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培養工程發展規劃》(桂財會〔2017〕28號),為培養一批熟悉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專業水準,經濟管理能力突出的行政事業類拔尖會計人才,為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加快“六強”型財政建設提供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支持,經研究,決定開展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選拔培養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報名條件
選拔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培養對象,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要求政治和業務素質好,有較強專業素質和組織協調能力,集體觀念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及相關財會法律法規、準則制度,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行政事業單位分管財會工作的負責人、財會相關機構(含會計、財務管理、審計、資產管理、內控、預算管理等與財會管理工作相關的機構)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較強的政策運用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從事財務會計工作5年以上。。
(四)具有英語基礎。
(五)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年齡計算到2018年12月31日止),身體狀況良好,可以適應集中培訓要求。
除個人自愿申請外,各市財政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依據上述條件,推薦1—2名本地優秀財會人才參加選拔。
二、選拔程序
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的選拔采取個人報名申請→單位審核推薦→選拔筆試→個人報名材料量化評分→面試→總分排序的方式,擇優選拔培養對象。
(一)個人報名申請。凡有意參加選拔的,由本人填寫《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選拔培養報名表》(以下簡稱“報名表”)。請通過互聯網登陸“廣西財政會計網”,點擊“通知公告”或“十百千培養”版塊下載報名表。
報名人員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1.報名表2份(粘貼近期2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
2.身份證復印件1份;
3.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復印件各1份;
4.本人職務任命文件復印件、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復印件各1份;
5.申請表中所列論文復印件(含雜志的封面、目錄、論文正文、封底)1份;
6.已出版專業著作的封面、目錄、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和封底復印件1份;
7.獲獎證書復印件1份;
8.外語能力證明文件復印件1份。
(二)單位審核推薦。報名人員所在單位應按照上述要求對報名人員提交的材料進行嚴格審核。各單位負責受理本單位申請人員申報資格和申報材料原件的初審工作,并在復印件上審核蓋章。經審查合格的,在申請表“所在單位鑒定及意見”欄簽署鑒定意見,經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加蓋單位公章,于2018年8月31日前,將本單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材料報至當地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同時發送報名表電子版到自治區財政廳(會計管理處)。報送方式:駐邕的區直單位、中央駐桂(邕)單位報送至自治區財政廳(會計管理處),非駐邕的區直單位、中央駐桂單位和各市有關單位按照屬地原則報送至單位所在設區市財政局。
各設區市財政局應當按照規定的選拔條件,對各單位報送的申請人進行資格復審,并提出審查意見。如推薦本市1—2名優秀財會人才參加選拔,在有關人員報名申請表封面的“備注”欄填寫“推薦”,并加蓋財政局公章。請將符合條件的報名材料于2018年8月31日前送至自治區財政廳(會計管理處)。
www.gxczkj.gov.cn),注意瀏覽該網“通知公告”欄目登載的相關信息。(三)選拔筆試。筆試采用閉卷形式,考試時長為3.5小時,由財政廳組織報名人員進行閉卷選拔筆試,考試時間為2018年9月9日上午8:30-12:00,考試范圍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預算管理、財經政策和前沿知識、英語。考試地點設在南寧市,有關具體事項另行通知,申報人可以登陸廣西財政會計網(
(四)申報材料量化評分。由自治區財政廳組織專家對申報人員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量化評分。
(五)面試。結合當前政府會計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預算管理等熱點問題,采取結構化面試的方式,主要考察考生自我認知、綜合分析、專業知識、理解和處理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儀表舉止和氣質風度等。根據筆試和量化評分情況確定參加面試人員,面試具體時間及地點將另行通知,請報名的考生關注廣西財政會計網(
(六)公布入選名單。面試工作結束后,根據筆試、個人材料量化評分和面試的結果,按照總分排序、擇優錄取的原則對報名人員進行排序。在廣西財政會計網公示綜合排名,公示期滿無異議的人員將成為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培養對象。
三、培養措施
按照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實行集中培訓與在職學習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采用案例教學、專題講座、專題研討、實地考察等方式,完善學員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面、增長學員見識和視野,全面培養和提升培養對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一)培養方式。培養時間為6年,分為脫產集中培訓和在職跟蹤培養兩個部分。委托國家會計學院對學員進行脫產集中培訓6次,原則上每半年進行1次,每次時間為10天左右。3年的集中培訓期結束之后,開始進入3年在職跟蹤培養期,在職跟蹤培養實行在職學習、實踐考核、跟蹤管理和推薦使用相結合的方式。
集中培訓堅持“立足會計育人才,提升能力當領軍”的宗旨,在夯實學員財會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設置政府會計改革、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績效管理等領域的培訓課程。以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案例討論、交流互動等方式為主,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將專業知識和工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知識在交流中吸收,能力在碰撞中提升。
學員在集中培訓期的離校期間,主要以自學為主,采取邊實踐邊學習的方式。培訓機構為學員提供自學書目、課題研究和網上輔導等服務。學員按照自學書目、課題研究和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開展自學、應用和調研等,定期參加網絡課堂論壇的討論,按時參加自治區財政廳安排的有關活動,定期向培訓機構和自治區財政廳(會計管理處)報送學習心得體會、實踐應用報告、業績報告、專業課題(論文)等。同時堅持學用結合,通過邊工作,邊學習,努力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去。
集中培訓結束后,進入跟蹤管理階段,以學員的在職自學為主,通過安排自學任務、閱讀書目、導師在線輔導、網絡課堂、課題研究、學術論壇活動等形式,重點加強學員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學用相長。
(二)培養內容。以能力建設為核心,根據學員的特點和需求,按照貼近實際、結合案例、突出前沿、體現創新的原則,確定培養課程體系。
1.以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能力框架為指導,案例教學為手段,交流、講授拔尖會計人才應當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2.以學員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學以致用,解決學員在工作中遇到或者可能會遇到的實務問題。
3.關注社會經濟熱點問題。結合財政改革、經濟轉型升級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貫徹實施等熱點問題,組織系列專題講座和互動研討等,拓展學員知識視野,提高學員的綜合分析和決策思維能力。
(三)學員的考核與管理。
1.培訓機構負責學員的日常管理,建立學員檔案,制定學員考勤、課程考核、報告撰寫、學績評定等管理制度,系統記載學員在集中培養期間的學習、綜合表現、出勤等情況,定期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自治區財政廳作為優秀學員評選的重要依據。
2.財政廳與培訓機構、學員及學員所在單位保持溝通,及時收集和更新學員培養方面的信息,定期向學員所在單位通報,落實培養管理的各項措施,積極研究解決培養中遇到的問題。
3.引入淘汰機制。實行學習年度考核制度,根據學員在培養期間的綜合表現,對無故缺課、未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不按規定向培訓機構和自治區財政廳報送學習心得、實踐應用報告、調研報告、專業論文、案例研究報告等的學員,視為自動放棄繼續參加培養的權利,勸其退學,并將情況通報學員所在單位。
4.頒發證書。培訓周期屆滿,學員完成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核合格的,予以結業,由自治區財政廳和培訓機構共同頒發廣西“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十百”層次人選培養證書。
四、培養費用
實行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學員共同承擔的培養費用投入機制。培養周期結束后,經考核合格的學員,其參加集中培訓期間的培訓費用由自治區財政負擔,集中培訓期間的食宿、往返旅費由學員單位和學員解決。
五、其它事項
請各有關部門、單位接到本通知后及時發動符合報名條件的優秀會計人才報名參加“十百千”拔尖會計人才(行政事業三期)培養對象的選拔培養工作。
聯系人:自治區財政廳會計管理處 李亮、黃楹婧
聯系電話:(0771)5331602、5331604
[email protected]。電子郵箱: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2018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