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李金寶
(青島科技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00)
[ 摘 要]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企業集團的規模和數量也在不斷擴大。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內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改善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財務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 問題,包括融資渠道單一,受外部影響較大,資金集中管理程度較低,財務風險增大,資金利用率較低,專業人才缺乏,風險 意識低等。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應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資金管理體系,優化資金管理結構,結合信息管理系統加強資金計 劃管理,陪養專業人才,加強風險管控,以提高資金運用水平,發揮財務公司更大的效用。
[ 關鍵詞]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管理
[ 中圖分類號] F27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9- 6043(2019)06- 0156- 02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企業集團產融結合戰略的不斷深入,企業集團認識到傳統的資金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激進式的投資和粗放式的擴張只會增加企業的規模,但不會使企業的效率和經濟實力得到增強,而且隨著時間變化,只會消耗企業資金逐漸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為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和市場環境,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新模式——財務公司,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各大企業集團紛紛成立,作為企業集團內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在資金管控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財務公司是企業集團與子公司聯系的紐帶,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資金管理,靈活性高,風險性小,促進了子公司的發展,也加強了企業集團對子公司的把控。
一、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進行資金管理的意義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獲得生存,不斷進行重組、兼并、聯合逐漸發展成為競爭力強、資產規模巨大的企業集團。隨著企業集團規模的不斷擴大,就必須提高對資金管理的水平。因此,企業集團下設財務公司專門進行資金管理。財務公司的設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企業集團的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大多面臨向銀行借款的情況,銀行貸款成本較高,財務公司的設立有效地降低了貸款成本。企業集團子公司的資金盈余情況不同,部分子公司資金盈余,部分子公司資金短缺,有盈余資金的子公司將資金存入財務公司,財務公司再通過貸款方式分配給資金短缺的子公司,這種將盈余資金進行歸集再分配的方式,對企業集團的存貸資金進行了有效調劑,避免了資金失衡的情況,降低了貸款的成本。
企業集團的不斷發展,子公司規模在不斷擴大,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如果各子公司采取自行開戶的方式滿足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的存貸款需求,將導致企業集團無法
有效掌握子公司存貸情況,母、子公司間的信息無法進行 有效地溝通,使得資金風險不斷增加。財務公司的成立, 一方面加深了母、子公司之間的聯系,強化了母公司對子 公司資金情況的了解與控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財務的 安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統一由財務公司 管理子公司賬戶,避免了子公司之間進行相互擔保,降低 了企業集團的信用風險,維護了企業集團的良好形象。
二、目前我國財務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 一) 融資渠道單一,受外部影響較大
面對著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國家允許企業集團開設獨立的財務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各大企業集團解決了財務問題,但是很多企業集團融資渠道單一,大多是負債融資,使得企業集團的資產負債占比過高,從整體上來看很不合理。財務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靠內部籌集取得,即來源于子公司的存款融資,真正來源于外部投資者的資金有限,財務公司負債占比高,承擔債務較多,如果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存款子公司可能需要大量資金用來發展,財務公司還款壓力加大,雖然有存款,但是真正能夠使用的資金卻較少,如此,財務公司面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環境,不能夠為公司謀取更多的利潤,也無法完全發揮財務公司的作用。
( 二) 資金集中管理程度較低,財務風險增大
國外資金管理經驗相對成熟,我國企業集團在學習過程中對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許多企業集團建立的財務資金管理體系缺乏統一性,財務公司在進行資金管理時無法對企業內部資金實現真正的集中管理,企業資金步步分化在企業集團的下屬單位、部門之間,母、子公司之間的資金使用信息由于資金管理體系的非統一性不能有效傳遞,使得財務公司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的難度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財務公司不能及時了解
[ 作者簡介] 李金寶( 1995- ) ,山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方法。
- 156-
李金寶: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管理探析
資金在企業集團內部和子公司間的流向以及使用情況, 也無法掌握子公司的發展狀況,財務公司的功能已經變 成了單純的銀行性功能。子公司的資金結算、投資以及貸 款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加以利用,也就無法做出適合公司 發展的戰略部署,假若子公司制定財務目標時不考慮企 業集團的整體利益,不合理使用財務公司提供的資金,那 么不僅加大了子公司的經營風險,也增加了企業集團的 財務風險,甚至導致企業集團的財務危機出現。
(三)資金利用率較低
財務公司不能及時掌握企業集團內部資金的使用情況與分布情況,就不能對企業集團各部門、子公司的資金使用情況作出合理的規劃,也無法制定適合企業集團各部門及子公司特點的資金管理要求。如此,內部資金的使用只是機械性地由企業集團各部門及子公司向財務公司進行儲蓄,再由財務公司流入各部門及子公司,不僅無法對籌集的資金科學地分配使用,而且導致了大量資金閑置,使得企業集團資金利用率降低,增加了財務公司的財務成本,導致企業的資金負擔不斷加重。
(四)專業人才缺乏,風險意識低
我國財務公司的起步較晚,許多財務公司人員的組 成是由企業集團的財務部門進行人員的調撥,因此財務 公司的人員結構的配比不夠合理,財務管理團隊成員的 水平參差不齊,極大地影響了財務公司的資金管理水平。而且團隊成員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對資金的管理缺乏充 分的管理經驗,對資金風險的管控能力也有欠缺,不利于 財務公司的長遠發展,也不利于企業集團的長遠發展。
三、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管理的優化建議
(一)拓寬融資渠道
財務公司狹隘的融資渠道,導致出現資金短缺的風 險加大,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導致財務公司資金鏈斷裂,使 得企業集團無法高速運轉,因此,要想實現企業的集團高 速發展,必須保證企業集團資金能夠滿足企業的日常運 營需求。企業大多通過借助債券和股票的發行來獲取資 金,但是政府對此存在嚴格的管制,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其 他方式滿足自身的融資需求。財務公司可以將內部閑置 資金進行整合,形成一定的資金規模,延長內部資金鏈, 這樣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引起的周轉問題,加快資金 鏈運轉,促進財務公司和企業集團的發展。
(二)完善資金管理體系,優化資金管理結構
財務公司建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集團內部的財 務問題,提高企業集團對各部門和子公司的財務控制,實 現這一目標必須有統一、完善的企業資金管理體系,該體 系是否完善,直接關系到財務公司對內部資金的掌握程 度。因此,首先企業集團必須建立資金管理體系,加強對 子公司收支情況的監管,及時了解把控資金的流向,保證 企業資金能夠得到高效、集中和科學的分配使用。其次, 市場金融環境的健全也影響企業集團對資金管理體系的 認識,政府也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保證市場金融 環境的健康穩定發展。最后,財務公司自身作為一個獨立
的個體,也要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的特點,積極調整結構,優化資金管理方式。
(三)與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加強資金計劃管理
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極大提高企業集團的運營效率, 將信息管理系統與企業集團資金管理體系進行結合,并 以此為支撐,構建網絡化的資金管理體系,對資金使用效 率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首先,財務公司資金信息 系統與各子公司信息系統進行對接,構建企業內部資金 信息共享中心,實現財務公司與子公司之間財務數據的 共享與監控,做到存款數據查詢,貸款數據監督,保證財 務公司對子公司財務數據信息的獲取,保證企業資金充 分利用。其次,根據建立的信息系統為基礎的資金管理體 系實現對資金計劃的管理,加強各子公司之間信息的互 換,統籌考慮全局,規劃各子公司之間的資金需求,制定 合適的資金使用未來計劃,做到提前規劃、事中控制、事 后反饋,保證各子公司需求資金的合理調配。
(四)培養專業人才,加強風險管控
為保證財務公司的效用的最大發揮,提高財務公司 金融服務水平,提高財務公司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高 品質的財務公司管理團隊勢在必行。首先,聘用財務管 理方面的專家為員工進行專題講座或培訓,加強員工對 財務管理和資金運作的了解,拓寬解決財務問題的思 路;其次,建立輪崗制度,讓財務公司人員能夠接觸各方 面的資金業務,加強對基礎業務層次的理解,能夠從底層 考慮問題;再次,建立考核激勵體系,增強財務公司人員 解決財務問題的積極性;最后,加強對財務公司人員工作 的監管和對存款放貸業務的審核,培養財務公司人員的 風險意識,將事后的管控轉變為事前的預防,加強監督管 理,制定責任機制,讓常態化監管和長效性監管成為企 業制度。財務公司放貸要對子公司進行風險分析,根據 子公司的風險水平,做到重點監控與引導幫助相結合, 使風險最小化。
四、結語
通過上文可以發現,企業集團紛紛成立財務公司,企業的經濟效益便與財務公司資金管理水平息息相關。就目前來看,財務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集團的競爭力,降低了企業集團的資金成本,但是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融資渠道的狹隘,資金閑置率過高、資金管理體系不夠健全等。企業集團應該加強對財務信息的利用,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監督體系,提高財務公司的資金運用水平,進而發揮出財務公司的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區文樂.淺談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流動性風險控制及管理[J].中國遠洋海運,2019(3):78-80.
[2]劉芮君.淺談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管理模式[J].中國商論,2018(31):79-80.
[3]樊雪.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8(23):65+67.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