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一)后續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劃分。
根據3號準則、5號準則,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后續支出,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成本;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或者其他相關資產成本。
通常情況下,為增加使用效能或延長使用年限而發生的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為維護正常使用而發生的日常維修、養護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當期費用。列入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中資本性支出的后續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
單位應當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對維修養護、改建擴建等的規定以及本單位實際,確定本單位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后續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劃分的具體會計政策。
單位對于租入等不由本單位入賬核算但實際使用的固定資產,發生的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后續支出,應當按照《政府會計制度》中“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二)改建、擴建后資產成本的確定。
根據3號準則、5號準則,在原有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建造活動后的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其成本按照原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賬面價值加上改建、擴建、大型維修改造等建造活動發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后的金額確定。
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難以確定的,單位可以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計算確定,或組織專家參照資產評估方法進行估價。單位確定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不切實可行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可以不予扣除,但應當在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單位對于保障性住房發生的后續支出,應當參照上述(一)、(二)中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