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第二章 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
序號 考點 考頻
考點一 投資決策方法 ★★★
考點二 現金流量的估計 ★★
考點三 境外直接投資決策(2019年新增) ★★
考點四 單一企業外部融資需要量預測 ★
考點五 融資規劃與企業增長率預測 ★★
考點六 企業可持續增長與增長管理策略 ★★
考點七 企業融資方式決策 ★★
考點八 企業資本結構決策與管理 ★★
考點九 企業集團資金管理與財務公司 ★★★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投資決策方法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投資決策方法。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一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回收期法
2.凈現值法
3.內含報酬率法
4.現值指數法
5.會計收益率法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掌握本考點。2018 年、2016 年、2015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回收期法
(1)非折現的回收期法。投資回收期指項目帶來的現金流入累計至與投資
額相等時所需要的時間?;貓竽晗拊蕉?,方案越有利。
(2)折現的回收期法。折現的回收期法是由傳統回收期法演變而來的,即通過計算每期的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來明確投資回報期。
(3)優點:通過計算資金占用在某項目中所需的時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項目的流動性和風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回收期越短,項目的流動性越好,方案越優。并且,一般來說,長期性的預期現金流量比短期性的預期現金流量更具風險。
缺點:未考慮回收期后的現金流量。并且傳統的回收期法還未考慮資本的成本,即在計算回收期時未使用債務或權益資金的成本進行折現計算。
2.凈現值法
(1)含義及原理。
凈現值指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原始投資額現值之間的差額。凈現值法的原理是:當凈現值為零時,說明項目的收益已能補償出資者投入的本金及出資者所要求獲得的投資收益;當凈現值為大于或等于時,表明除補償投資者的投入本金和必需的投資收益之外,項目有剩余收益,使企業價值增加,即當企業實施具有正凈現值的項目,也就增加了股東的財富;而當凈現值為負數時,項目收益不足以補償投資者的本金和必需的投資收益,也就減少了股東的財富。
(2)優缺點:①凈現值法使用現金流而非利潤,主要因為現金流相對客觀;
②凈現值法考慮的是投資項目整體,在這一方面優于回收期法?;厥掌诜ê雎粤嘶厥掌谥蟮默F金流。如果使用回收期法,很可能回收期長但回收期后有較高收益的項目被決策者錯誤地否決;③凈現值法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盡管折現回收期法也可以被用于評估項目,但該方法與非折現回收期法一樣忽略了回收期之后的現金流;④凈現值法與財務管理的最高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緊密聯結。投資項目的凈現值代表的是投資項目如果被接受后公司價值的變化,而其他投資分析方法與財務管理的最高目標沒有直接的聯系;⑤凈現值法允許折現率的變化,而其他方法沒有考慮該問題。
3.內含報酬率法
(1)傳統的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指使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恰好與原始投資額現值相等的折
現率。即現值(現金流入量)=現值(現金流出量)。
內含報酬率法的原理是:IRR 是一個項目的預期收益率,如果該收益率超過了資金的成本,剩余部分就可以保留,由此增加了企業股東的財富。所以,當項目的 IRR 超過資本成本,項目可以接受。相反,如果 IRR 低于資金成本,則項目不能接受,否則會減少股東的財富。
(2)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
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克服了內含報酬率再投資的假設以及沒有考慮整個項目周期中資本成本率變動的問題。修正的內含報酬率法認為項目收益被再投資時不是按照內含報酬率來折現的。
(3)優缺點。
優點:內含報酬率作為一種折現現金流法,在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的同時也考慮了整個項目周期的現金流。此外,內含報酬率法作為一種相對數指標除了可以和資本成本率比較之外,還可以與通貨膨脹率以及利率等一系列經濟指標進行比較。
缺點:內含報酬率是評估投資決策的相對數指標,無法衡量出公司價值(即股東財富)的絕對增長。在衡量非常規項目時(即項目現金流在項目周期中發生正負變動時),內含報酬率法可能產生多個 IRR,造成項目評估的困難。此外, 在衡量互斥項目時,傳統的內含報酬率法和凈現值法可能會給出矛盾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凈現值法往往會給出正確的決策判斷。
4.現值指數法
現值指數是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原始投資額現值之比。現值指數表示1 元初始投資取得的現值毛收益。
現值指數法的決策規則是:如果 PI 大于 1,則項目可接受;反之則放棄。PI 值越高越好。
5.會計收益率法
會計收益率是項目壽命期的預計年均收益額與項目原始投資額的百分比。會計收益率法的決策原則是比率越高越好。會計收益率計算簡便、應用范圍
廣,在計算時可以直接使用會計報表數據。主要缺點是未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現金流量的估計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現金流量的估計。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一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現金流量的相關性(增量基礎)
2.項目稅后現金流量的計算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2015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現金流量的相關性(增量基礎)
現金流量的相關性是指與特定項目有關的,在分析評估時必須考慮的現金流量。在確定投資方案相關的現金流量時,應遵循最基本的原則是:只有增量的現金流量才是與項目相關的現金流量。增量現金流量指接受或放棄某個投資方案時,企業總的現金流量的變動數。在考慮增量現金流量時,需要區別以下幾個概念:(1)沉沒成本;(2)機會成本;(3)關聯影響。
2.項目稅后現金流量的計算
(1)直接法。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2)根據稅后凈利調整計算。營業現金流量=稅后凈利+折舊
(3)根據所得稅對收入和折舊的影響計算。
營業現金流量=(收入-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稅率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境外直接投資決策(2019 年新增)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境外直接投資決策(2019 年新增)。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三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境外直接投資的動機
2.境外直接投資的評價指標
3.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管理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本考點是 2019 年教材新增內容,可考性較高。
【高頻考點】:
1.境外直接投資的動機
境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包括獲取原材料、降低成本、分散和降低經營風險、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競爭力、獲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實現規模經濟。
2.境外直接投資的評價指標
境外直接投資決策的財務評價使用與境內建設項目相同的評價指標,如會計收益率、回收期、凈現值、現值指數、內部報酬率等。但是境外直接投資往往形成了分屬兩個國家中的不同經濟實體。如果以母公司作為評價主體,所采用的現金流量必須是匯回母公司的現金流量。
3.境外直接投資風險管理
(1)境外直接投資風險與國家風險。
境外直接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在境外直接投資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并蒙受投資損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經營風險和外匯風險等,這些
風險集中地反映在不同的國別具有不同的國家風險。國家風險的高低會使境外直接投資的價值發生較大變化。因此,國家風險是境外直接投資首先必須考慮的重要。
(2)國家風險的劃分與防范。
、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單一企業外部融資需要量預測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單一企業外部融資需要量預測。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四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企業融資規劃基本模型
2.銷售百分比法
3.公式法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了解本考點。近五年沒有考核過,2010 年有考核,可考性較高。
【高頻考點】:
1.企業融資規劃基本模型
外部融資需要量=滿足企業增長所需的凈增投資額-內部融資量=(資產新增需要量-負債新增融資量)-預計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
上述模型即為企業融資規劃的基本模型。2.銷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資需要量=預計資產合計-預計負債合計-預計所有者權益合計3.公式法
外部融資需要量=(銷售增長額×資產占銷售百分比)-(負債占銷售百分比×銷售增長額)-預計銷售總額×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
=(A×S0×g)-(B×S0×g)-P×S0×(1+g)×(1-d)
其中:A、B 分別代表資產、負債項目占基期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S0 為基期銷售收入額;
g 為預測期的銷售增長率; P 為銷售凈利率;
d 為現金股利支付率。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融資規劃與企業增長率預測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融資規劃與企業增長率預測。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四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內部增長率
2.可持續增長率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2017 年、2013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內部增長率
內部增長率是指公司在沒有任何“對外”融資(包括負債和權益融資)情況下的預期最大增長率,即公司完全依靠內部留存融資所能產生的最高增長極限。
內部增長率=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資產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總資產報酬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
/[1-總資產報酬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 公式中的總資產報酬率=稅后凈利/總資產2.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發行新股、不改變經營效率(不改變銷售凈利率和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政策(不改變資本結構和利潤留存率)時,其銷售所能達到的最高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1+目標債務/ 權益)]/[資產銷售百分比-銷售凈利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1+目標債務/權益)]=凈資產收益率×(1-現金股利支付率)/[1-凈資產收益率×(1
-現金股利支付率)]
公式中的凈資產收益率=稅后凈利/所有者權益總額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可持續增長與增長管理策略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可持續增長與增長管理策略。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四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企業可持續增長與增長管理策略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2017 年、2013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從可持續增長率計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現金股利發放率(d)、提高銷售
凈利率水平(P)、加速資金周轉能力等,都是提高公司增長速度的主要驅動因素。
當實際增長率遠高于可持續增長率時,可采取的財務策略如下:
(1)發售新股;
(2)增加借款以提高杠桿率;
(3)削減股利;
(4)剝離無效資產;
(5)供貨渠道選擇;
(6)提高產品定價;
(7)其他。
當實際增長率遠低于可持續增長率時,可采取的財務策略如下:
(1)支付股利;
(2)加大促銷力度;
(3)調整業務結構;
(4)轉型發展;
(5)其他。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融資方式決策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融資方式決策。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四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權益融資
2.債務融資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2015 年、2014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權益融資
(1)吸收直接投資與引入戰略投資者。
吸收直接投資是企業權益融資的主要方式,而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則是吸收直接投資的管理決策所關注的重點。
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應特別關注其與公司的“資源互補”、“長期合作”、“可持續增長與回報”等各類投資屬性。具體地說,只有符合以下特征的投資者才是合格的戰略投資者:①資源互補;②長期合作;③可持續增長和長期回報。引入戰略投資者對于提升公司形象、優化股權結構、規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資源整合能力、捕捉上市時機等都具有重大意義。
(2)權益再融資。
①配股。配股是指向原普通股股東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配售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融資行為。
配股除權價格=(配股前股票市值+配股價格×配股數量)/(配股前股數
+配股數量)=(配股前每股價格+配股價格×股份變動比例)/(1+股份變動比例)
配股權價值=(配股后股票價格-配股價格)/購買一股新股所需的配股權
數
②增發。增發是已上市公司通過向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
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權益資本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增發分為公開增發、定向增發兩類。
定向增發也指非公開發行,即上市公司向少數特定的投資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少數特定的投資對象主要包括公司原股東、機構投資者及自然人。
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規定,定向增發的相關規定如下表所示:
的關聯人;通過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
投資者;董事會擬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認購的為36個月)不得轉讓
財務狀況 最近1年及1期財務報表未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或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
意見所涉及的重大影響已經消除
募集資金使用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定向增發按規定必須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以及證監會等相關機構的審批核準,其基本流程包括董事會議案→股東大會決議→證監會審核→發行完成等基本程序。
通常情況下,公司進行定向增發主要出于以下多層目的:(1)項目融資。
(2)引入戰略投資者以改善公司治理與管理。(3)整體上市。(4)股權激勵。
(5)資產收購。(6)資本結構調整及財務重組。(7)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需要。
2.債務融資
(1)集團授信貸款。
從商業銀行角度,集團授信貸款的管理重點在于:(1)確立授信業務范圍;
(2)明確集團授信額度;(3)要求提供相關信息資料;(4)貸款提前收回。
(2)可轉換債券。
企業所發行的可轉換債券,除債券期限等普通債券具備的基本要素外,還具有基準股票、轉換期、轉換價格、贖回條款、強制性轉股條款和回售條款等基本要素。
可轉換債券本質上是一種混合債券,它將直接債券與認股權證相互融合,兼具債權、股權和期權的特征。其債權特征表現為:可轉換債券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對于未轉換為股票的債券,發債公司需要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其股權特征表現為:可轉換債券在轉股后,債權人變成了股東,可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和股利分配。其期權特征表現為:可轉換債券給予債券持有人在特定期間按約定條件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選擇權。
從公司融資角度看,可轉換債券發行有助于公司籌集資本,在獲取發行額度
的情況下,可以迅速籌資到位,同時也取得了以高于當前股價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且因可轉換債券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債券票面利率,在轉換為股票時公司無須支付額外的融資費用,從而有助于公司降低籌資成本。但是,可轉換債券轉換為股票后,公司仍需承擔較高的權益融資成本,且易遭受股價上漲或低迷帶來的風險。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資本結構決策與管理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資本結構決策與管理。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四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EBIT-EPS(或 ROE)無差別點分析法
2.資本成本比較分析法
3.資本結構調整的管理框架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熟悉本考點。2018 年、2015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EBIT-EPS(或 ROE)無差別點分析法
公司財務目標是使股東財富或公司價值最大化,每股收益(EPS)可以作為衡量股東財富的主要替代變量(非上市公司則以凈資產收益率 ROE 來替代),被認為是影響公司股票股價的重要指針。
公司每股收益=(EBIT-利息)×(1-所得稅稅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EBIT-EPS 無差別點分析法進行融資決策包括以下基本步驟:(1)預計擬投
資項目的預期 EBIT 水平;(2)判斷預期 EBIT 值的變動性;(3)分別測算債務、權益兩種融資方式下的 EBIT-EPS 無差異點;(4)根據企業愿意承擔的風險程度來判斷分析 EBIT 的變動狀況,并決定項目融資方案。
如果項目收益確定,決策原則是當預計息稅前利潤低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時,權益融資是合理的;而當預計息稅前利潤高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的息稅前利潤時,債務融資更為可取。2.資本成本比較分析法
企業管理者可通過不同資本結構下的公司價值總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等的比較,來判斷公司最佳資本安排。
權益價值=(息稅前利潤-利息)×(1-所得稅稅率)/權益資本成本公司價值=債務價值+權益價值
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稅后債務資本成本×債務比重+權益資本成本× 權益比重
3.資本結構調整的管理框架
理論界并沒有給出普適性的資本結構決策模型,現實中的企業也大多依據于其融資環境及相關因素確定“最佳”資本結構。根據財務彈性要求,即使最佳資本結構也不應當是一個常數點,而是一個有效區間,如要求企業資產負債率介于65%-70%之間。從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和控制融資風險角度考慮,企業應當確定資產負債率的最高上線,作為階段性控制目標。
資本結構調整不但必須,而且是一種常態,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集團資金管理與財務公司
我們一起來學習 2019《高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企業集團資金管理與財務公司。本考點屬于《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企業投資、融資決策與集團資金管理第五節的內容。
【內容導航】:
1.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2.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程度:掌握本考點。2018 年、2016 年、2014 年有考核。
【高頻考點】:
1.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1)財務公司的服務對象及功能。
集團成立財務公司的服務對象被嚴格限定在企業集團內部成員單位這一范圍內。具體包括:母公司及其控股 51%以上的子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單獨或共同持股 20%以上的公司;持股不足 20%但是處于最大股東地位的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下屬的事業單位法人或社會團體法人。
財務公司的“財務管理服務”功能及其業務主要包括:結算服務、融資服務、資本運作服務、咨詢及理財服務。
(2)財務公司的設立條件。
按我國相關規定,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①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②申請前一年,母公司的注冊資本金不低于 8 億元人民幣;
③申請前一年,按規定并表核算的成員單位資產總額不低于 50 億元人民幣, 凈資產率不低于 30%;
④申請前連續兩年,按規定并表核算的成員單位營業收入總額每年不低于40 億元人民幣,稅前利潤總額每年不低于 2 億元人民幣;
⑤現金流量穩定并具有較大規模;
⑥母公司成立兩年以上并且具有企業集團內部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經驗;
⑦母公司具有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未發生違法違規行為,近三年無不良誠信紀錄;
⑧母公司擁有核心主業;
⑨母公司無不當關聯交易。
設立財務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最低為 1 億元人民幣,財務公司注冊資本金主要從成員單位中募集,并可以吸收成員單位以外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入股。
(3)財務公司業務范圍。
按我國有關規定,財務公司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業務:
①對成員單位辦理財務和融資顧問、信用簽證及相關的咨詢、代理業務;
②協助成員單位實現交易款項的收付;
③經批準的保險代理業務;
④對成員單位提供擔保;
⑤辦理成員單位之間的委托貸款和委托投資;
⑥對成員單位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
⑦辦理成員單位之間的內部轉賬結算及相應的結算、清算方案設計;
⑧吸收成員單位的存款;
⑨對成員單位辦理貸款及融資租賃;
⑩從事同業拆借;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可以向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從事下列業務:
①經批準發行財務公司債券;
②承銷成員單位的企業債券;
③對金融機構的股權投資;
④有價證券投資;
⑤成員單位產品的消費信貸、買方信貸及融資租賃。
(4)財務公司的治理、風險管理與監管指標。 財務公司開展業務要滿足以下監管指標的要求:
①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10%;
②拆入資金余額不得高于資本總額;
③擔保余額不得高于資本總額;
④短期證券投資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高于 40%;
⑤長期投資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高于 30%;
⑥自有固定資產與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高于 20%。
(5)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與財務公司運作模式。
在設立財務公司的情況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運作大體包括兩種典型模式, 即“收支一體化”運作模式和“收支兩條線”運作模式。
(6)財務公司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其風險主要來自以下方面:戰略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財務公司應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體系、強化財務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
2.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
(1)企業集團債務融資及財務風險。
相比于單一企業融資渠道與融資能力,企業集團具有明顯的融資優勢。一方面,集團強勁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于增強集團外部資本市場的融資實力;另一方面,集團內部的財務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尤其是資金集中管理和內部資本市場功能,大大強化了集團財務的“金融”功能。
其風險機理是:由于企業集團內部以股權聯結的多層次企業結構,集團母公司的資本具有一定的負債能力,再投入子公司形成子公司的資本后,又產生新的借債能力,使資本的負債能力放大了。如果企業利潤率較高,放大的負債能力將獲利能力放大,可以給集團帶來額外收益。但負債能力放大的同時財務風險也放大了,當收益率低時,會使償債能力下降,從而對整個集團造成負面影響。此外, 母子公司之間、子公司之間的相互擔保也會給集團財務帶來隱患,擔保鏈中一個環節的斷裂,都可能產生嚴重的連鎖反應。
(2)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重點。
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控制包括資產負債率控制、擔??刂频戎饕矫?。
資產負債率控制包括:企業集團整體資產負債率控制;母公司、子公司層面的資產負債率控制。
擔??刂瓢ǎ航⒁钥偛繛闄嗔χ黧w的擔保審批制度;明確界定擔保對象; 建立反擔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