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長期以來,基層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面臨著農村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財務管理制度不夠規范、村(組)財務透明度不高,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且隊伍流動性大等問題。近年來,廣東省南雄市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以農村會計委托代理記賬為抓手,通過政府公開招標采購會計委托代理記賬機構,創新農村基層組織會計管理工作,補齊農村會計管理的短板,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
一、創新工作方式,實行“公開招標+專業考核”。把會計服務機構的專業化、規范化服務作為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積極引入有資質的會計服務機構開展農村會計委托代理記賬工作,切實提高農村會計記賬質量。一是公開招標采購,明晰工作職責。南雄財政3年內安排240萬元專項資金,公開招標采購會計委托代理記賬機構。代理機構與鎮(街道)、村委會簽訂代理記賬合同,明確鎮(街道)、村委會、代理機構的職責,代理合同報市財政局備案。代理機構制定財務單據、憑證、報表等相關交接制度,涉及各項財務交接表,交接表列明憑證數量、收支金額、貨幣余額等信息,確保“交的安心、接的放心”。二是規范工作流程,加強監督考核。制定《南雄市村(組)財務會計代理記賬購買服務考核辦法》,對代理機構實施多層次、多渠道的監督考核。從會計核算、會計憑證、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到會計記賬、賬套月結、年結、財務報表編制、打印的時間規定,到會計資料的建檔、保管和保密等,由市財政協同鎮、村、組各級分步實施考核。三是強化溝通培訓,提升業務水平。建立村組財務微信交流群,代理機構線上指導村(組)財務人員做好原始憑證的收集,對經審核不合規的原始憑證不予接收。兩年多來,先后組織培訓農村財務人員4000余人,重點學習財經法規政策和財務知識,提高農村基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二、優化工作流程,推行“一查二清三統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市主要領導親自協調和研究有關重大問題。搭建“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平臺,推出“一查二清三落實”工作方法,全力推進夯實農村會計管理基礎工作。一查。各鎮(街道)成立農村財務清查組,對村委會和村小組的財務進行清查,查銀行存款、盤點現金、賬實是否相符,并將查賬結果進行公開公示,為納入農村“三資”管理奠定基礎。二清。摸清家底。借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清理基層組織的債權債務,做好登記造冊工作,對侵占集體資產、資源以及欠繳集體租賃款的給予嚴厲整治清繳。清理銀行賬戶。由各鎮(街道)負責對村(組)在金融機構開設的所有銀行賬戶進行清理,從源頭杜絕“賬外賬”和“小金庫”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審計部門就基層組織管理進行集中整治,對拒不移交賬冊,資產、資源不配合登記的現象及時糾正處理,對問題嚴重的追究責任,形成威懾力,較好地推動了工作的落實。三統一。統一銀行結算集中賬戶。印發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銀行賬戶管理通知,以鎮(街道)為主體,統一開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銀行結算集中賬戶,形成鎮(街道)——村委會——村小組三級賬戶體系,規范管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銀行賬戶。統一制度。制定南雄市“白條單”入賬問題專項治理方案、開展村居兩委“白條賬”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村級財務管理辦法等制度辦法,著力解決農村財務管理中“白條單”入賬的“頑疾”。同時,實行農村基層組織財務一月一公示制度,強化群眾財務監管,規范農村會計核算,加強村級基層組織治理。統一會計記帳機構。公開招標,引入有資質的會計服務機構開展農村會計委托代理記賬工作。制定南雄市村(組)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外包會計中介代理實施方案,形成以“鎮—村—村小組”架構的獨立核算的銀行賬戶,規范從資金申請、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農村財務負責人審批、委托代理記賬公司審核記賬整個流程,全市2562個村小組的財務數據已全部納入南雄市農村“三資”平臺管理,農村資金、資產、資源安全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使用效益,農村基層治理的基本面完全改觀。
三、主動規范公開,打造“陽光財政+透明村務”。充分利用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和信息服務平臺,做好村級財務信息公開服務工作,以“陽光財政”服務民生。一是做好財務信息公示。及時發布上級各項惠農惠民政策,并做好宣傳落實,對財政支付的村級各類建設項目資金及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的公示,讓村民群眾知曉明白,接受村民群眾的監督,確保各項資金安全、陽光、及時、高效地服務民生、惠及群眾。二是規范財務公開內容。按照相關要求,規范村級財務公開內容,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惠民政策,惠民補貼的對象、范圍、辦理程序、兌補方式進行及時的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落實每月按時主動公開財務狀況,主動組織群眾參與監督農村財務收支情況,增強干群之間相互了解和信任,調動群眾參與村務監督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利于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