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由財政部擬訂的《注冊會計師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面世。該征求意見稿中涉及修訂、增加、刪除的地方達20條之多,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會行業的涉外管理進行了規定;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設立條件,以及合并、分立或解散也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征求意見稿中首次增加了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深圳率先試水個人會計師事務所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軍,深圳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國最前面,注冊會計師行業也不例外。2004年5月,深圳市財政局根據《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的相關規定,在深圳市人大、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大力配合下,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試點審批個人獨資的會計師事務所。
日前,深圳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周樹藩向記者介紹了當時深圳推出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后續發展情況。2004年,由深圳市人大、深圳市財政局選聘的專家小組成員,按事先已公示的相關硬指標對申報人提供的證明資料進行打分。通過對每一位申報人進行面試、篩選、打分等一系列嚴格而又公開、透明的審批程序,深圳市財政局從最初提交申報資料的37家個人會計師事務所中審批了9家,最終有馬洪、鄒招保、劉蘭清、張道光、李表正、郭玉杰、王新華、劉惠群共8人領取了執業許可證及工商營業執照。截至2008年4月,尚有馬洪、鄒招保、劉蘭清、張道光4家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在正常經營,沒有一家受到過處罰。4家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各具特色,主要從事咨詢等非鑒證服務,內部管理制度、從業人員素質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他4家主動注銷的個人事務所的設立人,與志同道合的注冊會計師進行了組合,重新設立或加入其他合伙制事務所或有限責任事務所。
馬洪是深圳試點個人會計師事務所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深圳馬洪會計師事務所于2004年7月5日經深圳市財政局批準,獲得編號為“1001”的中國第一張個人獨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證,于2004年7月9日拿到深圳市工商局頒發的中國第一張個人獨資會計師事務所營業執照。
馬洪向記者坦言:“我們在事務所設立、成長的3年時間里經歷了風風雨雨,嘗盡了酸甜苦辣,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同時也獲得了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公眾的認可。”
經過3年多時間的發展,該所已經由當初組建時的8個人發展為擁有近50名員工,3個審計部、4個代理記賬部、1個咨詢部、1個事業發展部的地區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
個人事務所有利于解決“人合”問題
深圳業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致認為,《注冊會計師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關于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規定是《注冊會計師法》的一大突破,意義非凡,影響深遠,既與國際接軌,又有利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帶動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徹底解決當前困擾我國合伙制、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的“人合”問題。
馬洪直言,對于個人會計師事務所這種組織形式目前爭議很大,能否通過立法還很難說。“就個人而言,我十分希望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能夠通過這次立法,因為個人事務所設立的條件之一,就是事務所的名稱應當包含設立人的名稱。這既是個人事務所的特色之一,同時也是對個人事務所設立人的警示,事務所的聲譽與設立者個人的名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更加注重事務所的名聲和品牌,更加注重執業質量,一旦事務所出現問題,那么設立人要永遠背著這個污點,何談延續呢?”
周樹藩告訴記者,在香港和國外,個人會計師事務的組織形式已經運作得相當成熟,而且絕大多數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是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國際上許多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就是從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發展過來的,現在大多仍然以創辦初期的注冊會計師作為事務所的商號。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是把個人的信譽和事務所的品牌完全結合在一起的,任何一個人不敢拿自己的信譽開玩笑,所以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比其他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更關心事務所的品牌,更關心事務所的質量認證。
隨后,周樹藩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必要性:注冊會計師行業自脫鉤改制以來,政府一直在推動事務所的內部機制建設,推動“三大戰略”,但實際上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沒有解決好,就是合伙文化的建設。合伙文化建設就是事務所的核心價值。這個問題在合伙文化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之前,以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解決事務所內部矛盾,消除合伙人之間互相扯皮的現象,這是個最好的途徑和方法。
深圳鄒招保個人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鄒招保表示,在任何國家,中小型企業都占大多數,需要小規模的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為他們服務。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可為國外的中小型企業進入中國提供特色的、多樣的優質服務,有利于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可以為中國數量龐大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質優價廉的會計服務,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該從立法角度,在組織形式上確定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是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場角度來講,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符合行業特點,也符合市場需求,將對事務所的規范化運作,對行業的有序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應該得到社會公眾以及行業的認可”。
合理設置準入條件仔細斟酌《注冊會計師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關于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規定就會發現,該修正案對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有著非常嚴格和苛刻的條款,即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要有自己的名稱,名稱應當包含設立人的姓名;其設立人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設立人應當是通過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的注冊會計師,且在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后有最近連續10年在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的經歷,其中在境內會計師事務所的經歷不少于7年等。
那么,是不是只要符合這些條件的注冊會計師都可以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一旦立法通過,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會出現設立高潮呢?
周樹藩認為,不能簡單地判斷會出現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高潮。事務所數量的多少,特別是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它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并不是說《注冊會計師法》允許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所有的注冊會計師都可以設立。對合伙人入門環節的把關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師行業是一個專業機構,是承擔巨大的社會鑒證職能的機構,在事務所設立之初的審查是很重要的。在修改《注冊會計師法》的時候,應該發揮行業協會的基礎性作用,加強行業監管。
馬洪也對一旦立法通過出現設立高潮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有可能出現的個人會計師事務所成立高潮,政府部門要拿出相應的對策。我們可以借鑒香港會計師公會的做法,建立合伙事務所的退出機制,對禁止注冊會計師同時在兩家事務所執業進行相應的松綁,從而更好地為個人事務所、合伙事務所之間的角色轉換搭建橋梁。”
鄒招保建議,國家應合理設置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準入條件,以鼓勵高素質的優秀專業人才投身注會行業。
此外,深圳業界普遍認為,執業質量的好壞,是整個行業治理的問題,不能歸結于某種組織形式。個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對活躍整個會計師市場是很有幫助的,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的發展。肯定會有很多人去嘗試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這是市場行為。允許設立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如果通過立法,從數量上講,個人會計師事務所將來也許是主要的事務所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