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三:有些業績成果沒有現成的支撐證明依據,但又是能體現自身業績的關鍵材料,這些該如何進行提供?
解答:嚴格的講,申報表格、個人自傳、業績報告等涉及的業績成果都必須有足夠的支撐證明依據,如取得的學歷學位證書、取得的資格證書、獲得的榮譽證書、完成的繼續教育證明、公開發表的論文、撰寫的財務(會計)制度、財務分析報告等。由申報人按評審通知的要求提交支撐證明依據的復印件,并提供原件進行備查,經所在單位審核人復核后,復核人在復印件上加蓋單位公章、核對一致章、核對人名章并注明核對時間。對于沒有現成支撐證明依據的業績成果,可由所在單位出具單獨的業績成果證明,業績成果證明正文中要注明申報人參與該業績成果的情況,包含但不限于承擔的角色、使用的工具、取得的成績等,業績成果證明要加蓋所在單位的公章。
有時,申報人在某類業績中取得的成果較多,可以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申報人業績的支撐證明依據進行申報。如果該類業績中某個支撐證明依據較大,比如厚厚的一本會計制度,可以考慮采用一頁多面、雙面打印的方式提供。
業績材料的取得時間一般是申報人取得會計師資格以來至評審通知中規定的截至時點(如廣東省規定是申報當年的8月31日前),該區間之外取得的業績成果對評審意義不大。
問題四:某人畢業于廣東某大學,會計從業資格證也在廣州取得,戶口和中級證是黑龍江的,現在河北的子公司上班,由北京母公司代為繳納社保,實際辦公地點在河南,這種情況下高會應在哪里評審?
解答:該問題比較典型,是筆者根據幾個問題糅合而成,下面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在高會評審時,所在的工作單位很重要,涉及到要拿在哪取得的業績成果以及由誰來為申報材料進行審核蓋章的問題,如果申報人自己有申報單位的選擇權(如可以在母子公司、關聯公司等之間選擇),建議考慮用最能說明自己過往業績的單位進行申報;社保也很重要,有些省份要求提供不少于半年的連續社保證明,如果工作單位和社保繳納不一致時,如人在子公司而由母公司繳納社保的,出具相關證明后通常可以在工作單位所在地申報;會計從業資格證也重要,因為高級會計師評審要提供完成繼續教育的證明,但會計從業資格證可以在不同地區之間調轉,應在評審前完成;其他事項都是干擾項,可不予考慮。綜合以上分析,該申報人應選擇在河北進行評審。
問題一:申報人需要完成的繼續教育是指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繼續教育嗎?如果我申報前某年漏做了繼續教育該怎么處理?
解答:高級會計師是會計專業的專業技術職稱,完成以前年度的會計從業資格證繼續教育是申報高會的門檻性要求。但隨著國家對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方式的轉變,相信未來對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要求也會發生變化,完成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繼續教育作為申報高會的硬性條件可能會放松。如果申報人有遺漏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繼續教育,需要在申報前到具有本省會計從業資格證繼續教育培訓資格的機構進行學習,補完遺漏的繼續教育。
同時,有些省份人社部門(或科技部門)還會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提出具體要求,這里所說的繼續教育并非會計從業資格證繼續教育。比如廣東省就要求申報人完成《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規定的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個人選修科目繼續教育,每年累計不少于12天或者72學時。這里再多做一點補充說明,廣東省的會計資格證的繼續教育時間可以作為專業科目或個人選修科目繼續教育時間。
因此,申報人要認真閱讀財政部門下發的高級會計師評審通知,分清繼續教育的類型和要求,以便針對性的準備。
問題二:財政部門下發的評審通知中要求申報材料要進行不低于為期7個工作日的公示,請問公示要走什么樣的流程?怎么樣才算公示?
解答:公示通常由所在單位的人力部門(有些單位是紀檢部門)組織,申報人填寫完申報材料后交單位人力部門,單位人力部門經過初步審核后,會按照單位公示流程統一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評審通知要求。公示時間結束后,如收到對公示內容的異議反饋,應在核實的基礎上修改申報材料,再重新進行公示。
需要公示的申報材料范圍,各省要求略有不同,但至少應包含評審時的關鍵資料,如廣東省要求至少應對申報表表二、表三進行公示。
公示方式可以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進行自主選擇。在單位人員集中或傳統信息發布的場所,將需要公示的紙質申報材料進行粘貼,如黑板報、食堂門口、大門門口等。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也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將需要公示的電子申報材料上掛到單位辦公網絡、采用群發郵件方式等。
親,給原創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