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面對國家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和銀行內部各種業務系統數字信息化,尤其是近年來的數字化轉型加快,內部審計人員必須樹立多種審計思維,才能落實“查得出、報得上、改得了、防得住”要求,更好發揮內部審計的“尖刀利劍”作用,進一步提升審計質效。現結合審計實踐,介紹幾種審計思維,供大家借鑒。
面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步伐的加快,內部審計人員首先是轉換審計理念,樹立大數據審計思維,用數據來“說話”。數據分析必須覆蓋審計全過程,確保大數據分析貫穿于風險評估、樣本選取、查證分析和匯總報告。要充分利用各種大數據分析工具,對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數據,在全面掃描、總體分析的基礎上,選取重點業務、重點部門、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要把大數據分析深入到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和跨業務的數據挖掘上來,這樣才能夠讓數據更好地來說話。
由于商業銀行業務特殊性,在審計時應根據審計業務不同、部門不同、產品表現形式不同等,在對宏觀發展情況分析、自身發展分析、與其它行差距分析時,應多采取橫縱不同維度進行分析,選取重點指標和數據,多利用比較審計思維方式進行審計分析,使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狀況、發展情況可以客觀呈現出來。
在對銀行分支機構或某些個體業務審計時,應根據個性問題表現特征和出現概率、范圍,積極采用歸納推理審計思維方式,從個性問題中發現共性問題、普遍性問題、根源性問題加以揭示,這樣審計問題的揭示才更有深度和廣度。歸納推理是建立在客觀實際基礎上,不能憑空推理、推斷,不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確定審計結論。
有些現象是存在一定因果關系的,沒有因就沒有果。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發現的個體問題是由于規章制度、業務系統存在瑕疵或不足時,應建立因果審計思維方式或演繹審計思維方式,進一步從機制、制度、管理、系統上挖掘引發問題原因或造成的后果,把審計問題緣由充分揭示出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審計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不能固步自封。被審計的有些業務發展過快、增長較多,就必須從風險防控角度、業務管理角度、真實性角度,審計分析其業務發展是否健康穩定。被審計業務發展緩慢平穩或者增長變化不大,就必須從制度、體制機制角度去分析,查找制度管理約束不當以及激勵失效的問題,只有這樣常用逆向審計思維的方式,才可以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從現象中挖掘問題,查找問題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審計中發現一類問題并對其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問題根源時,由于問題多、情況復雜,不是單個原因造成的,有系統問題,有操作問題,有管理制度問題等,就應靈活利用發散審計思維方式,從不同角度、多方面分析歸納,不斷進行提煉,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
在審計過程中,我們經常與被審計單位或人員溝通,對揭示的審計問題進行確認,我們必須用好審辯審計思維,站在對方角度來看待問題、理解問題,要換位思考。揭示問題時要盡可能地把自己的主張、依據、理由、證據等收集齊全、表達清楚,同時,還要換位思考,學會站在被審計方的立場來“反駁”自己,看問題及證據是否能夠成立,進一步提高審計揭示問題的質量,讓被審計方服氣。
總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中不但要認真踏實查證,還要善于堅持,在堅持中勤思考、多動腦,要把多種審計思維方式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靈活使用、聯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創造審計價值、提升審計質效。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審計局直屬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