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財經大學 臧 勇
一、現金流量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分析
現代理財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資產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人們在管理企業、進行戰略決策時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現金流量及其所包含的內在信息。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為財務風險埋下了隱患。同時,現金流量信息為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監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財務活動的起點是資金的墊支,終點是得到價值增加的貨幣,財務活動是為了獲得增量貨幣而墊支貨幣的活動,在本金墊支時就己自然而然地埋下了財務風險的種子,即存在無法收回本金的風險或是無法獲得本金增值的風險。因此,企業的財務風險蘊藏在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可以說,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是資金運動過程中的風險。
與此相對應的是,現金流量為發現企業經營活動存在的風險,企業發展中潛在的投資風險和企業的籌資風險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一方面,企業經營活動、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的運行狀況都可以通過現金流動的質量如現金流量的金額、流度及其穩定性等全面及時地反映出來。通過現金流量分析,為企業提供一定時期的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量資料,企業決策者可以從中得到直接的現金來源和現金運用的具體情況,以及資金余缺信息,及時地進行資金調度和風險防范。另一方面,現金流量的確認以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其反映的信息是企業真實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這避免了由于權責發生制下存在多種資產、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方法而使對同一會計事項產生出多種不同會計信息的可能,便于企業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分析,為企業合理組織現金調度,控制財務風險,進行相關預測、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此外,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現金流動作為企業資金運動的動態表現,可以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流程(供、產、銷)和主要方面(籌資、融資、投資;成本、費用發生、利潤分配等)的全貌。可見,現金流量是企業識別財務風險的依據。總之,在企業經營全過程中,財務風險監測與現金流量控制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承的。在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里,現金流量與財務風險是相互關聯的,兩者的最終目標都是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
二、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風險識別
(一)通過現金流量的4個基本組成要素識別財務風險 具體而言:
第一,現金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出與流入的差額——凈流量。流量綜合反映了企業各項財務收支的現金盈余水平,是企業經濟效益最直接的體現。雖然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并不全產生現金流入或流出,不能直接通過當期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的差額確定盈利,但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支出仍然表現為現金流出的大小,而收入則主要表現為現金流入的多少,真正能代表企業實際財務能力的是企業收益中的現金性收益,即企業的現金凈流量。所以,企業財務風險歸根到底受生產經營中現金流入與流出狀況制約,流入大于流出,并高于非付現成本,表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小。反之,說明企業面臨著財務風險。
第二,現金流程。現金流程涉及現金流量的組織、崗位設置、授權及辦理現金收支業務的手續程序等,集中反映了企業實現現金流的路徑。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是由不同部門、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國家的員工分別進行的,具有分散性,因此現金流程的分布也必然是分散的。如果現金流量的組織過程出現問題,就會引發企業財務風險,如企業在資金使用、授權安排、利益分配等方面權責不明、管理混亂,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就可以肯定企業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反之,如果企業在現金流程的設置上權責明確、管理科學,就表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較好。
第三,現金流向。現金流向分為流入與流出兩個方面,表示企業現金流量的趨勢。流入表明企業現金流入量的主要來源,說明企業競爭能力的構成及未來創造價值的能力;流出表明現金支付的主要用途,可綜合反映企業的經營戰略及成本費用構成。對于特定的企業而言,現金流向會存在一個相對恰當的標準結構。企業現金流入一般主要來源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一個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所占現金總流入的比例長期較低,說明企業的經營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說企業在不久的將來會陷入入不敷出困境。因此,通過企業現金流向的分析能識別企業是否存在財務風險。
第四,現金流速。對于某一具體的經營業務而言,流速指從支付現金到收回現金所需時間的長短。對整個企業而言,流速指資本投入到回收的速度。流速制約著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及占用資金的水平。一項支出流出后若能在較短時間內收回,意味著這筆資金在一定時期內可多次參與企業的資金循環,資金利用效率較高。反之,若從流出到回收的時間較長,企業必然需要用更多的資金參與資金循環,以保證資金的順利周轉,由此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的占用量就越大,企業的償債能力、支付能力等會受到影響。可見,現金流速綜合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流動資產質量,對企業財務風險有重大影響。
(二)通過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比較分析識別財務風險 企業的現金流量一般分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通過對這三種現金流的流入量和流出量的比較分析可以識別企業的財務風險。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時,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不足,要靠不斷地籌集資金維持經營;若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主要是依靠收回投資或處置長期投資,而不是因投資收益大于投資支出所得,則企業面臨財務風險。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時,表明企業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均不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入,各項活動完全依靠籌集資金維系,一旦舉債困難或不能籌集到權益資金,企業將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不足,資金籌集出現困難,主要依靠投資凈收益或處置長期投資所得維持運營,企業財務狀況已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表明企業三項活動均能產生現金凈流入,現金流充足,企業財務狀況良好。持有較多現金雖能防止因現金流缺乏導致財務危機,但現金的收益性最差,且會增加機會成本和管理成本,所以企業要積極尋找投資機會,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表明企業三項活動均不能產生現金凈流入,企業的財務狀況處于崩潰的邊緣,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如不能在短期內改變這種狀況,企業只能選擇破產清算。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時,表明企業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都能產生現金凈流入,財務狀況較穩定。企業在快速發展時期,擴大中長期投資,短期內出現投資活動現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是較正常的狀況,但要注意投資規模和長短期投資的合理搭配。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時,表明企業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均產生了現金凈流入,但籌資活動為現金凈流出,說明有大量到期債務需要現金償還,短期內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資金壓力,但只要經營活動能提供穩定的正的現金凈流量就不會有太大壓力。
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且“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量<流出量”時,表明企業主要依靠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維持日常開支,一旦經營活動不能產生正的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也不能產生現金流的話,企業就會因財務狀況惡化陷入危機,。
三、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風險控制措施
(一)建立長短期相結合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首先,建立短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現金流量預算就是通過事先對現金持有量的安排,使企業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同時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并根據企業資產的運用水平決定負債的種類結構和期限結構。其次,建立長期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合理運用z計分方法模型和F分數模型建立一個長期的監控體系,對企業的長期財務風險進行監控。
(二)在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引入現金流量指標 只有將現金流量指標體系和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結合起來綜合分析,相互印證,相互支持,才能從各個角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較全面的分析,從而更有效地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控制。
(三)保持合理的現金流量組織結構 企業在設計現金流量的組織結構時,應把現金流量按生成、流出的路徑確定相應的業務,并設置管理及控制崗位。
(四)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保持現金流量的平穩流動 這就要求企業一方面要事先安排好現金,充分運用財務管理和財務調控手段,提高企業資金的運作效率,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流轉。另一方面要合理調度貨幣資金,妥善安排貨幣資金的收支活動,防止過多的消費性支出和非生產投資;合理制定稅后利潤分配政策,使有限的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和促進企業發展;認真監督管理好資本金,防止資產流失浪費,保證資本金的保值與增值。
參考文獻:
[1]楊宇紅:《淺談現金流量核算與管理》,《煤炭經濟研究》2006年第1期。
[2]章之旺:《現金流量信息含量與財務困境預測》,《現代財經》2004年第8期。
[3]湯谷良:《安然破產挑戰公司財務經營理念》,《會計研究》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