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近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和中國會計 報、《財務與會計》雜志社緊跟社會形勢, 關注行業熱點,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會 計工作帶來的影響,聯合開展了一次社會 調查,對疫情后會計工作如何更好開展, 會計人員需要關注哪些問題、提升哪些能 力,給出了相關建議,具有較高的參考價 值。作為一名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筆者 借此機會也談一談疫情防控對會計工作 的影響。
疫情防控取得卓越成效的關鍵因素
其一,工作的制度化。在疫情中,國 家采取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治療 標準、統一行動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 成效。 這種上下統一、全國一盤棋的做法, 就是一種制度化的體現。在制度化的管 理下,全國人民才能共同行動,產生巨大 的社會凝聚力,從而迅速制止病毒的蔓 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其二,信息的透明化。國家每日對全 國疑似、確診以及死亡病例進行公布,向 全社會公開疫情的防控信息,為輿情提供 了積極的引導,避免了社會混亂甚至動蕩 的發生。 其三,參與的全民化。這次疫情能夠 被迅速制止,全民的參與和支持發揮了重 要作用,各級社會組織、團體、個人都主動 配合政府的管理,該檢測的主動檢測,該 治療的積極治療,更多人主動放棄了春節 的各項活動,宅在家里不出門,為疫情防 控做貢獻。 其四,獎懲的明確化。在疫情防控過 程中,政府及時對表現突出的管理人員進 行了提拔,對醫護人員給予了表彰,同時 對指揮不力的政府官員、不配合防控工作 的任性群眾、肆意妄為的歸國人員進行懲 戒。獎懲分明,對公民的道德和行為規范 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有效保障了疫情 防控長效機制的建立。 這4個顯著特征,充分展現了我國政 府在社會管理事務中的進步和成熟。
會計工作應從管理向治理轉型
一是要把制度建設放在會計工作的 第一位。疫情防控的經驗說明,制度的力 量才是最大的力量,管理通過制度化的形 式來實現,才是最高效的途徑。 會計管理作為企業現代管理的組成 部分,自然也要從制度建設的源頭做起。 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內容并不復雜, 但管理上卻顯得十分混亂。 報銷要反反復復辦好幾回,業務經辦 人抱怨多,會計人員干得也累,這種單位 大多存在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 有些單位的制度是很多年前制定的,就沒 更新過,早就不適用了。有些單位的制度 是照著文件復制下來的,看似很“高大”卻 根本不符合實際的需求。還有些單位的 制度全是原則性規定,沒有具體實施細 則,仍然無法在實際操作中發揮指導性的 作用。 因此,筆者建議財務管理人員在疫情 期間,利用難得的空閑時間,靜下心來,踏 踏實實學習新政府會計制度和準則,結合 本單位實際,把單位的各項財務管理制 度、業務辦理流程重新梳理修訂一遍,復 工以后一定會給工作帶來全新的推動。
二是會計工作要盡量做到透明化。 會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此,會 計容易給人留下較封閉的印象,工作顯得 不透明。 會計人員應積極轉變行為模式和工 作方式,主動實現各項信息的透明化。 例如,現在有各種微信群,財務人員 可以定期將各項財務制度、最新的辦理流 程和各類報銷業務的實施細則發布到群 里,讓業務人員及時學習掌握使用,讓制 度真正成為“活”的制度,有效降低業務錯 漏的比率。 面對各種詢問,應主動回應,積極解 答,絕不回避,即使解決不了也要如實告 知原因,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對各類資金支付業務的辦理進度,涉及到 銀行、稅務等其他單位的各種反饋意見信 息,也要及時公開,避免各種猜疑帶來負 面影響。 總之,除了會計報表信息要透明,財務 工作的各項內容也應該主動透明化,才會 使財務工作更加客觀公正,也更容易進行 溝通,得到大家的理解,有利于工作更順暢 高效地開展。 三是會計工作要努力實現全員參 與。財務是一項涉及單位所有人的業 務。要做好財務管理,必然離不開全員的 參與和支持。 首先,要在人員身份的設定上打通界 限,將財務人員設為3個類別:戰略財務 人員、會計核算財務人員和業務對接財務 人員,將領導、業務和傳統的財務匯合到 一起,統一開展人員管理,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真正實現業財融合。 其次,財務人員要開展自我管理。財 務部的每個員工都要撰寫自己的崗位職 責,制定自己的業務核算規范要求,明確 自己的業務流程,并不定期地進行更新。 財務人員都成為自己崗位的專家,才能更 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管理為主動 管理,積極地開展指導和服務。 最后,要主動開展財務培訓,一方面 對財務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 對業務人員開展財務相關規定的培訓,使
財務和業務雙方都保持對各類信息的最 新了解。通過全員的參與,既提升了財務 人員的權威,又加強了業務人員的支持, 有效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四是會計工作要做到獎懲分明。疫 情防控,因為有獎勵,才溫暖了一線的戰 士,激勵醫護人員奮勇直前;因為有懲罰, 才震懾了任性之眾。 在現代管理理論中,績效管理也占據 著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做好財務管理,就 必須做好績效管理。 一方面,要真獎勵、真懲罰、真落實, 不能口惠而實不至,使獎懲失去了權威 性。另一方面,要為獎懲設定合理的業績 指標和評價標準,讓績效評價真正發揮激 勵作用。如對業務部門,可以將預算執行 率、目標達成率等設為關鍵業績指標;對 財務人員,將核算差錯率、服務滿意率作 為衡量業績的主要指標。 同時,評價的標準要盡量客觀,以同 行業的平均值、歷史平均值等作為參考, 設定評分標準,給員工業績劃分出等級。 業績指標制定得越科學客觀,評價標準設 定得越合情合理,業績考評的結果就越令 人信服,效果也越好,能夠極大激勵員工 的工作積極性。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應做好三點
首先,積極樹立大數據意識。一方 面,隨著社會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事業 單位對各項業務信息的需求層次不斷提 升,對數據的分析要求也日益增加,單純 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都不足以支持現 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作為單位的決策 者,需要更多業財融合的綜合信息,對所 管理的事業或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 行分析判斷,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另一方面,要做好單位內部的績效評 價,需要使用各類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指 標。數據的收集和計算過程往往很復雜, 依靠單一信息來源的系統,難以滿足需 要。在現實中,這種數據融合與共享的需 求,更多是業務部門提出的,卻需要由財
務部門牽頭去推動,所以,財務管理人員 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優先樹立起大數據意 識,創建大數據平臺乃至財務共享服務中 心,才能在未來工作中贏得先機,把握住 工作的主動權。 其次,強化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疫 情調查報告顯示,在會計人員認為整體上 最應該加強的能力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排在第三位,排在前兩位的是數據分析和 溝通協調能力。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應該被 排在第一位。這是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 員的基本能力要求。大數據的應用依靠 的是信息技術,這方面的能力不足,必然 無法使用先進的軟件和工具,如何能適應 更快節奏、更高強度、更加復雜的工作需 求?另外,很多需要溝通和協調的問題都 源自于信息模糊造成的責任推諉和效率 低下,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信息的收 集、分析和產出變得更加高效清晰,溝通 和協調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排 在前兩位的數據分析和溝通協調能力,都 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能力化解,對這一能力 的重視程度被低估了。 最后,主動加強思考和學習。從調查 報告看,復工后會計人員的重點工作仍然 是費用報銷、資金支付、會計核算、報表編 制、工資發放和納稅等基本事項,甚至有 19.76%的會計人員表示對工作改進的思 考沒有任何變化。 筆者認為,這和調查對象大多數是一 般會計崗位人員有一定關聯,但也顯示了 會計人員思考和學習的明顯不足。 會計是強調終身學習的行業。會計 人員都要接受繼續教育,了解最新的政 策,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術,以保持應有 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一場疫情,帶來了諸多困難,也透露 了諸多未來發展機遇。會計人員應利用 這一契機,深入思考,提前學習相關知識 和技能,從單一型專業技術人員轉型為復 合型綜合管理人員。 (魏郁彧/文
作者單位: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奧 運會備戰辦公室)
奧財網校:lzbhld.com
高會考試評審論文輔導專業品質網校
聯系qq:389961449
微信掃一掃,高會最新資訊隨時掌握,不再錯過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