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近日,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發布《稅務盡職調查業務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業內人士表示,《指引》的推出,是符合當下企業需求,規范稅務盡職調查服務執業行為,明確稅務盡職調查市場主體責任義務,促進企業合規建設、防范稅務風險的“應時之作”。
據悉,《指引》明確,稅務盡職調查業務是委托人因投資、并購、發行上市(IPO)等商業事務需求,委托稅務師事務所及其涉稅服務人員對目標企業的整體涉稅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反映稅務風險以及提出涉稅處理意見的活動。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謝濱表示,《指引》既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并重組和戰略性組合”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也是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中“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作用,支持第三方按市場化原則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要求的具體體現。
謝濱表示,近年來,國家頂層設計著力打造法律大合規體系,財稅合規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試行)》《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等文件相繼出臺,要求中央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構建全流程、全方位合規管理機制。其中特別要求,中央企業要加快建立健全合規管理體系,健全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嚴格執行財務事項操作和審批流程,嚴守財經紀律,強化依法納稅意識,嚴格遵守稅收法律政策。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部央企成立合規委員會,出臺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2021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等九部委共同發布《關于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試行)》,根據該意見規定,涉案企業通過合規整頓和第三方監督,可免除或減輕刑罰。這當中也明確了,律師、注冊會計師、稅務師(注冊稅務師)等中介組織人員可以作為第三方組織人員參與合規考察。發揮稅務師等涉稅專業服務行業作用,引入專業人員、外部顧問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實戰經驗,已經成為企業合規管理中的常見做法。
作為《指引》課題組負責人,信永中和(北京)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馮朔表示,隨著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的深入貫徹落實,納稅人在智慧稅務時代,一方面能夠享受稅務機關通過“互聯網+”提供的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將面臨更加精準的監管,唯有不斷加強稅務合規管理,做到未雨綢繆,才能從容應對。
馮朔說,當前,并購重組依然是資本與產業整合的重要戰略,企業間的相互投融資業務日益頻繁,企業必須切實做好交易過程中的財務及稅務盡職調查、法律盡職調查、商業活動盡職調查等工作。其中,稅務盡職調查作為企業并購重組的合規利劍,可幫助投資者評估目標企業的稅務風險,為企業估值提供支持,并幫助目標企業從稅務角度優化運營模式,同時也為目標企業提示稅務合規操作方向,為投資者提供合理的投資建議。
為此,《指引》重點明確稅務盡職調查服務的業務內涵和執業原則,厘清各方職責邊界,強化職業操守,給出稅務盡職調查合規清單,通過清單列示方法,不僅使業務實施內容上更接地氣,而且便于涉稅專業服務從業人員操作,有助于為企業合規建設帶來實質性變化。
作者:本報記者 覃韋英曌 通訊員 李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