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審計就是查賬,似乎天經地義,不但審計對象這么看,很多審計人員也是這么做的,實則不然。對于一名優秀的審計人員來說,不但要關注賬內要素,更要重視賬外要素。
找準賬外審計的切入點
(一)從統計報表切入
一是同類單位之間橫向比較。同類單位不同科目之間的數據,應該具有相同的結構。如果某一科目或某一項經費與其他單位迥異,審計就應該將其作為重點。另外,同一單位數據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是找出經費收支大頭的有效方法。二是不同年度之間縱向比較。同一單位不同年度的數據,應該呈逐步上升的趨勢。如果某一年度激增或突降,就必須深入調查背后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虛報冒領、虛列開支等問題。三是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對照。本單位財務數據與其他業務數據之間應該具有一致性、關聯性或對應性。通過比對不同來源數據,可以印證數據的真實性從而找到問題所在。
(二)從書面合同切入
一要審查房地產租賃合同。房屋租賃易發生“收不入賬”的問題,審計中首要工作就是對房屋租賃合同進行匯總統計,將統計結果與財務數據、實地情況進行核對,看租金是否全部納人賬內、有無賬外資金。二要審查醫療合作協議。醫療合作項目審計中,要將協議作為主要審查內容,結合成本核算表、財務賬目、實際運行情況,重點看合同簽訂與實際執行是否一致、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是否有利醫院發展。三要審查商品采購合同。要關注無合同問題,尤其是采購技術服務、進行產品加工等領域,看有無不訂立合同進行合作等問題;要關注假合同問題,看有無簽訂陰陽合同逃避監管,有無簽訂虛假合同套取現金的問題;要關注“偏”合同問題,對價格、權責等合同要素逐一把關,看有無不合理條款或“不平等條約”。
(三)從外部調查切入
一是征集群眾反映。組織問卷調查,根據審計項目擬定問卷內容,了解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總體情況;召開專題座談,組織熟悉情況人員就某一類問題進行探討;暢通舉報渠道,公開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創建舉報網站,廣泛收集問題舉報線索。二是詢問經辦人員。審計發現疑點時,要積極向經辦人員求證,通過經辦人員的解釋判斷經濟活動的真偽。另外,要特別關注“特殊”經辦人,如秘書、駕駛員等,這些人往往“一問三不知”,其背后很有可 能是握有財權的領導在操縱。三是約談有關領導。就某一疑點問題或群眾舉報線索,與被審計單位領導尤其是黨委班子成員進行有針對性地個別談話,或者單獨訪問知情者,作深入詳細的了解,以搞清來龍去脈,查清事實真相。
把握賬外審計的重難點
(一)資金審計應把握的賬外要素
一要盤點庫存資金。突擊盤存是審計資金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重點看賬實是否相符,有無賬外資金、有無白條抵庫、有無理財產品等。盤點時除了查看保險柜外,還要注意觀察周邊環境及人員動向。二要核實銀行對賬單。銀行對賬單是資金審計的重要憑據,通過核對銀行對賬單,可以掌握資金流量流向。要重點關注銀行對賬單是否真實完整、匯款單位與發票單位是否一致、有無匯入個人賬戶的資金等問題。三要查驗收費票據。將票控盤數據中的開票信息,與財務賬目中的進款信息進行逐筆核對,找出只開票未進款、多開票少進款等問題。尤其是對有償服務單位,要看有無虛開代開發票等問題。
(二)經費審計應把握的賬外要素
要參考市場價格。對于物資采購項目,首先要了解市場,掌握實際采購過程和價格,將采購價格與供貨價格以及市場平均價格進行對照,看價格是否虛高或虛低,是否存在假合同等問題。二要查驗實物資產。要改變足不出戶的“宅審模式,走出房間看實物,重點查驗所采購的物資資產是否確有其物,是否與報銷明細表上所列的型號、數量等一致。三要核實建設成果。要關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三超”以及報審情況,核對工程量清單,到施工現場進行現地測量,查驗是否有施工痕跡等。
(三)經濟責任審計應把握的賬外要素
一要關注審批簽字。主要看經費報銷單和閱批件,看是否按經費審批權限簽字,有無未經審批私自報銷、有無超權限審批等問題。二要關注會議記錄。重大財經事項必須審查會議記錄,看是否集中研究,是否充分論證,是否按決策落實,是否按計劃實施。三要關注客觀情況。審計內容上要注重經濟責任因時因地發展帶給不同審計對象的“賬外”特性,審計結果上要注重經濟決策程序的合法性和執行過程的規范性,審計剖因上要對問題原因作深人客觀的分析評價,審計定責上要看個人在集體決策中所起的作用。
抓住賬外審計的關鍵點
(一)培養賬外審計思維
要善于辯證思維。重視“賬外”審計,不是說拋開賬內審計。查賬是任何一項審計活動的基礎,要將賬內與賬外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賬內情況為賬外調查提供依據和方向,利用賬外調查反過來印證賬內情況的真偽。二要善于發散思維。當財務資料無法查證時,可以考慮轉向檢查業務流程,從業務流程反證財務資料;當業務流程無法查證時,可以考慮轉向人際關系,查清楚相關人員之間的隸屬關系或親屬關系等;當在被審計單位無法取證時,可以考慮轉向開戶銀行、工商稅務、供貨商等。三要善于逆向思維。審計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困境,某單位財務管理完善、相關手續嚴密,從財務賬面上很難發現問題。這時可以借鑒績效審計理念,通過投向投量透視保障標準和保障效果,從而驗證經費開支的真實性合法性,用“倒擠”的方法逼出虛假開支,讓隱性問題顯現出來。
(二)開拓賬外審計視野
一要有針對性學習。一方面,搞好市前培訓。審計組長要向組員說明審計的背景和要求,提出自己的認識和打算,確立重點和目標,引導組員迅速進人情況。另一方面,搞好審前調查。要根據審計任務的要求,向紀檢、信訪部門了解有無舉報線索,及時掌握群眾的反映。二要注意點滴積累。一方面,要多瀏覽同級事業部門和下屬單位的網站,多留意各單位的匯報、總結,從中了解該單位的主要職責、大項活動等。另一方面,要多向專業人士請教,多向經驗豐富的人請教,多向熟悉情況的人請教,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橫向協作。三要積極拓展知識面。要了解工程施工常識,懂工程預算和造價,摸得清“底數”擠得出“水分”;要學好專業軟件、辦公軟件、編程軟件以及數據庫知識,加強對財經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分析能力;要掌握一定的市場經濟理論,了解金融機構的辦事程序,以利于在外調中明辨真偽發現問題。
(三)完善賬外審計手段
要加強筆跡甄別。能從書寫習慣、筆跡特征、墨跡變化等方面,核實筆跡真偽。在審計實踐中,尤其要關注個人簽名,特別是個人直接領取的補助、授課費、工資等,看看有無代簽、冒簽、偽簽等問題。二要加強發票驗證。能從發票外觀、防偽標志、發票代碼等方面,核實發票真假。要關注“用正規發票辦假業務”的問題,將實際開支情況與年度預算、市場價格、庫存物資、固定資產、建設成果進行比對,找出虛構開支、虛增開支。三要加強銀行票據查證。查詢銀行票據是審計發現和揭露違法違規問題的“前哨”,是審計事項深入查證的基礎手段之一。運用好這個手段獲取證據,很容易取得審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