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各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各會計師事務所,各資產評估機構,有關地方金融機構和政府投融資平臺,有關省直單位,有關學校: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等法律法規,按照《財政部關于組織地方財政部門開展2021年度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財監〔2021〕9號)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我廳決定于2021年7月至11月組織開展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檢查方式
本次檢查采取自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開展全面自查;省財政廳與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省資產評估協會聯合開展年度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執業質量檢查;省財政廳對地方金融機構和政府投融資平臺開展重點檢查,對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以及省屬學校等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市縣財政部門組織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并可視情況選擇同級金融機構、政府投融資平臺或其他重點行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
二、檢查范圍和內容
(一)開展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檢查
為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加大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力度,建立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相結合的聯合監管機制,今年我廳將繼續參照《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聯合監管若干措施>的通知》(財辦監〔2020〕10號)規定,在全省會計師事務所全面自查的基礎上,與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聯合開展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重點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體系、職業道德、內部治理及具體業務項目質量等情況。對注冊會計師超出勝任能力執業的行為予以關注,重點是年度內出具100份以上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會計師事務所;同時關注存在掛名執業、網絡售賣審計報告、無證經營等行為的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對受到舉報以及上級部門、外單位移交問題線索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重點關注。必要時將追溯以前年度和延伸選擇審計客戶開展檢查,切實規范審計服務市場秩序,凈化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環境。
(二)開展對資產評估機構的監督檢查
根據《加強資產評估行業聯合監管若干措施》(財辦監〔2021〕7號)的要求,在全省資產評估機構全面自查的基礎上,今年我廳將聯合省資產評估協會組織開展年度資產評估機構監督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資產評估機構內部治理、專業勝任能力、風險防范機制、質量控制體系及項目質量等情況。此次檢查將嚴肅查處出具虛假報告和重大遺漏報告等違規行為。發現重大問題或線索時,將延伸檢查評估委托人或評估報告使用人及相關單位。對受到舉報以及上級部門、外單位移交問題線索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重點關注。
(三)對重點行業開展會計監督檢查
1、對地方金融機構和政府投融資平臺等開展會計監督檢查
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精神,服務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持主動防范、系統應對、標本兼治、守住底線的總體思路,結合去年檢查經驗,我廳今年將抽取1家地方金融機構、1-2家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重點關注其是否存在虛構業務收入、利用政府信用違規舉債、名股實債、循環注資、少計提資產減值或者折舊等行為,揭示風險隱患,有效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
各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可根據當地實際,對同級金融機構或政府投融資平臺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或選擇1-2個行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
2、對行政事業單位、學校等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
根據財政部要求,我廳將選取5家省直行政事業單位,6家省屬本科院校、高職院校、高級中學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推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有效貫徹實施,切實提高政府會計主體會計信息質量。
市縣財政部門對同級行政事業單位、學校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
三、檢查分工
(一)全面自查
省財政廳和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及省、市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負責組織所屬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區一級由市本級統一負責),實現對全省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的全覆蓋。
(二)重點檢查
省財政廳、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省資產評估協會及各市州、縣市區財政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要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我廳將對隨機產生的省級重點檢查名單在省財政廳、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和省資產評估協會門戶網站等平臺進行公開公示。
根據要求,省財政廳與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省資產評估協會聯合重點檢查不少于50家會計師事務所和不少于30家資產評估機構。
(三)處理處罰
省本級重點檢查中,對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涉及行政處理處罰的,由省財政廳處理;涉及行業自律懲戒的,由省注協、省評協處理;相關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和學校的處理處罰由省財政廳負責。嚴重違規或涉嫌犯罪的,將線索移送有關部門處理。市州、縣市區財政局開展的重點行業監督檢查的處理處罰,由檢查實施單位自行出具。行政處罰結果對外公開發布。
四、組織實施
(一)材料報送
1、各市州、縣市區所屬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在7月23日前完成自查自糾工作(包括自查表和自查自糾報告,表格及報告模板附后),并將自查自糾材料按所屬關系以電子版形式分別報送各級財政部門。省屬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的自查報告于7月23日前直接報送至省財政廳財政監督局。自查資料無需寄送紙質版,只需報送電子版與蓋章掃描件至[email protected]。
對于未按照要求進行自查自糾及填列和報送資料的單位,將直接列入重點檢查名單。
2、各市州財政局于7月23日前匯總所屬本級、縣市區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自查資料后,連同未按照要求進行自查自糾及填列和報送資料的單位名單統一報送省財政廳財政監督局(報送電子版和蓋章掃描件至指定郵箱)。
3、對地方金融機構或政府投融資平臺等重點行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以及對同級行政事業單位、學校開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和調研的,由市州財政局統一匯總所屬本級、縣市區的檢查材料,審核后于10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含電子版和蓋章掃描件,無需寄送紙質版)集中報送省財政廳財政監督局([email protected])。其中,文字材料收齊后直接打包報送,無需匯總;表格需將本級與縣市區表格數據匯總至一張表格,并經審核無誤后報送。具體包括: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情況匯總表(見附件1)、檢查工作總結、典型案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情況調研報告。
(二)工作安排
1、查前公示。7月中旬開始,省財政廳將省級重點檢查名單分類別分批次在省財政廳、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示。
2、重點檢查。10月30日前,省財政廳及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完成現場重點檢查工作,現場檢查時,要嚴格遵守檢查程序,做好工作底稿和財政檢查報告的撰寫及簽證工作。
3、檢查總結。11月30日前,省財政廳匯總檢查情況形成工作總結并報財政部。
4、查后公告。2022年1月30日前,省財政廳將2021年會計監督檢查的情況在省財政廳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總結財會監督檢查工作經驗,切實履行財會監督主體責任,主動融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充分保障專項檢查經費,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檢查組,并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檢查力量,保證各項檢查工作順利完成。同時要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促進黨建和業務相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保證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二)規范檢查程序,注重檢查成效。各級財政部門要落實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保證檢查覆蓋面并突出重點。要聚焦會計、審計、評估準則制度的有效執行,突出檢查重點,抓住問題實質,獲取充分適當的檢查證據,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建立案件審理和專家咨詢制度,嚴控法律風險。對不屬于財政部門職責范圍的事項,應移送有關部門處理。全面實行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加大違法違規案例曝光,進一步提高檢查工作實效。
(三)開展自查自糾,配合專項檢查。各重點檢查單位應認真做好自查自糾,據實撰寫自查自糾情況報告,對自查中發現并積極整改糾正的問題,可依法從輕、從寬處理;對重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或拒不配合檢查的,將依法從重、從嚴處理。各重點檢查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回避、推遲或拒絕檢查,并按照檢查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謊報、隱匿、銷毀相關證據材料。被檢查單位應在法定時限內及時簽署財政檢查報告(沒有及時簽署意見的視為無意見),及時簽署行政處理處罰等文書的送達回證,并按期將整改落實情況報送省財政廳和相關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對整改落實不力的,省財政廳和有關市州、縣市區財政局可將其列入下一年度重點檢查名單。
(四)依法依規檢查,嚴守財經紀律。各級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準則制度以及內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規程的要求,依法依規依程序開展檢查。財政部門工作人員及聘用專家對檢查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全體參檢人員要履職盡責,嚴格執行檢查紀律,自覺維護財政監督隊伍良好形象,防止“燈下黑”。
聯系人:省財政廳財政監督局 黃詩佳
聯系電話:0731-85165153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城南西路1號
附件:1、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情況匯總表
2、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工作紀律
3、會計師事務所自查報告
4、會計師事務所自查表(共4張)
5、資產評估機構自查報告
6、資產評估自查表(共5張)
湖南省財政廳
2021年7月9日
2021年湖南省資產評估機構執業質量檢查名單.xlsx
附件1、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情況匯總表(1).xls
附件2、會計和評估監督檢查工作紀律[1].docx
附件3、會計師事務所自查報告[1].docx
附件4、會計師事務所自查表(共4張)(1).xlsx
附件5、資產評估機構自查報告[1].docx
附件6、資產評估機構自查表(共5張)[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