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眾多小企業的蓬勃發展成為衡量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標準之一。
財政部日前發布的《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下稱《規范》)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為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旨在幫助小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引導小企業開展內控
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主要承擔者,是國家稅收的重要提供者,是創業和創新的主力軍,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
推動社會創業和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已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
實際上,小企業以私營企業為主,不具備公共屬性,因此,《規范》的對象主要定位于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印發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非上市小企業,是小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南和參考性標準,由小企業自愿選擇采用,不要求強制執行。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劉霄侖向記者表示,雖然是否進行內控建設由小企業自主決定,但如果企業的管理能夠借此得以改善,則受益的是全社會。
“這也是小企業內控建設的推動工作,由財政部出面并協調相關部門開展的重要原因?!彼f。
以“指引”姿態呈現在小企業面前的《規范》,將“實質重于形式”作為基本原則,強調小企業內部控制應當注重實際效果,而不局限于特定的表現形式和實現手段。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會計系教授王仲兵認為,小企業更加務實一些,將《規范》有機地與企業管理體系進行融合,而不是重構,這需要找到兩者的融合點,比如戰略目標、特定業務活動等,然后再進行對具體內部控制活動的設計及對內部控制的監督等。
同時,劉霄侖特別強調:“如果理解或運用不當,也存在著降低運行效率的可能性。這一點需要引起小企業主的重視。”
保證和關注經營的有效性
相比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業,小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比較簡單、資本規模不大,其內部控制建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劉霄侖表示,小企業的內控基礎具有以下特點:經營權和所有權之間一般沒有分離或分離程度不大;委托代理的層級很少;所有者缺位和管理層錯位的情況比較少見;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也不像大中型企業那樣突出。
武漢烽火與時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團結表示,在企業初創期,小企業一般會更看重經營業務和績效的增長;在初步實現經營高效和生存相對穩定后,小企業才會將注意力逐步轉到內控體系建設等企業管理的較高層面上來。
這意味著,小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的初期,需要對企業經營的有效性保持關注。因此,王仲兵認為,小企業內部控制應首先著力于規范經營管理,提升經營管理水平,而不是像大中型企業那樣專注于風險防控。
在參與了多家小企業投資后,趙團結向記者表示,《規范》在一定意義上突破了傳統企業以財務管理為重點的界限,其提出的9項內部控制建設重點領域,實際上是建議小企業更加重視公司戰略和業務建設,并通過業財一體化,實現企業經營高效和財務績效提升。
風險導向和成本效益并重
《規范》提出的成本效益原則,意思是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合理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但實際上,對小企業來說,“合理的成本”有時會被認為是“多余的支出”。
如果在短期內效益無法實現對成本的覆蓋,會導致某些小企業主不愿意在內控建設上加大投入。
顯然,企業在實施任何新制度時,都會面臨著成本效益權衡,都希望新制度會帶來凈收益,但計量新制度凈收益往往會忽視一些隱形因素。
王仲兵認為,長遠來看,好的內部控制也是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必備要素。
小企業不應忽視實施內控對提升其軟實力的作用,而應認識到,實施內控所增加的當期成本,是在匹配未來期間的高收益。
“例如,一家運營規范的中型企業在從兩家小型原材料供應商中進行選擇時,在同等條件下,規范運行的那家小企業會被優先考慮。再例如,合適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競爭優勢的良好表現,會有力地提升企業信任度。這些都屬于內控對企業軟實力的提升效 果?!蓖踔俦f。
對成本效益原則的考量是小企業在進行內控建設時關注的重點之一,但劉霄侖表示,在內控建設的過程中,多數小企業無法有效區分管理控制和風險控制,往往只考慮了成本效益原則,而忽視了更加重要的風險效益原則。在他看來,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哪怕是一時見不到有形的效益,因為一些細小的管理疏漏很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承受的后果。
趙團結認為,小企業的內控建設需要融合到業務流程當中。其中,現金管理風險、稅務風險、關聯交易風險等風險控制需要小企業重點關注。他建議,小企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實施內控:以《規范》為大綱,以業務風險矩陣和分級授權為基礎,構建包括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操作手冊在內的內控體系。其中,應當重點強調風險矩陣,它是企業風險防范的依據。
“構建風險矩陣的主要目的是為實現公司戰略目標,識別出公司業務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控制措施。為了便于追溯業務的發生過程,需要通過相關業務表單留下業務的痕跡,并且明確風險控制所依據的規章制度,以便追溯至相關法律法規。另外,分級授權為高效運營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當結合風險矩陣以及分級授權,將重點業務流程化,通過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實現企業的高效運營?!壁w團結說。
劉霄侖最后強調,小企業內控的重中之重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一定要重視企業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建設。小企業領導者要以身作則,圍繞企業目標,誠信、規范經營。另外,在內控建設的過程中,也不要為圖虛名而搞形式主義、“紙上內控”,這些都是與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初衷背道而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