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審計2001.9
企業集團審計的幾個重點環節
張洪霞
最近幾年連續對我市幾大企業集團進行了審計,總結幾年來的經驗,我們認為對大型企業集團審計除運用一般技術方法外;還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審前調查。搞好審前調查,有利于審計小組從整體上抓住企業集團總體脈搏。審前調查可以向被審計單位發調查表形式進行;調查具體內容;1、企業集團體制及產權資本結構、內部機構設置;所屬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概念及財務狀況。2、相關的行業政策、法規,適用的財務會計政策,主要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3、重大問題的決策程序、重大對外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對情況。4、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范圍、程序、方法、依據。5、前次審計機關的審計情況和內部審計、社會審計的審計查證情況。
二、監督企業搞好自查。審計小組可在審計調查后,根據審計方案規定審計范圍和內容,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自查。自查要求可寫入審計通知書,也可以以審計機關名義書面通知被審計單位。審計小組可根據審計方案確定自查內容,設計相應審計調查表格送企業集團自查填報,并要求被審計單位在審計組進點前上報自查結果。主要自查表如下;l、《企業集團基本情況表》;2、《企業集團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3、《企業集團資產負債和權益增減變動表》;4、《企業集團利潤增減變動表》5、《企業集團財產物資清查表》;6、《集團對內對外投資收益情況表》;7、《企業集團潛虧審計情況表》;8、《企業集團各種應收賬款預計損失情況表》。審計組進點后,可在對企業自查進行評價基礎上,確定對內部審計可信任程度,進而調整審計重點,以節省審計時間、費用、人力,提高審計效率。
三、突出審計重點。企業集團審計除應按照一般企業資產負債損益內容進行檢查外,還應重點突出對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和關聯方交易的審計。
對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審計主要包括1、審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是否符合規定。主要通過審查母公司股權證書、投資合同、子公司對外投資登記記錄、委托管理和控制被投資企業的合同協議等資料,以判斷是否應納入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的范圍內。2、審查合并會計報表資料一致性和準確性。一是審查母、子公司會計政策是否一致;二是審查母、子公司會計期間是否一致。3、審查合并會計報表合并項目完整性、合規性。主要通過審查合并分錄工作底稿,重點檢查企業集團內部投資是否按照權益法規定作了調整;相互之間的債權債務項目是否進行了報銷;相互之間銷售產品或資產及由此形成貨幣價值中包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是否抵銷;企業間利潤分割事項是否抵銷;是否存在利用內部交易虛增、虛減資產、負債和收益,導致資產、負債、損益失實等問題。
對企業集團內關聯方交易的審計重點是確認關聯方交易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及會計處理的正確性。1、通過審查被審計單位與其關聯方的購銷業務,確定其是否真實,定價是否合理、公平,有無利用假銷售,以達到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目的;有無重大偏離市場價格以及轉移利潤的情況。2、審查相互之間提供勞務的情況,以判斷是否按照獨立企業之間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費用,收取費用是否入賬。3、審查相互間融資活動。檢查關聯方資金借貸合同、文件,以及往來賬戶發生額的具體內容和期末余額是否正確,核實資金是否有償使用,計息是否正確,有無將利息收入長期掛賬或者轉到賬外的情況。4、審查關稅方的擔保、抵押協議,檢查其真實性,確認擔保物和抵押品是否存在,是否同與所擔保價值相符,有無重復擔保等情況。
四、點面結合,全面審計。企業集團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群體,在對企業集團審計過程中,應始終把對企業集團總公司審計和對集團內其他企業審計統一起來,統籌進行。一是不搞以點代面。注重對企業的全面審計,既注重企業集團中有代表性企業的審計,又注重其他各個企業不同特點的全面審計,保證有點有面,全面完整地反映企業情況。二是不搞以偏概全。每個企業都有自身好的一面和相對薄弱的一面。好企業并不是各個方面都占優勢,拿企業也不是各個方面都占劣勢。對企業集團的審計,必須始終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不搞以偏概全。三是不搞以面掩點。企業集團審計需從整體對集團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都作出全面評價。一個企業集團從,總體上看都很好,但并不能說明其內部每個企業都很好。相反一個企業集團從總體上看運行困難,但并不能說其下屬每個企業都發展困難。因此企業集團的審計,必須對集團內的每個企業、每個層次、每個方面全面反映,防止一俊遮百丑,一好都好,一差都差。
五、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寫好審計報告。審計結束后,最難把握的是實事求是地對企業作出公正的評價。要保證審計結果的公正和準確,應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講,一要防止有性無量。企業集團是一個立體的形象,對它的最終評價,也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和立體的。對企業集團總貌的反映;我們既要有公正的評價,又要有定量的說明,要通過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使人們比較全面看到集團公司的真實面貌。二是防止有量無性。對企業集團的審計,不是對企業集團情況的簡單羅列要切實使企業集團呈現在人們面前,必須堅持在對大量數據綜合處理的基礎上,對企業集團作出定性分析。要通過對企業定性的評價,綜合反映企業的實質。三要防止量性不符。企業集團審計結果的評價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事情,必須在努力搞好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同時力求達到量與性的統一。也就是說,在企業集團的審計評價中,量與性的分析必須是一致的、相符的,一定的性反映著一定的量,一定的量又包涵著一定的性。要切實通過量性的統一,確保審計結果的真實性。
六、注意揭露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完成企業集團審計只是審計工作的“上一半”,搞好綜合分析是審計工作的“下一半”,而且是較難完成的一半。為完成這重要的“下一半”任務,首先我們要針對審計查處的問題和揭露的矛盾有的放矢地提出被審計企業可以切實執行的審計建議,提高審計建議的采納率。其次,企業集團審計由于涉及面廣,所以發現的問題往往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審計所取得的信息資料,搞好審計綜合分析,提出宏觀調控措施,當好領導的參謀,使企業在轉換經營機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