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是指預算單位、財政部門、代理銀行、人民銀行四方之間取消以紙質單據為媒介的傳統傳遞方式,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發送、接受和處理電子指令來辦理財政資金支付及清算業務,實現“無紙化”辦公和“一站式”管理,從而實現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山東省省級財政于2014年開始實施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試點工作,2015年取消了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雙軌并行”的管理模式,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運行管理,隨后各試點地區也開啟了財政資金電子化支付的新時代。經過幾年努力,2020年煙臺、臨沂等試點地區實現了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全覆蓋,大大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財政資金運行效率。2021年,山東省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為契機,大力推行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以期順利實現國庫支付電子化業務全覆蓋。因此,山東省鄒城市全面推行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既是加快建立現代財政體制發展的需要,也是完善財政基礎工作,做好支付管理的必然選擇。 隨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逐步推進,鄒城市自2004年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將所有財政性資金統一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收入直接繳入國庫和財政專戶,支出也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資金由“分散”到“集中”,改變了財政性資金主要通過征收機關和預算單位設立多重賬戶分散繳庫和撥付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撥付效率,加強財政資金撥付過程的有效監管,增強了財政資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解決了財政資金截留、擠占、挪用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敗的發生,保障了國有資產的安全。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鄒城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國庫支付制度和管理辦法,使得國庫集中支付不斷優化和改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鄒城市國庫支付流程仍然實行半電子化模式,預算單位、財政支付中心、代理銀行之間傳遞媒介仍然是紙質憑證。財政支付中心設有稽核、支付、代理銀行柜臺,對于直接支付業務,預算單位根據批復的用款計劃錄入支付申請,提交系統后打印支付申請書加蓋單位財務章,連同原始憑證到財政支付中心辦理支付業務。財政支付中心審核打印好《財政直接支付憑證》,由預算單位傳遞到銀行柜組進行蓋章掃描支付;對于授權支付業務,預算單位根據財政授權支付額度錄入授權支付申請,提交系統打印《財政授權支付憑證》并加蓋財務章后到財政支付中心代理銀行柜臺或者各代理銀行總部網點辦理資金支付。如果稽核柜臺審核原始憑證不合規,預算單位還要回去補充完善材料,預算單位來回跑腿,影響了支付時效;支付中心要不定期專門印制大量憑證單據,浪費了人力和物力。隨著財政支出業務的不斷增加,最近幾年每年支付業務約8萬多筆,每天平均支出200多筆,代理銀行柜臺人員要不停的蓋章掃描支付憑證,大量的重復勞動,勢必影響支付效率,加大了人工成本。因此,鄒城市加快推進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勢在必行。 在大數據時代,支付電子化管理不僅是信息技術的革新,更是管理手段的革命。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支付電子化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鄒城市若能充分發揮支付電子化管理這一新型 “生產力”的潛力,不僅可以改善支付方式,還可以提升支付效率,防范支付風險,讓預算單位“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更好地服務預算單位。 (一)讓預算單位“少跑腿”,提高國庫支付效率 國庫支付電子化是以互聯網為連接平臺,以電子印章取代手工簽章,預算單位、財政部門、代理銀行協調工作,點點鼠標就可以輕松辦理支付業務,預算單位不需要逐筆打印,反復核對,往返跑單,讓“跑財政、跑銀行、打支票、蓋印鑒”成為歷史。預算單位足不出戶就可以輕輕松松辦理業務,財政部門人員不用逐筆審核逐筆打印,銀行人員也不需要逐筆蓋章,更不需要印制大量的紙質支付憑證,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支付柜臺人員可以從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可以更好地“抓內控、抓服務、抓質量”,編制先進嚴密、整體管控的“安全網”,打造集約高效、服務優良的“流水線”,夯實財政信息化基礎“新支撐”。 (二)讓電子信息“多跑路”,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 鄒城市實行電子化改革后,支付方式發生質的變化,取消紙質憑證的流轉,不需要專門印制紙質單據,也不需要紙質單據和電子信息的人工核對,全面推行“零跑腿,無接觸”業務。通過預算單位、財政部門、代理銀行跨系統互聯網操作,將一套標準化的電子憑證交互傳遞,實現財政資金的“無紙化”運行,應急救助資金和直達資金撥付進入“快車道”,資金支付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實現全天候“實時撥付,實時到賬”,可以保證應急資金精準、快速撥付,可以有效解決財政、代理銀行、人民銀行信息不對稱,清算時間過早等造成的支付瓶頸。讓資金撥付進入“直通車”,取消資金撥付的重復多余環節,財政資金撥付時間大幅度縮短,由以往的一兩天可以縮短為幾分鐘,支付效率顯著提高,同時也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政府公眾形象。 (三)加固財政資金“防護網”,提高國庫支付安全保障水平 我市實施支付電子化管理,可以將現有支付流程再造,將分散的環節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閉合系統,在業務上實現鏈條式管理。通過建立動態校驗、電子驗章、自動對賬、全程跟蹤的新型業務模式,實現了對各方資金的全方位監控,將原來易偽造的“手工簽章”改成安全加密的“電子印鑒”,將原來分散的安全控制擴展為依靠規范的流程、規則和信息安全技術共同構建的“防護網”,從而建立“環環相扣、相互牽制、有始有終”的內控機制;在技術上引入安全支撐軟件,建立安全規范的支付管理鏈條,減少了人為操作,提高安全化信息管理水平,保障數據的完整性、唯一性、防抵賴、防篡改,使每一筆業務都在“聚光燈”下運行,通過建立涵蓋業務對賬和技術對賬一體化、自動化對賬新機制,極大提高了資金支付及清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加快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提高財政信息化水平 我市實施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也是加快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必然要求。全國自2019年開始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預算一體化系統取代了預算編制、指標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等系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體系,通過“業務規范+技術控制”的方式實現了從項目立項、預算編制和批復、資金申請、資金撥付到項目結束的全程管理,實現了財政資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動態監控,強化全國“一盤棋”思想。2021年,按照省財政規劃部署,扎實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加快構造涵蓋各級財政部門、各級預算單位、所有財政資金的一體化系統,著力打造橫向一體化、縱向集中化、全省系統化的財政信息化建設格局,突出“集”中生智,深入破除“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借助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升級改造,新的國庫支付系統上線運行,鄒城市可順勢建立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體系,順利實現縣鄉電子支付業務全覆蓋,由點到面,由國庫支付電子化推動財政信息化全局,為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健全動態監控機制、完善財政信息等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快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進程。 (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管理制度 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是建立現代國庫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性舉措。需要各部門統籌安排,協調推進,要建立領導小組制度,落實各方責任。要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做好改革目標、改革方案、流程設計、數據遷移、網絡安全、技術服務等工作。要健全建立管理制度,確保支付電子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嚴格按照省財政廳的相關部署,借鑒其他縣市成功經驗,制定《鄒城市財政集中支付電子化暫行辦法》、《鄒城市鄉鎮財政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的指導意見》,配套制定《財政專項資金支付電子化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文件。成立臨時工作小組,擬定實施方案,對工作目標、制度協議、崗位設置、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系統維護、風險防控等做出全面梳理,確保統一規范、安全高效,推動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縱向深入推進。 (二)建立協調機制,做好安全保障 為高質量完成好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應充分考慮電子化改革涉及環節多、部門廣的情況,需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強化財政部門、預算部門、人民銀行的信息共享,明確各自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梳理業務流程,明確各類電子憑證和部署模式,確定實施方案,實現業務流程的無縫對接。嚴格按照省財政廳的接口標準和業務規范要求,建立系統運行維護和應急預案,做好支付電子化“鏈條式”管理,統一憑證樣式、印鑒管理,明確“電子憑證+電子簽章”的控制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設置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和A/B崗制度,嚴格保管和使用Ukey,數據加密傳輸。預算單位和財政部門建立內部崗位相互制約機制,切實做到業務授權程序設定、業務操作網上留痕、崗位責任追究有據可查,確保國庫集中支付業務安全、高效運行。 (三)強化學習培訓,注重信息安全 全市現有200多個市直預算單位、16個鎮街,要全面實施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明確流程、理順規則,制定章程、強化培訓、逐步實施、分類推進,有條不紊地進行。一是國庫支付工作人員要起到帶頭引領作用,要虛心學習,集思廣益,可以通過去周邊的縣市區現場學習、請專家現場指導培訓,觀看省廳培訓資料和網絡課程等方式了解電子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制度流程、業務操作、注意事項等,要把學習所得整理歸納,制定學習培訓材料,通過建立培訓課程、座談會、視頻會議、支付電子化管理工作群等方式傳達給其他預算單位和代理銀行。二是要組織臨時小組進行實地演練,重點熟悉網絡聯調,電子印章系統的部署設置和操作流程,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應急預案,做好新舊系統的銜接,確保支付電子化順利實施。三是支付電子管理高效運行離不開平穩、安全、智能化的網絡生態環境,不僅要提供高性能的軟、硬件設備,也需要培養對業務和技術均精通的復合型人才,需要信息部門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具備基本的信息化操作技能,通過多部門共同努力,保障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工作高效完成。 來源:《預算管理與會計》2022年第4期 作者:董鳳全 山東省鄒城市財政局 責編:聶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