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財政部日前出臺《企業會計準則解 釋第 14 號》(下稱《解釋第 14 號》),明確 社 會 資 本 方 對 政 府 和 社 會 資 本 合 作 (PPP)項目合同的會計處理 。
業內專家表示,《解釋第 14 號》充分 考慮PPP 項目會計處理中面臨的實際問 題 ,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有助 于促進PPP行業的健康發展 。
規定更細化 內容更完善
在《解釋第 14 號》正式出臺之前 ,財 政部曾發布征求意見稿 ,確定解釋的基 本框架 。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 議的基礎上 ,此次正式出臺的文件對相 關條文作了進一步調整 ,內容更加完善 。
“此次出臺《解釋第 14號》,與此前征 求意見稿相比 ,社會資本方對 PPP 項目 合同的會計處理新舊銜接規定更加具 體 。”中央財經大學中財—中證鵬元地方 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 、教授溫來 成表示 。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具體 分析認為 :“《解釋第 14號》在社會資本方 對PPP 項目合同的會計處理內容上主要 作了兩方面的調整 ,一是解釋適用范圍 的調整 ,增加 PPP 項目合同運營期與項 目資產壽命期相同情況下是否適用解釋 的判斷標準 ,進一步補充‘重大剩余權益’ 的應用情形 ;二是細化解釋的新舊銜接 , 明確追溯調整不可行的具體應用 ,增加 解釋應用后的累積影響數的處理方式 , 增加對可比期間信息不予調整的規定 等 。”
突出重點提高可操作性
從內容上看 ,與其他會計準則解釋 相比,《解釋第 14 號》重點更突出 ,對相 關概念進行明確 、詳細的闡釋 ,對適用范 圍做出明確的規范限定 ,對會計處理 、附
注披露 、新舊銜接也給出有可操作性的 規定 。
該解釋稱 ,PPP項目合同應當同時符 合下列特征(下稱“雙特征”):(1)社會資 本方在合同約定的運營期間內代表政府 方使用PPP 項目資產提供公共產品和服 務;(2)社會資本方在合同約定的期間內 就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獲得補償 。 同 時 ,應 當 符 合 下 列 條 件(下 稱“ 雙 控 制”):第一 ,政府方控制或管制社會資本 方使用PPP 項目資產必須提供的公共產 品和服務的類型 、對象和價格 ;第二 ,PPP 項目合同終止時 ,政府方通過所有權 、收 益權或其他形式控制PPP 項目資產的重 大剩余權益 。
“以‘雙特征’‘雙控制’作為限定條 件 ,在附注披露中要求披露 PPP 項目合 同的概括性介紹等PPP 項目合同的相關 信息 ,以及在新舊銜接的規定中 ,明確對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開始實施且至該解 釋施行日尚未完成的有關PPP 項目合同 追溯調整等內容 ,都大大提高該解釋的 可操作性 。”溫來成表示 。
崔志娟認為,《解釋第 14號》從“相關 會計處理”“附注披露”“新舊銜接”3個方 面對社會資本方基于PPP 項目合同的會 計處理進行明確 ,特征鮮明 。 一是基于 “鏡像關系”,解釋中對于幾個重要的概 念與政府會計準則第 10 號保持一致;二 是作為會計準則體系的解釋 ,重點明確 社會資本方資產和收入確認等方面核算 要求 ,且與新收入準則等協調一致 ,同時 充實附注披露要求 ,有很強的實務指導 作用 ;三是考慮到與新收入準則的關系 , 對新舊銜接作了特別規定 。
學以致用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我國 PPP 行業的快速發展中 ,資 產產權歸屬不清 、政府負債水平攀升 、 “真”“假”PPP難以厘清等問題也逐漸顯 現 ,阻礙PPP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
“因此 ,從目前我國PPP 項目發展的
實際情況分析,《解釋第 14 號》的出臺恰 逢其時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會計的 角度推動PPP行業的健康發展 。”溫來成 表示 ,該解釋的發布 ,為我國BOT 、ROT 等PPP 項目的社會資本方提供更加明確 的會計處理依據 ,有利于其健康發展 、行 穩致遠 。該解釋有助于準確核算PPP 項 目建設成本和運營收益 ,維護公私雙方 權益 。 同時 ,健全 PPP 項目會計處理規 定 ,可使之走上規范化 、法制化的道路 。
崔志娟認為,《解釋第 14 號》及時出 臺 ,并與政府會計準則第 10號同年執行 , 有利于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 同時 ,2014 年以來 ,PPP 實踐業務更加復雜多樣 , PPP 項目合同內涵發生變化 ,解釋的出 臺可更好地反映合同履約情況 。
隨著《解釋第 14 號》發布 ,相關會計 人員需要深入學習理解 ,才能更好地應 用到實際工作中 ,提高會計核算水平 ,為 PPP行業發展添磚加瓦 。
溫來成建議 ,相關會計人員在學習 理解該解釋中 ,一是要嚴格遵守政策界 限 ,如不符合“雙特征”“雙控制”的 PPP 項目合同 ,就不得使用該解釋的會計處 理方法 ;二是注意區分相近業務會計處 理的差異 ,防止出現差錯 ;三是正確理解 不同 PPP 項目會計處理的經濟學背景 , 因為在現實經濟生活中 ,具體的 PPP 模 式種類較多 ,各有其存在的經濟學原因 , 需要運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 。
崔志娟也表示,《解釋第 14 號》明確 社會資本方會計核算的會計處理和附注 披露規定 。核算的基礎是基于PPP 項目 合同 ,但由于 PPP 項目的運作方式多樣 、 PPP 項目合同相對復雜 ,如何準確識別 合同 ,對會計人員來說會有一定困難 。 因此 ,建議會計人員在理解和使用《解 釋第 14 號》時關注 3 個方面 :一是學習 了解 PPP 相關知識 ,增強合同識別和評 估 能 力 ;二 是 學 習 了 解 政府會計準則 10 號 ,關注“鏡像關系”;三是基于合同 識別 ,加強合同風險管控 ,提升合同管理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