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新的資產評估準則,該準則共有15項,其中8項準則是首次頒布。新資產評估準則頒布對于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有著怎樣的意義,資產評估機構和資產評估師對此有何看法,記者日前采訪了業內的有關人士。
新準則將“催生”更專業的評估結果
據了解,財政部新頒布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包括職業道德準則和業務準則兩部分,其中職業道德準則分為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兩個層次;業務準則分為基本準則、具體準則、評估指南和指導意見4個層次。新資產評估準則從評估師行為、業務流程、不同資產類型、不同經濟行為等方面對行業進行了規范。
在此次頒布的準則體系中,最新發布的8項新準則包括評估報告、評估程序、業務約定書和工作底稿4項程序性具體準則,機器設備和不動產2項實體性具體準則,以及《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和《資產評估價值類型指導意見》。其中,除《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為配合新會計準則將于今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外,其余7項新準則均從2008年7月1日起實施。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劉公勤認為,此次新準則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已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與國際接軌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在準則體系當中不僅像無形資產評估、不動產評估等不同類型資產的評估有了具體的準則,而且對評估機構在評估時簽寫約定書、工作底稿留存等具體程序方面需注意的問題和相應的原則也都作出了規范和規定。因此,可以預見,新準則頒布后,對整個資產評估行業未來發展將起到很好的規范和推動作用,使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執業行為更為嚴謹,從而有效減少評估違規行為的發生,使整個行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此外,劉公勤還表示,資產評估行業進入我國已近20年,廣泛參與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資產順暢流轉、服務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維護市場秩序、規范資本運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資產評估準則頒布后,資產評估機構遵循準則執業,其規范化、正規化的執業行為必然會“催生”出更專業、含金量更高的資產評估報告,而這將有效提高資產評估行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公信力和美譽度,使資產評估行業在經濟生活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評估機構和評估師都將獲益
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新資產評估準則將對資產評估機構的執業活動帶來較為積極的影響。
北京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資產評估師霍女士表示,在此之前評估行業曾出臺過《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及《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基本準則》等資產評估行業規范準則,但由于大多是基本準則,因此,這些準則只是對資產評估師執業時的行為進行了原則性表述,而評估過程中評估程序以及價值類型選擇等涉及實際操作層面的內容不多。新準則頒布后,由于評估程序相比以前更為規范,因此評估師的評估工作量肯定會相應增加。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這也將使評估師的執業風險降低。由于資產評估過程中主要環節在新準則中都有相應的規范,這使得資產評估師在評估過程中每一個執業環節中的行為都變得有據可依,從而保證最終的評估結果經得起委托人的推敲。
中天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宏認為,新準則將給資產評估公司的經營帶來很多好處。上市公司由于沒有具體的行業準則規范,目前評估機構開展財務報告評估業務時也開始有違規行為出現,此次新準則中《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指南(試行)》,將會對評估機構開展財務報告評估業務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增強評估機構評估結果的公信力,從而促進市場中該項業務的繁榮,并使評估企業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