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中際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林霞
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成因及現狀
在浙江省的施工企業市場可以說已經達到完善程
度,大都市區都實行了工程招、投標管理完全電子
化,二次平均價后還要取修正值K值,投標幾乎透明
化,也就是說利潤非常透明。如今施工項目不是想拿
就能拿到,施工企業完全憑自身的報價經驗對價格進
行組價,但在組價的同時很可能忽略為了中標而進行
的組價的財務風險。施工企業為了爭得施工項目,通
常是以降低標價、提高標準、縮短工期或減少應有的
費用項目等為代價承攬工程,造成施工項目到手后經
營風險極大。同時,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偶然性的不
可預見因素出現,也會給施工企業帶來一定的管理和
經濟風險。許多業主在投標過程中增加了風險抵押或
履約保證金的比例和數量,越來越多的業主要求履約
保證金用貨幣資金支付,這樣又加大了施工企業貨幣
資金的額外沉淀量。工程結算按比例付款和質量保證
金制度又會積壓一定比例的應收工程款等等,最終都
凝聚成財務管理風險。
施工企業面臨來自上述內外環境的各種風險因
素,必須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對投
標風險、合同風險、項目施工和資金結算階段的財務
風險以及利潤分配風險四個階段必須要有財務管理創
新。
1.招投標階段是施工企業工作開始階段,也是施
工企業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施工企業中標后取得中
標通知書即可與甲方簽訂施工合同,但施工企業實際
簽訂中往往缺少財務分析,拿到中標通知書后,即在
業主提供的合同范本上簽字蓋章了。為此,很容易導
致在價款與合同履行上引起糾紛,形成施工企業的潛
在財務管理風險。
2.對于一些工期較長的項目,資金需求量大,企
業間競爭強不得不在墊資的情況下取得項目,使得未
來資金收回的可能性難以準確估計。一旦資金鏈斷裂
將存在很大的財務風險。施工企業大部分資金需要在
工程結算審核后才能收回,質保金則要在一年或二年
后才能收回;施工企業沒有及時做好項目決算書,或
工期拖延,或項目存在問題難以及時得到驗收等都將
影響資金回收;大部分施工企業缺乏對現金必要的管
理往往會導致墊付資金不能按時收回的情況下,企業
資金周轉情況惡化,加大企業的財務成本,迫使企業
財務狀況惡化。
3. 營改增后無法取得合法票據,導致稅負率增
加;營改增后,材料費和人工費所占比例不得隨意更
改,否則就是虛開發票;在購買材料費時須合理選擇
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人工是否選擇勞務派
遣。小企業沒有專業的財務分析人員,其財務風險無
人分析,直接面臨著財務危機。
4.對施工企業來說,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或質量事
故,小則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失去后續承攬工程資
格的可能;嚴重的則暫停資質兩年不得進入招投標市
場,更有巨額賠償的民事責任。
5.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觀判斷,財務管
理人員與項目現場管理脫節,財務人員根本不了解工
地管理,企業進行財務預測、決策和控制只是依據會
計報表、財務分析;有些小企業根本沒有經營分析、
市場分析;這些信息都只可能接近真實情況而不可能
完全反映事實,管理依據的不可靠決定了財務管理風
險的存在。
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控制與防范
(一)企業運作流程的控制措施 1. 投標、合同簽訂階段嚴格控制財務風險
根據項目的特點確定項目經理和專業技術人員,
建立專業的投標技術團隊進行投標活動;對于招標文
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商務文件分析全面,利用單位
自身優勢合理組價和降價;充分考慮企業成本因素和
企業自身實力以及當前經濟狀況。在合同簽訂前,進
行技術文件分析,進行圖紙會審,工程量復核,在合
同簽訂過程中,在詳細了解相關法律文件的基礎上,
仔細推敲合同條款,特別是甲供材料方面要充分考慮
營改增問題,盡量減少對自己不利的條款,在源頭上
減少企業承擔的風險。
2. 施工和結算階段控制風險
施工和結算階段是風險控制的重中之重。因此
要嚴格控制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認真完成對工程量
的計算與確認,做好甲供材料的管控,加強對甲供
材料發放的管理和施工結算工作。同時核對完成施
工結算應扣除的相關費用,進行最終的施工結算,
達到施工和結算風險的控制;做好運算部門和財務
部門的緊密銜接,為企業確定實際成本提供依據,
保證會計信息不失真,對于為完成合同實際發生、
累計發生的合同成本必須及時、準確地進行歸集和
登記,對于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必須進行科
學、合理的預計。
3. 利潤形成分配風險控制
實施營改增后,施工企業明顯感覺稅負的增加。
雖然理論測算施工企業的稅負會減少,但在實際操作
中稅負是大幅增加的。施工企業拿到項目后必須做好
計稅方式的選擇與進項抵扣,同時做好成本的控制和
項目現場科學管理,合理的稅負率以達到利潤最大化。
4. 優化企業制度和員工素質
從企業內部結構著手,完善企業結構,并以制度
加以規范。如:蓋章需要走流程,合同簽訂需要單位
內部評審,資金的支付需要審批制;建立完善的風險
管理機制,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對風險源頭進行識
別;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做好培訓管理工作,
提高風險意識,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
(二)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制度的構建措施 1. 加強成本管理
(1)管理創新,優化項目施工流程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科學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做好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及技術培訓工作,按施工程
序施工,對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部位設質量管理點,
并設專人負責;隱蔽工程必須認真處理,防范于未
然;嚴格施工材料構配件質量控制,切實達到文明安
全保質保量施工的目的,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
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項目經理要擬定經濟可
行的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列入施工組織設計。總師要
不定期到場查看,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財務管理創
新,規范施工,控制成本,拓寬市場。健全企業內部
控制制度,樹立工程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
制的管理理念。
(2)大力推行責任成本管理
工程中標后,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
調查,將定額管理作為責任成本管理的基礎,根據中
標價確定預算定額;根據確定的定額進行綜合分析,
成本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加強對施工項目成本中材
料費、人工費、機械費、間接費用等重點項目的監
控,例如:將材料進價和質量進行市場調查和精心篩
選,直接從廠家進貨,減少中間環節,以達到節約材
料差價,把成本費用控制在責任成本范圍內;
2. 完善合同簽訂評審,重視索賠條款設定
建立合同評審制度,完善企業合同管理。合同簽
訂前,由辦公室組織單位中層管理人進行合同評審專
門會議,企業各相關部門管理人對合同的風險性進行
評估,根據公司的合同簽訂流程各部門逐一對其分析
并提出各自意見和建議,防止合同中不利條款的出
現,特別對于合同中一些不作具體規定的問題,如
“另行協商解決”等字眼應引起重視,合理分析風險,
把合同的隱患消滅在評審階段。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
時,應重視索賠條款的設定,堅持把解決這一問題的
意向納入合同條款。
3. 提高財務人員財務風險意識
財務人員應不斷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人
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強調善于學習,勤于
思考,充分發揮全體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
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和規避風險。
(三)企業納稅風險管理與防范 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納稅影響主要是如何取
得進項稅發票進行合理抵扣,達到預期合理的稅負
率,還有就是如何合同選擇計稅方式。但這些問題的
前題是取得項目然后和甲方簽訂有利的施工合同。因
此簽訂對施工企業有利的施工合同非常重要。在此,
施工企業在簽訂施工合同時應該注意納稅風險管理與
防范,特別是合同中甲供材料。甲供材料現象比較普
遍,如某工地甲方直接采購鋼材,鋼廠的發票肯定是
開給甲方,施工企業只能取得相應數額的一張結算
單,無法取得進項稅發票進行抵扣。
根據公式: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的進項稅額=
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價稅合計×17%÷(1+17%)=
7%× A
由此計算出臨界點:建筑企業采購材料物質價稅
合計=48.18%× A
以A集團為例,2015年鋼材實際發生數68.11億
元,理論上可抵扣9.90億元,而由于甲供材料數額較
大,實際可抵扣的進項稅只有3.83億元,占理論數的
38.7%,即:所用鋼材的60%以上拿不到進項稅發票。
因此,施工企業應考慮到節稅和涉稅風險,要嚴格把
控業主買的材料在整個工程所用的材料中所占的比重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