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與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注冊 會計師行業市場規模近 20 年來穩步增 長,市場主體不斷增多,做大做強成效 顯著,本土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市場份 額得到很大提升,事務所的規模不斷提 升,獨立性日益增強。
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三大困境
在注冊會計師行業與本土會計師 事務所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也還存 在一些問題,影響其進一步做強,具體 如下:
一是規模與內部治理的困境。
業務規模排名對本土會計師事務 所業務拓展影響巨大,強者愈強,業務 排名靠前會增加會計師事務在業務拓 展方面的影響力。在業務規模的基礎 之上,還衍生出許多影響業務拓展的因 素,例如協同能力、數據掌握和運用能 力、對大型跨國公司的業務承接能力和 勝任能力等,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規模。
正因為如此,各個會計師事務所都 非常重視業務規模,為了業務規模而給 予有業務來源的合伙人以極大的管理 自主權,事務所對項目合伙人的控制 力度弱化。一個項目合伙人成為一個 利潤中心,自己拉自己的隊伍,自己的 業務自己做,有的合伙人帶著項目在 不同的事務所之間四處游走。表面上
■ 王偉 陳亞超/文 看,事務所的規模有所擴大,實質上的 經營主體仍然停留在小規模的項目合 伙人層次。
二是業務拓展與質量控制的困境。
合伙人對風險的認識和評價并不 一致,對事務所發展的目標和戰略的認 同也并不一致,缺乏控制和約束機制。
近年來,證監會的多項處罰案例表 明,函證、監盤、商譽減值測試、風險評 估等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是會計師事 務所遭受處罰的一個直接原因。有的 項目合伙人為節約成本,不愿儲備太多 人才,再加上事務所的年度審計有很強 的季節性,平時業務不是很緊張,而到 期末時造成人手不足,審計程序執行不 到位。
三是人才困境。
注冊會計師行業具有年輕人流動 性大、合伙人固化現象。中小型會計師 事務所業務少,并且有一定的季節性, 出于成本考慮,平時不愿意維持較多的 工作人員,專門對每年招聘的少量新手 進行系統培訓,從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上來說,都難以實施。所以,為數眾多 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不太愿意招聘 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缺 乏系統的培訓和成長通道反過來又導 致應屆生在找工作時不愿意到中小型 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上述問題的核心在于,本土會計師 事務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市 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規模尤為重 要。出于對規模的追求,會計師事務所 對擁有客戶資源的合伙人竭力吸引,而 給予合伙人很大的自主管理權。
合伙人在這種機制下演變成為一 個自負盈虧的利潤中心,為了提高利 潤,想法設法降低成本,會計師事務所 的招聘、培養機制在成本的約束下愈來 愈短期化,進一步降低行業對人才的吸 引力。
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一是深化合伙人內部治理機制。
強化對業務的控制力。業務控制 在事務所里,就有較高的獨立性;業務 控制在項目合伙人手里,事務所對客戶 和項目合伙人的談判能力就低,就不容 易做強。因此,項目由事務所里統一支 配,才有可能實現大范圍的協同、配合, 承接大型、特大型項目。
強化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由事務 所聘用,員工入職時會覺得有保障,合 伙人離職時人員不容易帶走;人員由合 伙人聘用,合伙人會考慮成本問題而疏 忽人才的培養,也可能造成合伙人離職 時帶走整個一個團隊。
加強內部治理。建立積極、上進、 民主的治理機制和良好氛圍,要以透明 的管理制度、恰當的分配制度、完善的 培養制度來吸引英才,避免依靠單純的 經濟手段,以高提成、高讓利來吸引合 伙人。 二是將合伙人的考核機制由利潤 中心模式轉變為收入中心模式。
在機制上將分部、分所由利潤中心 改為收入中心。項目合伙人要以收入 來考核,合伙人的收入與項目收入掛 鉤,而不以利潤來考核或兌現,以鼓勵 合伙人積極展業;在房租、人力資源支 持等成本端,由總所統一安排,加強成 本端的控制。
三是各地注冊會計師協會加強 引導。
各地注冊會計師協會發揮引導作 用的途徑首先是倡導良好氛圍,利用 行業會議、培訓、媒體,倡導正確的發 展方向,鼓勵會計師事務所加大機制 改革,由“做大”變為“做強”,建設統一 化管理的執業平臺 。其次是樹立典 型,推廣經驗。
四是加強行業后備人才的培養。
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如何吸引 人才進入這個行業,留住人才,用好人 才,給他們以展現才華的平臺是行業面 臨的重大課題。
注冊會計師協會一方面要做好非 執業會員的服務、管理和組織工作,可 以多舉辦、策劃一些活動,建立一些組 織或平臺,加強執業會員和非執業會員 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共同為行業發展獻 計獻策;另一方面,積極引導校企合作 , 建立有序的“大學生——注冊會計師” 實習成長體系。
(作者單位:和信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