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08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呈現了加速增長的態勢,人民幣自2005年匯改以來已經累計增值幅度達到15.8%,而在2008年的第一季度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幅度已經達到了4.3%,成為了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最快的一個季度。在近日更是突破了7.00的重要整數關口。
人民幣的快速增值已經讓不少進出口企業面臨了難題。首先就是對外報價的問題上,不少外貿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人民幣升值預期,因而在報價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企業通過預期匯率,在報價時進行適當的加價。但是與他們合作的國外進口商也會抱怨企業調價的頻繁。此外企業也只能針對即將發生的業務進行報價上的調整,之前已經發生的交易價格無法進行變更,而目前很多企業對外進行交易的時候還是習慣性的采用美元作為計價貨幣,因而人民幣的一再升值對其影響很大,會給企業帶來匯兌損失。因此建議企業可以考慮更換一下計價貨幣,采用一些具有保值增值性能的貨幣,這樣就能避免匯率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作為企業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了人民幣升值將給他們帶來的潛在風險,有些外貿企業還紛紛試圖與銀行開展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進行保值,但是對于單筆金額不是很大的訂單,如果到銀行購買保值產品,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銀行費用將會是筆非常可觀的金額。因此高額的銀行成本使得許多企業在面對銀行的風險規避產品的時候望而卻步。
另外一些從事出口業務的企業還表示,由于人民幣加速升值,也使得他們不斷感覺到出口難的壓力,與前幾年相比出現了出口額度的明顯下降。此外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漲、水電漲價等因素致使企業產生了經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