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從稅務機關的調研情況來看,先進制造業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對此,稅務機關建議企業,應該集中精力解決一批共性問題,同時也要認真研究,謹慎處理個性事項,在不斷推動產品技術、工藝轉型升級的同時,提高稅務管理的水平。
最近,浙江省海寧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邱柳松,發現了一份合規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秘籍”,組織企業的財稅團隊認真學習研究。這份“秘籍”,就是國家稅務總局嘉興市稅務局發布的《新能源產業研發費稅收政策指引(2021年版)》。邱柳松說,目前國家出臺的支持制造業企業研發的稅收優惠已經比較多了,對企業而言,如果研發夠硬,考驗的就是企業涉稅事項的管理水平了。
記者了解到,嘉興市稅務局聚焦該市培育發展“五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目標,組織稅務人員前往現代紡織產業、新能源產業、化工新材料產業、汽車制造產業及智能家居產業五大先進制造業企業,開展調研。根據調研情況看,嘉興市先進制造業企業在享受與研發有關的稅收優惠時,既有一些普遍的共性問題,也有一些個性化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嘉興市稅務局分行業發布了相關稅收政策指引,指導企業集中解決共性問題,謹慎處理個性事項。
共性問題:研發費用歸集不細致、不規范
前段時間,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出臺,引發了不少先進制造業企業的廣泛關注。智能家居企業嘉興智華家居有限公司會計周雪萍告訴記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先進制造業企業可享受的最為重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之一。2020年,僅這一項稅收優惠,就為智華家居節約了60多萬元的稅收成本。
除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企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還有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技術轉讓所得可減免企業所得稅等。嘉興市稅務局所得稅科科長梁勇告訴記者,從他們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不少先進制造業企業享受與研發有關的稅收優惠時,存在一些共性問題,研發費用歸集不細致,就很典型。
梁勇舉例說,根據稅收政策,研發人員同時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活動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實務中,一些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研發人員,往往既參與生產經營,也參與企業的項目研發,有時甚至涉及參與多個研發項目。但是,由于企業的研發費用管理機制尚不健全,財務人員在記錄這些人員人工費用時,出現記錄混淆的情況,導致后續費用分配的準確性不足,進而影響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合規享受。
嘉興市稅務局所得稅科梁卿參與了此次先進制造業企業調研活動。她告訴記者,從調研情況看,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把握不當,也是先進制造業企業常見的問題。調研中發現,A公司主營化學產品研發、生產等業務,已有的四個研發項目已經形成專利權并向市場推廣。但是,A公司仍將開發部門的后續支出歸集在“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中,沒有按照要求作資本化處理,全年未形成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梁卿分析,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能與企業未能嚴格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有關。我國稅收政策規定,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根據我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研發分為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只有開發階段的研發支出允許做資本化處理,且該筆支出應當同時滿足企業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條件。但是,部分先進制造業企業在開展小型研發項目時,從立項到研發完成的階段劃分較為模糊,出現研發支出資本化時點不清晰的情況,最終影響研發費用的準確核算。
個性問題:特殊情形下,不知能否享受優惠
嘉興市稅務局調研發現,即使同為先進制造業企業,不同細分行業的企業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會存在一些個性化問題。
在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發布的《先進制造業定義與對策》研究報告中,將我國先進制造業理解為應用創新的技術、工藝、材料等要素,并能充分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制造業總稱。先進制造業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利用先進技術對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轉型而成的先進制造業,新技術催生的新興先進制造業和制造業服務化而出現的新業態、新模式。也就是說,先進制造業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包括了眾多行業類別。
嘉興高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新材料產業的企業,專注于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高正新材的財務經理陸曉東就遇到了一個具有行業特殊性的涉稅問題。高正新材在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發過程中,會因試生產而產生大量的廢料。其中,部分廢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投入到研發或生產中。但是,還有一些廢料不再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由于廢料中的各項材料配比可能會體現公司的研發方向。因此,公司會將其與生產廢料混合后請專業的固廢處置公司處理。那么,企業這筆研發廢料的處置費用能否歸集到研發費用中呢?
梁卿分析,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大部分企業會以銷售的方式處置研發廢料。因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中提到,企業處置研發廢料取得的收入需要沖減加計扣除額。從政策規定來看,并未明確提出企業處置研發廢料發生的費用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出于謹慎性考慮,建議企業暫時不要將研發廢料的處置費用歸集到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中,待政策進一步明確后再行處理。
類似的特殊情形,也存在于汽車制造業中。比如,汽車配件企業的經營模式一般為自主生產研發零配件,并銷售給下游整車企業。但是,部分整車企業會要求與汽車配件企業簽訂委托研發合同,且研發成果歸整車公司所有。根據政策規定,委托研發項目中,只有委托方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也就是說,在這種模式下,實際開展研發工作的汽車配件企業,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梁勇建議,汽車配件企業應綜合考慮銷售經營、稅收優惠等因素,再決定是否與整車企業簽訂委托研發合同。
專家建議:提高涉稅事項管理水平
作為制造業中最先進、最前沿、最具活力的領域,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發展的基礎,國家為此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支持制造業研發的稅收優惠政策,而且明確了享受稅收優惠的不同條件,體現出了清晰的政策導向。因此,制造業企業很有必要從目前已經出現的涉稅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入手,在稅務管理的精度上下足功夫。“實踐證明,夠硬的制造才能享受夠多的優惠,夠精的管理才能產生夠好的效果。”采訪中,不少制造業企業財稅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
嘉興市稅務局在調研中發現,曾有一家先進制造業企業,本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但是,企業管理層認為申報資料準備工作很簡單,沒有必要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準備工作進行系統安排。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引導下,高新認定工作未能引起企業財務部的高度重視,出現認定工作不規范、準備資料不充足,高新技術產品收入確認依據不夠準確等情況,最終導致企業未能通過高新認定。
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間接稅業務合伙人岳蕾告訴記者,某先進制造業企業由于管理層只關注業務增長情況,忽視了稅務管理工作,經常少繳納、不及時繳納稅款,導致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被評為C級。根據政策規定,只有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B級的納稅人可以申請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這家企業最終錯失了享受該稅收優惠的機會。“一些企業研發技術上的先進與涉稅管理事項上的落后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值得深思。”
龍翔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純回憶,早些年,企業曾在合規享受稅收優惠方面走過一些彎路。隨著龍翔紡織管理層對防范稅務風險、加強稅務管理的重視,企業的日常涉稅事項處理愈發規范,稅收優惠的享受也更加順利。在他看來,企業合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就應當嚴格按照稅收政策的要求做到形式和實質相符合。這就要求企業建立起自己的稅務管理體系,形成健全、完善的稅務管理制度,明確不同涉稅事項的管理流程。王純告訴記者,為了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龍翔紡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研發費用管理機制,從研發項目立項開始就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抓住關鍵控制點,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和數據,企業財稅部門、研發部門和業務部門全力協作,共同完成好研發費用的歸集與核算。
在健全稅務管理機制方面,處于中國轎車輪胎市場領先地位的韓泰輪胎有限公司有著豐富的經驗。據韓泰輪胎高級專員許曉春介紹,企業制定了《稅務管理控制制度》,將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內容,由董事會負責督導并參與管理。制度中明確提出,企業財稅部門要定期匯總最新稅收政策,收集各類稅收政策文件和官方解讀,確保應享盡享稅收優惠政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加強稅務風險管理,韓泰輪胎專門設置了稅務TFT(Task Force Team,特別小組),進一步增強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對日常事項的參與度,強化對稅務風險的識別。
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能源資源行業稅務主管合伙人蘭東武表示,先進制造業企業不但要在產品制造的技術、工藝上轉型升級,也要提高涉稅事項的管理水平。他建議企業,加快稅務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建立有效的稅務風險評估和預測機制,健全企業稅務數字化管理制度。必要時,可借助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的力量,搭建適應企業發展的稅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在有效管控企業稅務風險的同時,確保及時、足額、合規地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