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2019年度優秀會計案例征集活動中,共有8個案例被評為2019年度優秀會計案例并納入我市優秀會計案例庫。為發揮優秀會計案例引領示范作用,促進我市各單位會計工作上水平,我會將以微信形式對優秀會計案例開展系列宣傳。
案例名稱:構建基于人機融合的新型稽核管理模式
案例作者: 龐及其、邵潔、張濤、周艷艷、趙治鈞、韓紅捷、蘇粵、張丹丹、張逸楠
申報單位: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摘要
輸配電價改革后,政府部門正在從“建機制”轉向“強監管”,對違規經營投資站位高、定性重、處罰嚴,要求電網企業不僅要注重發展均衡和效率效益,更加注重運營合規和防范風險。同時,電網企業“一六八”戰略新體系的提出,要求財務稽核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戰略目標,適應監管需要,構建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稽核管理模式,防范企業經營風險,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
本案例闡述了電網企業統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整合現有渠道和平臺等資源,以“人”和“機”這兩把利劍融合為主線,圍繞稽核工作重點環節,打造職責明確、流程貫通、運轉高效的稽核管理模式,營造企業內部新型賦能型稽核環境,進一步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一、背景介紹
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深入,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務院國資委相繼出臺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和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不斷加大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的追究力度,這就要求電網企業在提質增效的同時更要注重運營合規和風險防范。同時,原董事長舒印彪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公司”)2018年“兩會”上提出“一六八”戰略新體系,財務既要對接國網公司新戰略、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又要適應國家監管需要,而財務稽核作為企業防范風險、加強內部控制、確保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工作方式亟待創新和豐富。構建更智能、更高效的財務稽核管理模式,提高財務精益化稽核管理水平在當前形勢下顯得尤為迫切。
二、總體計劃
(一)工作思路
針對目前稽核管理中存在的人員配置不足、稽核工具和手段傳統、稽核流于形式和稽核效果不佳等問題,以“人”和“機”融合為主線,構建新型稽核管理模式,營造“雙劍合璧”的新型賦能型稽核環境,實現稽核“主題選擇-工作實施-整改考核-管理提升”的閉環管理,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二)工作流程
構建基于人機融合的新型稽核管理模式,重點在于人機融合,目的是各取人和系統優勢,實現人機優勢互補,從而實現提高稽核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目標。一是要將重復性工作交由智能化系統去解決,使管理者側重結果運用,推進稽核工作向主動化、常態化發展。二是賦予智能化系統一個可以集成多專業多平臺資源的載體,實現智能化稽核,并將大數據稽核疑點與稽核人員追根溯源相結合,更好地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三、實施過程
(一)“雙劍出鞘”,快速、精準確定稽核主題
堅持問題導向,以在線稽核發現疑點、實時監督發現問題、內外部檢查發現問題和公司確定的重難點工作為線索,通過繪制問題分布圖確定稽核主題,精準定位確定稽核要點,建立覆蓋全業務、全級次的常態稽核機制。
(1)依托大數據統計分析,縮小稽核選題范圍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經營模式和資源變得透明開放,這也使得稽核主題選擇走上了“快車道”。公司以問題庫的問題為主,輔之財務機器人稽核發現疑點,統計公司近3年高頻問題和疑點,初步確定稽核主題范圍。
(2)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補充稽核選題內容
準確把握政策內涵,識別政策變更風險,重點關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部署,實時了解國網公司及天津市政府最新政策變化及公司年度重點工作,補充稽核選題范圍,增加新的稽核內容。
(3)深化人機交互應用,科學鎖定稽核主題
設置兩條互補稽核通道,一是線上稽核通道。依托現有在線稽核流程稽核出的疑點和已發生問題分布情況,以問題為主、疑點為補充進行排序,選取前6位問題所屬專業領域作為全年稽核基本主題。二是人為補充機制。根據國家最新政策變化和年度重點工作補充線上稽核流程未涵蓋的風險領域,確定全年剩余6個稽核主題。利用兩條人機互補模式,科學高效鎖定2018年稽核主題,為全年稽核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支撐。(見圖1)
圖1:2018年度實時監督專題
(二)“雙劍出擊”,高質、高效發揮監督合力
“雙劍”出擊需要智能之劍(智能系統在線稽核)和人力之劍(稽核人員現場稽核)相結合,實現“雙劍”配合,主動出擊,提高稽核質量與效率。
(1)苦練內功,夯實“雙劍”基礎
①構建“四庫一清單”,全面武裝稽核人員
一是構建財務風險案例庫,全面梳理近年來內外部檢查發現問題并編制成冊,作為提高稽核人員風險預判能力參考書。二是構建實時監督規則制度索引庫,對近年來細化的稽核規則進行梳理,作為稽核人員分析疑點、識別風險的重要工具。三是構建檢查方法案例庫,全面列示各種問題檢查方法,使稽核人員更好地聚焦問題對號入座,提高稽核工作針對性與檢查效率。四是參與編寫內部審計案例選編,從審計視野,詳細闡述內外部審計中發現典型問題審計過程、審計結果和制度依據,提高稽核人員稽核實際工作能力。五是建立“四單合一”的問題清單體系,將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問責清單和成效清單進行整合,全面展示“問題梳理-問題整改-考核問責-管理成效”整個過程。(見圖2)
圖2:稽核四庫一清單
②借助“4+1平臺”,實現日常稽核自動化
將大數據和在線稽核相結合,綜合運用財務管控在線稽核模塊、ERP審計系統、管控審計系統、資金監控平臺和ERP智能機器人五種平臺(見圖3)。開展在線稽核,將系統在線稽核發現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疑點,作為日常稽核和現場稽核的重點,為下一步開展專項稽核提供線索。
圖3:“4+1”智能稽核平臺
(2)“雙劍”出擊,提高稽核工作效率
①“智能之劍”出手,迅速定位風險疑點
一是通過智能稽核平臺進行相關主題的在線稽核,結果匯總后以疑點形式下發,再由基層單位線上進行疑點反饋。二是匯總各單位疑點反饋情況并進行分析,篩選出現場稽核及日常稽核的重點內容以清單的形式下發,指導各單位開展日常稽核工作。三是以問題整改通知或風險提示單的形式,將稽核查找出的問題采取線上方式下發至相關單位,督促各單位查找問題根源并積極進行整改。
在稽核過程中,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創新應用在財務稽核領域,選取三年以上長期掛賬工程清理作為RPA具體應用的場景。通過設定機器人程序,使機器人代替人工執行基于一定規則的重復性指令的程序,幫助確定疑點問題、整合匯總反饋疑點、輔助稽核人員分析問題并提示風險,是公司創新和豐富財務稽核工作手段和方式的一個重要特色亮點。(見圖4)
圖4:財務稽核機器人整體工作流程、
②“人力之劍”出手,精準確定問題所在
針對在線稽核疑點反饋結果,一是抽調各單位稽核專家,對系統中固化的稽核規則進行分析,對各單位疑點反饋結果進行審核,提出在線稽核優化建議。二是抽調各專業人才組成柔性團隊,針對查找出的重大疑點或重點內容開展現場稽核,對有關疑點或內容進行追根溯源,確定整改意見。三是梳理現場稽核確認的問題,以問題整改督辦單或風險提示單方式下發,由基層單位進一步剖析問題根源,落實整改措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③“雙劍”融合,不斷提高稽核工作質效
只有“人力之劍”和“智能之劍”融合,才能實現“1+1>2”的效果。“雙劍”融合主要體現在:一是稽核問題匯總整理后,不斷完善公司“四庫一清單”。二是對于現場稽核發現的新問題,擴大在線稽核時間和單位范圍,評估同類問題發生的時間跨度和影響程度,確定是否再進行深入現場稽核。三是將稽核問題整改典型案例編寫入“四庫一清單”和轉換成稽核規則進行系統固化,實現稽核人機充分融合與良性循環,更好地發揮出稽核監督的職能。
(1)建立“六項機制”,實現問題整改閉環管理
一是建立“崗位責任落實”機制,形成稽核崗問題督辦、專業崗問題整改、業務部門前端支撐的崗位責任落實體系。二是建立“溝通聯絡反饋”機制,組建稽核問題柔性聯絡網,確保稽核問題能迅速聯絡到具體部門、具體個人,提高稽核問題處理效率。三是建立“問題整改匯報”機制,定期追蹤匯報整改進展,及時溝通整改過程中存在問題,確保問題整改務期必成。四是建立“稽核問題銷號”機制,對需要整改的問題實行登記在冊和銷號管理,避免有部署無落實情況的發生。五是建立“整改結果通報”機制,每月通報問題整改工作進展情況,揭示整改工作中存在問題,并對下一步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六是建立“整改成效考評”機制,定期對整改工作進行總結,對整改成效進行綜合評估,納入公司相關責任部門月度績效考核量化考評結果。
(2)利用“五個”平臺,協同推進問題整改
一是利用風控委員會提前進行重大風險預警,審議確定年度重大風險事項,跟蹤重大風險防控情況。二是利用協同辦公系統將稽核重點問題和內外部檢查重點關注問題納入公司重點督辦,定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和整改成效。三是利用運營監控平臺實時開展問題預警展示,通報問題整改進展,落實整改責任狠抓問題整改成效。四是將跨部門協同、責任界定不清等問題列入公司協同監督提案,借助協同監督平臺推動公司重點風險或問題落實整改。五是將稽核發現的歷史遺留問題和重大風險問題納入問題清單,利用線上問題清單整改系統,督促業務部門加快推進問題整改銷號。(見圖5)
圖5:公司五大平臺應用情況
(四)“雙劍打磨”,強勁支撐財務轉型提升
(1)打磨“人力之劍”,確保稽核工作質量
公司注重人才培養,不斷為稽核專家庫儲備和輸送源源不斷的專家人才。一是建立稽核專家庫,通過基層單位上報、公司各部室評定、入庫考核等程序選定,覆蓋所有專業、貫通所有單位、囊括各級員工,以備稽核管理之需。二是實行稽核專家分類管理,咨詢庫專家主要參與審定年度財務稽核工作計劃,指導財務稽核工作,解答稽核工作疑點,對問題定性、整改意見提出意見;實施庫專家由財務、業務、信息人員按照2:2:1的比例確定,負責專項稽核,跟蹤重大問題整改,編寫稽核問題案例,梳理稽核方法,做好智能化稽核系統設計開發及維護升級。三是嚴把稽核專家出入口管理,鼓勵各專業優秀人才進行稽核專家庫;建立在庫人才考評制度,提升稽核人員素質水平。
(2)打磨“智能之劍”,提高稽核工作效率
一是對國網公司日常稽核重點內容分專題進行補充,梳理形成公司財務日常稽核補充模板,構建“國網+天津”財務日常稽核體系。二是以財務管控和ERP系統數據為基礎,通過協同辦公系統,統一整合各類平臺數據資源,通過執行已固化稽核規則的指令程序,實現跨平臺、多窗口協同執行的稽核動作,提高稽核工作效率。三是開發“ERP+”財務智能稽核機器人,建立長期掛賬在建工程清理長效機制,實現消除存量風險與遏制增量風險的“雙管齊下”目標,夯實有效資產基礎。
四、取得成效
(一)打造復合人才隊伍,促進管理轉型提升
組建稽核專家庫,形成多層級、多專業能力的柔性稽核專家隊伍,既有力支撐公司稽核管理工作轉型升級,也為財務人員提供了一個發展出口。當前入庫人才126名,其中財務人員51名,業務及信息人員75名。
(二)適應輸配電價改革,發揮風險防范合力
通過深化應用大數據分析,融合應用各項協同機制、智能化系統、督辦平臺,將人工和智能高效結合,防范公司經營風險。公司近3年未發生重大內外部檢查風險,國網公司巡視發現的財務方面問題實現了各專業最少。
(三)問題整改成效顯著,重點指標有效提升
建立高效協作的柔性管理團隊,形成實時監督和問題整改的標準化的常態機制。2018年,稽核發現疑點及問題總體整改完成率較同期相比上升11.27%,連續5個季度內外部監督檢查問題整改率達到100%;清理三年以上長期掛賬在建工程45項,金額1.7億元,推動工程竣工決算項目51項,問題整改成效和重點指標顯著提升。
(四)深化成果提煉應用,全面指導稽核工作
不斷提煉、完善公司“四庫一清單”來指導稽核工作開展,收集國網公司稽核規則170條、天津公司稽核規則217條,收集132個風險案例、155個檢查案例、111個審計案例,都為稽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
(五)構建稽核智能機器人,實現工程數據稽核自動化
公司將財務智能機器人(RPA)落地應用于財務稽核專業,將數據分析、整理、拆分、信息發送和結果收集等日常繁雜工作由財務機器人不間斷進行,使財務人員更多地投入到管理中,充分發揮了“人工”和“智能”融合的工作合力,提高了稽核工作效率。
五、經驗總結
在大數據背景下,統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整合公司現有技術、渠道和平臺等資源,以“人”和“機”這兩把利劍融合為主線,打造職責明確、流程貫通、運轉高效的稽核管理模式,營造企業內部新型賦能型稽核環境,大大提高了企業稽核工作效率,對財務隊伍轉型、稽核價值實現、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均有較大促進作用。特別是利用財務機器人對ERP系統中長期掛賬在建工程項目實時掃描和疑點分析對于其他單位也有較大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