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雪鋒 彭可卿
在新常態的經濟發展趨勢下,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逐漸成為了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成本控制的過程是激發企業發展后勁、使成本保持在預估范圍內的過程,更是一種調節、監督的過程。企業不僅要通過銷售收入的增長來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更要加強對成本費用的控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企業只有發展自身優勢,提高其順應時代變化與發展的應對能力,才能促進經濟利益的增加。同時,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帶來的局限性已不再符合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由此可見,深化企業內部管理的變革,用管理會計工具來控制企業成本是如今順應新常態經濟形勢下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管理會計工具控制企業成本的應用方法
一是標準成本法。企業以事先確定的標準成本為基礎,對比判斷實際成本的耗費情況,從而采取措控制成本。利用標準成本反映產品發展全過程,提高預算準確性,進而有效進行成本控制。
二是目標成本法。企業用市場分析確定的產品價格扣除目標利潤,得出目標成本。用創新技術、改良設計等方式來增強產品優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三是作業成本法。該法把資源的消耗首先追溯到作業,然后按動因的不同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從而獲得更準確的產品和產品線成本,有助于改進成本控制,為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
四是變動成本法。通過這種計算時只考慮變動成本的方法能促使企業重視銷售,防止盲目生產,為企業提供短期決策的有效信息和幫助企業進行正確的業績評價。
五是本量利成本分析法。通過對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關系的分析來控制成本。
管理會計工具對于成本控制的意義
(一)管理會計工具與成本控制緊密聯系。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各項分析以及信息處理都是圍繞著成本進行的,通過對成本費用的分析研究,為企業管理者提供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決策建議,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由此可見,管理會計幫助企業控制成本,成本控制也離不開管理會計工具。
(二)管理會計工具使成本控制“從過去到未來,從局部到全面”。管理會計能夠對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進行全局掌控。就像事先確定的標準成本、從外部環境獲取信息確定的目標成本等,這是對企業成本某種意義上趨于事前、事中的監督。利用管理會計工具使得成本控制貫穿于產品從設計到完工全過程,同時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涵蓋成本控制的每位員工、部門和每個經營環節,又兼顧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外部環境,從局部到全面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使得成本的控制更可靠、更有效。
(三)管理會計突破傳統職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控制成本”。在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下,僅僅靠單一性、固定性的傳統成本控制方法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需要。管理會計突破傳統會計的簡單職能,通過對外部市場環境的科學分析了解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制定有效的經營銷售戰略。同時,利用技術革新、優化企業資源分配等手段減少企業對生產成本的投入,從而在真正意義上提高企業利潤,實現利益最大化。
用管理會計工具控制成本應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思想重視,促進管理會計工具深入企業。現如今企業對管理會計工具大多都存在認識不足、使用片面的問題,并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各環節、多部門相互配合的全員參與。通過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整個團隊的財務管理水平;通過獎勵、考核等方式將員工的個人利益和企業成本控制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提高員工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由此一來,管理會計工具才能多方面的深入成本控制,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二)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從實際出發,從整體出發。每個企業對于自身的成本控制不能片面的套用管理會計工具,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國家先進理論以及其他企業的應用情況,必須有針對性的根據理論基礎在實際操作中進行調整與優化。企業應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內部發展情況來選擇恰當的管理會計工具,在實際控制成本的過程中優化分析方法,按企業成本特點進行改良。成本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只是單純片面的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無法滿足企業想要降低成本的實際需求,也無法使得企業成本得到實質性的控制。
(三)順應時代發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在當代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為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高自身優勢、擴大發展需要的重要依靠。單純依靠人工容易造成工作失誤,增加企業成本,阻礙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進行。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采取相關手段,加強信息化建設,使日常會計工作、經營管理活動更規范、更有效。同時,只有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才能促進更高質量的預測、決策、預算、評價和考核等職能建設,從而大大提高企業控制成本的有效性,提升企業價值。
總而言之,企業在迅速發展、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必須嚴格控制好企業成本,凸顯自身優勢,才能走得穩定、走得長遠。管理會計工具從頭到尾、從局部到全面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它作為企業控制成本的一種有效手段,已經越來越發揮出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