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22年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中級資格考試大綱日前公布,《中國會計報》記者采訪教輔專家,解讀大綱變化。
《中級會計實務》:變化近4成
“2022年度《中級會計實務》全書變動幅度近40%,且主要體現(xiàn)為知識邊界的擴充,意味著2022年新教材的篇章框架包羅萬象,將對考生備考產生極大影響。”輔導老師劉陽表示。
章節(jié)擴充為24章
《中級會計實務》章節(jié)由舊教材的19章擴充至24章,其中刪除1章——《總論》,故全書新增的章節(jié)共計6章,分別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租賃》《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企業(yè)合并》《公允價值計量》。
在新增的章節(jié)中,《租賃》章節(jié)學習難度較大,《公允價值計量》學習難度較小,其余章節(jié)學習難度適中。
在此之前,考生對《中級會計實務》有著“五大難”的客觀認知。這“五大難”指的是《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長期股權投資》《收入》《所得稅》以及《財務報告》,這五個章節(jié)的學習時間長、理解成本高、整體難度大。
劉陽認為:“此次教材修訂后,隨著《租賃》章節(jié)的加入,‘六大難’的備考格局已然形成。這六章知識的學習預計將占據(jù)考生較長的復習時間,但其也將貢獻全卷約50%的分值,可謂‘半壁江山’。這是考生學習中必須集中火力全力攻下的‘戰(zhàn)略高地’。”
此次教材內容變動在命題方面將產生較大影響。眾所周知,中級會計資格考試目前每年共3套試卷,即3批次考試,各批次1套試卷,每套試卷共計4道主觀題,分別是2道計算分析題和2道綜合題,每年共計12道主觀題。
劉陽分析,在去年的考試中,教材知識結構相較于今年顯得比較清爽,所以主觀題考點出現(xiàn)了一定的重復。今年大綱變動后,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的出題內容和結合方式將可能進一步擴充,如《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3個章節(jié)單獨即可命制4至6道計算分析題,如與其他章節(jié)進一步結合,還可命制綜合題。
可以預見,2022年中級會計實務的卷面將顯出較多新意。
“此外,新增章節(jié)增加了不少需理解和辨析的內容,預計將顯著豐富多選題和判斷題的出題角度。”劉陽表示。
備考要因材施教
中級考生大多為財會體系的就職人員。根據(jù)經驗,中級考生一般分為兩類,劉陽分別給出不同的復習側重點。
第一類考生通常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和較強的職業(yè)判斷能力,或者作為參加過考試的老考生,已經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學習。無論前述哪種情形,這一類考生目前已具備了學習《中級會計實務》新教材的基本知識素養(yǎng)。對于這類理解能力強、知識積淀比較豐富的考生,應對2022年考試更需要關注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做好時間安排。
新教材內容擴充顯著,意味著學習時間長,且需要的復習時間和做題時間一并被拉長。
劉陽建議,這類同學平衡好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之間的時間分配。一般而言至少要在考前兩個月完成教材的第一輪全面復習,為后續(xù)第二輪和第三輪復習留足充分的時間。
另外,如果是同時備考多個科目的考生,把每天的學習時間變得更長可能收效甚微,不如把復習總天數(shù)適當延長,提早開始備考。只要能保證復習時間,對這類考生來說,順利通過考試并非難事。
在教學過程中,劉陽還發(fā)現(xiàn)有一類考生,具有工作年限和經驗,但從事的業(yè)務較為簡單和機械,導致他們缺乏基本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
對于這類考生,最好提前學習基礎性內容,比如初級會計實務內容,兩者之間的知識結構和內容能夠起到有效承接和呼應。劉陽表示:“尤其今年教材將第一章《總論》刪除,更體現(xiàn)出了考試組織方的‘信號’,即中級會計實務考生應當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基礎。”
這更印證了此前教職人員不斷呼吁的觀點:對于基礎不夠扎實的考生,初級和中級應當同步進行學習。
2022考季已然到來,官方教材“包羅萬象”的新面貌,給考生備考帶來了一定挑戰(zhàn),但也帶來了機遇。
劉陽表示:“一方面,考試的必然規(guī)律是逢新必考,考生有一定的預判機會;另一方面,這些內容的增加,對于提升考生的知識水平和履職勝任能力具有顯著正向意義,對行業(yè)的整體良性發(fā)展同樣具有長遠意義。”
《經濟法》:先理解后記憶
輔導老師付湘鈞對考綱變動進行解讀并提出相應備考策略。
2022年考綱將《經濟法》原教材的8個章節(jié)內容調整為7個章節(jié)。刪除第八章《增值稅法律制度》和第九章《企業(yè)所得稅法律制度》,并根據(jù)民法典第二編《物權編》相關內容,加入了第四章《物權法律制度》。這是2022年考綱最大的變化。
此外,考生還需要注意一些變動。第一章《總論》添加知識點“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原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調整順序,變更至第六章并加入“信托法律制度”相關內容。原第八章《其他法律制度》調整為第七章《財政法律制度》并刪除“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內容。
根據(jù)以往經驗,大多數(shù)考生認為“二稅”是較容易拿分的知識點。但今年考綱刪除了“二稅”并新增“物權法律制度”有關內容。
付湘鈞表示,參照往年真題對合同法律制度的考查,大體“簡單直白粗暴”。因此,“物權法律制度”主觀題難度基本將與“合同法律制度”持平。“物權”來自民法,民法貼近日常生活,從常識的角度切入易學易會。其他變動內容對于考試影響不大,所涉及知識點不難,考生無需有畏懼心理。
付湘鈞進一步表示,有些考生對備考方法存在一定誤區(qū),即認為法律“都背下來”就能通過考試。背誦的確是學習法律的途徑之一,但絕對不是捷徑。“《經濟法》備考的正確方式是先理解后記憶,先弄懂法條背后的原理與邏輯,再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背誦記憶。”付湘鈞強調。
《財務管理》:以穩(wěn)為主 堅持創(chuàng)新
輔導老師顧言表示:“根據(jù)2022年度中級《財務管理》科目的考試大綱,橫向與《中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相比,《財務管理》屬于變動幅度最小的一個科目??v向與去年考試大綱相比,今年大綱的整體框架、核心內容基本保持不變,但是在細節(jié)上仍堅持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
顧言認為:“《財務管理》大綱變化可以用8個字概括,即以穩(wěn)為主,堅持創(chuàng)新。”
從章節(jié)數(shù)量上看,今年大綱依然保持10章。從核心內容上看,今年考核的主要內容依然是圍繞企業(yè)核心的財務管理活動展開,如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入與分配管理等。
“今年《財務管理》的學習難度不會有大幅波動。”顧言說,“尤其是在大綱公布之前已經開始備考的考生,之前所學的內容不僅不會白費,還可以對后續(xù)的學習產生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雖然今年考試大綱整體內容變動不大,但仍在細節(jié)處堅持創(chuàng)新,主要是新增了一些知識點,可以使考生所學和考試所考的內容更貼近實務工作和接近財務管理發(fā)展的前沿。新增內容包括項目資本成本計算、金融工具價值評估、雙重股權結構、期權合約、財務管理原則,以及籌資實務創(chuàng)新項目從9個增加到11個。
其中,項目資本成本計算、金融工具價值評估、雙重股權結構、期權合約的可考性比較強,會對考試產生一定影響,考生應當引起足夠重視;財務管理原則和籌資實務創(chuàng)新項目的可考性比較弱,對考試影響較小,考生學習時不必花費太多精力。
在這些新增內容里面,除期權合約外,其他知識點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因此,顧言認為,新增內容不會對整體學習難度產生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