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發票的推廣與應用或將迎來新的契機。
從2013年京東開出內地首張電子發票到2015年底國家稅務總局發文推行增值稅普通電子發票,再到電子發票在各地區和單位的試點,電子發票的推廣應用都是業內的重要聚焦點。而對于其進一步發展,業內也翹首以待。
近日,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宣布進入3.0時代,全面提供“企業互聯網服務”,電子發票和電子會計檔案成為用友集團整個互聯網化服務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電子發票彌補紙質發票的“短板”
互聯網化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前以辦公自動化和流程優化為主要價值體現的企業內部信息化階段不同,企業互聯網化的關鍵價值是商業創新,包括建立和運行“客戶導向、員工能動、數據驅動、實時運營”的全新商業模式,并在商業創新基礎上幫助企業實現增長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風險的目標。
同時,在互聯網化的背景下,企業目前的關注點從自身拓展到了企業所處的生態,包括上下游企業、終端消費者、同行企業、增值服務伙伴、以及相關政府機關等。
“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對生態圈的 管理與支撐,這就要求企業之間有高度的業務協同。當前財務數據、物流數據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實現線上傳遞,但作為雙方交易憑據和記賬憑證的發票,一直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而電子發票的推廣應用,可以彌補這一短板。”用友電子發票與會計檔案事業部總經理宋艷果說。
電子發票與電子會計檔案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互聯網、電子化、無紙化和自動化的特征,與傳統紙質發票、會計檔案相比有很多的優點。
比如,電子發票與電子會計檔案簡化了企業交易環節,有利于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像零售、電商等企業,每天都需要開具大量的發票,發票紙張成本可達億元,使用電子發票可以大大降低其成本。電子發票與電子會計檔案還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消費者發生交易的同時收取電子發票,并可以在稅務機關網站查詢驗證發票信息,憑電子發票獲得相關服務后,還可以對電子發票進行打印。
同時,電子發票與電子會計檔案有利于優化納稅服務,促進政府公共服務方式的轉變,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目前,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巴西、智利等發展中國家,都在推動電子發票。
可見,電子發票很好地彌補了紙質發票的某些“短板”。
直面“新鮮事物”帶來的挑戰
“的確,電子發票可以為企業的經營 效率、成本控制、交易質量等帶來巨大的提升。”宋艷果說,電子化、實時交付、連接多方等重要特征,決定了電子發票適合作為云服務來提供。通過與數字營銷、財務共享、智能制造的集成,使企業的業務運營更具效率。此外,基于發票數據的權威性,由此拓展出融資服務業務,可以為企業提供最具說服力的征信資質。
據悉,電子發票的當前階段主要解決現有應用的接入,比如針對不同行業的發票開具、交付和入賬,核心要解決發票與業務或財務系統的集成,這點已經有很多的案例和實踐,是比較成熟的方案。
然而,電子發票畢竟是個“新鮮事物”,其全面推廣應用還會面臨一些問題。
對于下一步電子發票推廣應用中的技術研發工作,宋艷果表示,用友將主要投入于3個方面。
第一,個人發票管理,即面向個人的發票歸集和管理的工具,連接企業開票與入賬業務,形成B2C2B的發票業務模式,核心解決發票的自動歸集、自動管理、智能報銷需求。
第二,發票全流程跟蹤,實現對發票的全流程的跟蹤和監控,能有效解決票款對賬、退貨、售后服務等問題,同時為稅局提供更可靠的稅收指導。
第三,大數據分析應用,基于發票數據,結合交易、人員、財務、貨物等相關信息、為企業提供數據分析和監控預警,并由此延伸到金融領域的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