念,基于流程自動化RPA技術,通過“以用促建、建用結合”,企業自主開發“三維五庫”智能審計管理工具,搭建了作業管控中心、審計數據中心和資源共享中心。
圖片圖片
圖片
圖片
優化新思路,搭建跨域融合審計場景
依托企業數據中臺和數字化審計平臺,按照“系統分析模型—類別分析模型—個體分析模型”思路,研發跨單位、跨業務、跨年度的全鏈條業務審計模型,搭建財務、營銷、工程、物資、人資、產業、信息系統等多業務領域的數字化審計場景。關注數據之間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創建業務場景的模型設計清單和模型開發清單,深入推進數據多源、跨域和全量分析,驗證并不斷完善模型設計思路,發揮模型在把握總體、鎖定重點、篩選線索等審計分析查證過程中的作用,確保精準鎖定疑點信息。聚焦國家重大政策落實和電網核心業務更新情況,實時對公司全量業務數據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持續化的審計掃描,提升命中精度和數據全覆蓋,實時跨域防控風險事項。
圖片
注入新動能,建立三級溯源數據治理防線
堅持業審融合,積極研究優化電網域、客戶域、財務域等十大審計域的治理流程和融會貫通,以“業務治理、技術監測、審計實踐”為原則,建立業務部門、數據管理部門、審計部三道數據治理防線,積極擴大數據治理“朋友圈”。各業務部門以數據應用為紐帶,以實踐為基礎,在數據權限開放、業務模型驗證等方面,承擔起數據準確性的核對責任,為數字化審計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數據管理部門加強新技術研究和應用,發揮數據中臺數據管理的關鍵因素和支柱作用;審計部以數字化審計場景作為數據應用的重要載體,發揮全專業數據驗證的優勢,多方聯合打通數據壁壘,協同建立審計場景完善和數據治理的定期反饋機制,持續推進數據源的三級治理,為審計作業清洗甄別有效數據。
圖片
推動新模式,保障審計監督與服務并重
聚焦扶貧項目、重點崗位、資金管控等領域,企業創新組織管理模式,科學配置審計資源,成立跨專業柔性審計專家團隊和數字化審計專家團隊,積極探索“1+N”、交互式、融嵌式項目組織方式,將數字分析技術融入審計項目全流程,建立“線上+線下”雙重跟蹤督導模式,全年累計節約現場審計時間65天,實現了審計對象及重點領域全覆蓋。圍繞國家重大政策、公司決策部署及專業管理需求等方面,把審計服務嵌入業務流程,開展重點工程項目后評審,打造“線上、線下”數字化二維取數模式,組織梳理21類后評審數據,創建50項數字化后評審指標,從四個維度提出7條管理建議,最大限度地規避低效無效投資,服務專業部門和公司發展決策。
作者:何婧 殷彬 韓華
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菏澤供電公司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文章摘自《中國內部審計》雜志2022年第6期(節選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