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碩士論文 > 鋼鐵化工火電和垃圾處理企業環保稅申報主要風險

鋼鐵化工火電和垃圾處理企業環保稅申報主要風險

 

劉偉 魏民 記者 康曉博

《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施行以來,不少納稅人由于對政策理解掌握程度不夠,導致頻頻發生稅務風險。日前,本報記者與環保稅專家共同梳理部分鋼鐵、化工、火電和垃圾處理企業環保稅申報信息時,發現三個稅務風險出現頻率高,分別是信息申報不準確、未按規定開展監測和免稅憑證不足。建議相關企業掌握上述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并舉一反三,采取有針對性的風控措施予以防范。

鋼鐵企業由于排放口多,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多,實務中很容易出現基礎信息申報不準,應稅污染物監測頻次不夠或者種類不全等稅務風險。有關專家提醒鋼鐵企業,須增強環保稅風險防控意識,確保準確申報。     CFP 圖

 

風險點一:信息申報不夠準確

納稅申報是企業稅務管理的基礎環節。企業在申報環保稅時,基礎信息不全、信息不準,甚至錯誤申報稅收優惠等情況較為普遍。

◎典型案例◎

A企業有排污許可證,許可證許可的水和大氣排放口共10個,其中有2個排放口安裝了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A企業在進行基礎信息申報時,只申報了安裝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2個排放口,其他排放口沒有申報。

B企業暫時沒有排污許可證,其進行基礎信息申報時,只申報了水和大氣排放口,沒有對固體廢物的貯存、綜合利用和處置等進行申報,也沒有對噪聲源進行采集申報。

C企業是一家火電企業,其排放不符合所在省份制定的《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不能享受減稅優惠。但是,該企業沒有按環評或者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排放標準填寫《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而是擅自降低排放標準值進行填報,申請享受了減稅優惠。

◎風險分析◎

《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納稅人持有排污許可證的,其污染物排放口按照排污許可證載明的污染物排放口確定。A企業排污許可證載明的水和大氣排放口共10個,但其只申報了安裝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2個排放口,忽略了其余的排放口,顯然不符合規定。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生態環境部關于環境保護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3號,以下簡稱“23號文件”)規定,納稅人申報納稅時,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應稅固體廢物的產生量、貯存量、處置量和綜合利用量,同時報送能夠證明固體廢物流向和數量的納稅資料,包括固體廢物處置利用委托合同、受委托方資質證明、固體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復印件等。此外,根據政策規定,納稅人還應對噪聲源進行信息采集申報。B企業只申報了水和大氣排放口,忽略了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綜合利用的基礎信息申報,也未對噪聲源進行信息采集申報,不符合規定。

C企業則是典型的信息申報錯誤。《環境保護稅基礎信息采集表》中設置了每一個排放口稅源的應稅污染物執行標準和標準濃度值,這是申請環保稅減免的依據,而排放標準是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必須達到的,超標排放將被處罰。企業的排放標準在環評審批驗收及排污許可證中均有要求,不能不填報,更不能隨意填報。

◎風控建議◎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納稅人應當依法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倘若環保稅信息申報不準確,會直接導致少報、漏報排放口及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產生少繳、漏繳稅款風險。實際上,A企業、B企業和C企業之所以出現信息申報不完整或申報錯誤,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政策不熟悉,相關企業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學習,不斷提高稅法遵從度。

從實操角度來說,有排污許可證的企業,在進行基礎信息申報時,應仔細核對排污許可證上載明的排放口和排放標準,確保不漏報、錯報;暫時沒有排污許可證的企業,應當按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及時申請排污許可證,如果暫時不在發放排污許可證范圍內或者沒有達到申請要求,則要根據企業的相關環評審批驗收及實際排污情況,如實、完整地申報應稅大氣、水、固體廢物和噪聲的排放信息及排放標準,避免出現少繳、漏繳稅款風險。

風險點二:未按規定開展監測

監測數據是環保稅應稅大氣、水、噪聲等污染物重要的計稅依據。倘若不按規定開展監測,就無法獲得準確的監測數據,必然導致計稅不準,少繳、漏繳相應稅款。實務中,監測范圍不全、監測頻次不合規等風險也非常普遍。

◎典型案例◎

D企業持有排污許可證,但其未按排污許可證的要求開展監測工作,僅對主要排放口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按季度進行了監測,忽略了其他污染物監測,納稅申報時也沒有對其他污染物進行申報。

E企業采用委托監測方式,按照排污許可證上載明的范圍對全部污染物進行了監測。其主要排放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每季度監測一次,但一般排放口的污染物監測頻次是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E企業根據監測報告的數據申報了環保稅。

◎風險分析◎

D企業與E企業實際上都未按要求開展監測,產生了稅務風險。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噪聲的分貝數,按照下列方法和順序計算:(一)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計算;(二)納稅人未安裝使用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的監測數據計算;(三)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原因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四)不能按照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根據上述規定,D企業忽略了對其他污染物的監測,導致其他應稅污染物環保稅申報繳納沒有準確依據,不能準確判斷稅源,不能準確篩選稅目,也沒有使用其他方法計算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產生了較高稅務風險。

E企業對一般排放口的污染物監測頻次不符合要求,導致了稅務風險的產生。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生態環境部關于明確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適用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17號,以下簡稱“117號文件”)規定,納稅人采用委托監測方式,在規定監測時限內當月無監測數據的,可以沿用最近一次的監測數據計算應稅污染物排放量,但不得跨季度沿用監測數據。E企業主要排放口污染物的監測頻次是每季度一次,因此相關監測數據可以用來申報。企業一般排放口的污染物的監測頻次是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相關監測數據只能在開展監測工作的那個季度使用,其他季度不能再使用該數據進行申報,但E企業卻根據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監測報告進行了申報,導致計稅依據不準確。

◎風控建議◎

鑒于監測數據的重要性,納稅人必須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嚴格按政策規定做好監測。實務中,開展監測一般有兩種方式:自行監測或委托監測。企業如果自行監測,需要注意的是,自建化驗室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這樣自行監測的數據才可以用于環保稅的計算;如果進行委托監測,應當按稅法規定的監測頻次及監測內容開展監測。如果企業沒有自行監測能力,也沒有開展委托監測,則應嚴格遵照上述《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納稅人選擇監測的應稅污染物種類時容易出錯。《環境保護稅法》規定,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污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污染物和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因此,納稅人在開展監測時,要合理選擇監測的應稅污染物種類,不能想當然地只監測三種常規污染物,而應對每一排放口各污染物的當量數進行排序,嚴格按政策規定準確開展監測。

風險點三:享受免稅憑證不足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推進,享受稅收優惠的方式從審批改為了備查,這在大大方便納稅人的同時,也要求納稅人必須增強自我管理意識,做好相關憑證及資料的收集保管工作,隨時留存備查。實務中,不少納稅人申報享受環保稅免稅優惠時,普遍忽略了相關憑證及資料的收集、保管、提供等工作,存在很大風險。

◎典型案例◎

F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粉煤灰和爐渣等應稅固體廢物,該企業將粉煤灰和爐渣銷售給某商貿公司,但其未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也未設立固體廢物管理臺賬、保存相關資料,就直接申請享受了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免征環保稅優惠。

G企業是一家生活污水處理廠,對氨氮、總磷、總氮等安裝了連續在線監測設備,同時通過委托監測的方式,對其余污染物每個季度檢測一次,所有污染物均不超標。據此,該企業申請了環保稅免稅優惠。

◎風險分析◎

F企業與G企業都由于免稅憑據不足,出現了享受優惠不合規風險。

根據政策規定,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的企業,可依據評價結果申請環保稅免稅等優惠。23號文件規定,納稅人應當參照危險廢物臺賬管理要求,建立其他應稅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以及貯存、處置、綜合利用、接收轉入等信息,并將應稅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和相關資料留存備查。F企業沒有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也未按規定設立固體廢物管理臺賬、保存相關資料,無法證明粉煤灰和爐渣被綜合利用,因此無法申請免稅優惠。

G企業也因為缺乏必要資料,難以合規享受免稅優惠。117號文件規定,納稅人采用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申報減免環境保護稅的,應當取得申報當月的監測數據;當月無監測數據的,不予減免環境保護稅。G企業對其余污染物每個季度才監測一次,缺乏申報當月的監測數據,因此不符合享受免稅優惠的條件。

◎風控建議◎

相關憑證及資料是享受稅收優惠的重要依據。納稅人必須主動增強合規管理意識,做好憑證及資料的收集、保管等工作,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否則在檢查時缺乏相關資料,就缺少了適用優惠政策的依據,發生享受優惠不合規風險,并補繳相應稅款。

實務中需要注意的是,環保稅減免優惠由于常涉及多個部門的政策規章,因此納稅人既要充分掌握和嚴格遵守稅法規定,也要參照生態環境部門、工信部門等制定的規章,完整、準確地收集、保存、提供相關免稅憑證和資料。此外,企業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應當統籌考量規劃,將財稅工作置入業務流程前端,方便財稅人員及時做好臺賬、收集資料,這樣才能更游刃有余地享受優惠,也可以有效避免事后難以收集相關資料的無奈。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