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與企業界管理人士交談,會計和財務管理實踐中并不刻意區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會計就是會計,通過會計循環體系,以記錄原始會計信息、加工財務信息產品為己任。會計信息產品之對外報告產品,以遵循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報表為主體,主要服務于外部投資人等信息用戶;會計信息產品之對內報告產品,以管理報告為主體,無須按照統一會計規則,主要服務于內部董事會和各級管理層。
數據信息的根本價值在于支持決策。這一點,在對內報告和對外報告并無區別。只是在會計界,分析財務報告支持投資決策早已成無疑共識,而支持戰術管理決策、戰略管理決策的對內會計報告,卻從來不清晰,更談不上成體系。從這個意義說,管理會計助力企業戰略的本錢,還不夠強。
管理會計要設計自己的信息產品,充實自己的彈藥庫,用以助力管理決策和企業戰略,首先必須了解高層決策者(董事會)、管理者(CEO、VPs)對會計信息的決策需求。顯然,以CFO為首的企業會計團隊在完成以會計準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為方法論基礎的財務報告的同時,還要特別關注非GAAP財務信息,以及企業運營中的非結構化海量非財務大數據,加以數據結構化處理,生成具有高度相關性的有用信息。這里的關鍵在于“數據結構化”,怎樣的結構?哪些維度的結構?這屬于管理會計研究的重要任務。
還應該指出,管理會計在生產決策用信息產品為己任的同時, 管理會計行為本身也具有特定的管理功能和戰略決策功能。這里所說的管理會計之管理和決策功能,是通過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實現的。目前,管理會計工具的系統化已經取得明顯進展,有效應用則還期待時日。
本期專設主題“管理會計助力企業戰略”,就這個專題,來自海內外的多篇文章和訪談論及,給我們以啟示。應該說,管理會計助力企業戰略是一個大專題,本期各欄目的相關文章只是討論的開始。我們需要繼續和充分展開理論探討,更需要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并予以邏輯化、結構化,從而推動實踐創新、推動學科發展、推動中國管理會計學說體系的建立。
王立彥
寫于2018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