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背景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
來,在中國規模宏大的市場支撐下,第三方支付已經
發展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最熱門的行業之一,支付市
場已變成熟,并開始朝支付多元化發展。
通俗地講,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像一個存放資金的
中間商,作為交易雙方的一個過渡的交易平臺,購貨
方可以選擇在線上或線下購買商品后,通過使用第三
方支付公司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此時支付的貨
款并未打到供貨方的賬號上,而是到了第三方支付公
司的賬上,然后由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供貨方貨款已
到賬、可以發貨;購貨方收到貨物后,確認無誤后再
通知第三方支付公司付款;第三方支付公司再將此筆
貨款轉到供貨方的賬戶上,這樣整個支付流程完成
了。當然,要想成為一家支付公司,首先必須具備一
定信譽和實力,然后才能取得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
支付牌照。
因為支付業務都是涉及到資金,流動的資金都是
客戶的備付金,所以會遭遇到比較常見的一些資金風
險,比如反洗錢、挪用備付金、客戶信息安全、銀行
卡盜刷等等,這些都需要支付公司相應做出及時有效
的措施,這就對支付公司的風險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人民銀行對于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與未來發展
也做出了嚴格的把控,從人民銀行不再發放新支付牌
照開始,以及2017年1月份剛發布的《關于實施支付
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都是加強
了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資金監管與控制。因此,第三
方支付公司在發展的同時如何做到規范操作規避資金
風險至關重要。
第三方支付存在的資金風險現狀與原因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的風險最主要就是資金風
險,這是由它獨特的支付模式所形成的。支付公司通
常是采用與各大銀行進行合作簽約的方式,通過使用
各大銀行清算渠道并完成與銀行系統接口對接以促成
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可分為兩
大類業務:一類為出金業務,即轉賬業務;第二類為
入金業務,即收單業務。系統自動化支付以后,操作
人員基本不用傳統的網銀來實現轉賬付款,這樣可以
降低人工操作失誤的風險。容易出現資金問題的主要
是入金業務。因為支付公司的資金來源一大部分是屬
于客戶資金,須通過銀行的收單渠道打款進來,因此
支付公司必然會對接進各大銀行的收單渠道,而且同
一銀行下又會有不同的收單渠道,復雜不便于管理,
而且隨著接入的銀行日益增加,銀行的收單渠道也會
逐漸遞增。如中國銀行下面的收單渠道有中行快捷、
中行快捷總對總、中行網銀、中行易充值,這四個渠
道都屬于中國銀行,但是性質卻大不相同。為了保證
資金安全,支付公司每天需要與銀行進行對賬,兩邊
的數據金額核對無誤后才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二)第三方支付風險點 重點要關注的就是對賬。對賬一般T+1工作日進
行。即當天對的是前一天的賬,也有特殊情況是T+0
或T+2對賬。
以T+1對賬為例。入金對賬主要包括對業務賬以
及資金賬,銀行每天會將收到的應支付給支付公司當
天的資金核對無誤后結算到支付公司賬戶中,次日根
據交易信息生成對賬單供支付公司結算人員下載或直
接上傳至與其有對接的支付公司系統。與此同時,支
付公司系統也在第二天會根據前一天記錄的每筆支付
單明細,如交易的時間、金額、付款人信息等重要要
素,生成跟銀行對賬文件格式相匹配的對賬單,接下
來系統會對自動生成的對賬單與銀行對賬單之間做對
比匹配,各要素對應上的會進行勾對通過,兩者不一
致的會在支付公司和銀行對賬頁面展示出來,這些就
是對賬中出現的異常結果,然后需要結算人員對不一
致的支付單信息進行分析。資金對賬根據查詢網銀,
與實際的業務對賬數據進行對比,如出現不一致應及
時處理。這些不一致就是產生資金風險的緣由。
對賬直接涉及到資金的風險問題,比較常見的差
異為銀行有這筆支付單交易信息而支付公司卻沒有,
一種原因可能是支付公司自身系統采集數據時出現問
題,導致遺漏,這種情況可以找公司技術人員排查;
另一種情況就是銀行掉單了,比如支付訂單顯示失敗
但是實際銀行已扣款成功了,這種情況一般由支付公
司做補單處理;第三種就是日切的原因,支付公司業
務截止時間點跟銀行不一致,一般這種情況前后兩天
會資金業務都會對平。支付公司有這筆支付單交易信
息而銀行卻沒有的差異,比較少見,可能是日切原因
造成。如果不是日切導致的原因,說明資金少到了需
向銀行追款。
(三)第三方支付應對風險的現狀 上述這些異常情況,都需要及時判斷資金性質,
保證資金安全。雖然支付公司對于資金采用與銀行對
賬的方式來發現異常,進而保證資金安全,但是在具
體操作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銀行掉單、日切
等原因引起的對賬不一致現象,需要熟悉業務的專業
人員來處理判斷,不然因判斷失誤也可能導致資金風
險。在工作中經常會發生資金多到或少到的風險,對
此,目前還沒有提前的預警與防范措施。
資金的損失直接影響到支付公司的利益,也會使
商戶以及用戶感到不滿進行投訴,降低支付公司的信
譽。付款業務的資金來源都是收單業務,對賬不能及
時完成會直接造成公司支付業務的暫停,如何提高對
賬這個工作環節的效率迫在眉睫。
規避第三方支付資金風險的思考
(一)規范完善操作流程,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支付公司可以對日常對賬業務操作流程制定成文
稿,將操作步驟與已知的風險記錄下來,并嚴格按照
操作流程規范實施,遇到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可以
更新到文稿當中。特別是對于前期剛接入的銀行新的
收單渠道的介紹,從接入渠道開始,應與銀行進行緊
密對接,向銀行及時了解可能會存在的問題,提前制
定出防范措施。
(二)加強系統監督控制,時刻關注資金走向 由于是第三方支付行業,支付公司每天必然會
有大批量的資金流入與流出,系統要做到能夠實時
監控數據,及時發現異常。對賬業務中,出現銀行
與支付公司對賬差異,及時發出異常通知;資金未
按時到位的,及時提醒操作人員。節省這些基礎的
人工操作,使工作人員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解決異
常問題上。
(三)培訓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國家政策 支付公司應對具體操作的工作人員及時進行相關
操作培訓,比如對于公司的業務、第三方支付的總體
模式等做詳細的介紹,對于人民銀行發布的通知應及
時認真學習。平常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內部及時交流,
遇到比較特殊的例子,可以大家一起討論,找出比較
恰當的解決方法,這樣能不斷提升工作的效率與準確
性。
(四)編制系統報表,積極做好風險分析 支付公司應按人民銀行的要求每月及時報送各個
賬戶的人行報表,將每筆發生的交易填在準確的位
置;除此之外,應每日編制資金動向的日報表,這部
分可以由系統來完成。因為系統實現支付自動化,所
有的資金流入流出都可以在系統上體現,可以通過設
置系統自動生成資金的分析報表,比如資金的流入主
要是哪些收單渠道、網銀實際收到的資金與渠道應收
的資金對比等等,使工作人員可以重點關注容易出問
題的風險點分析,以作好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