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財政部正式發布《政府會計準則第1號—— —存貨》《政府會計準則第2號—— —投資》《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 —固定資產》和《政府會計準則第4號—— —無形資產》(下稱“4項具體準則”)。
這是我國首次發布政府會計具體準則,意味著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又向前邁進一步。
政府會計改革向實操邁進一步
“4項具體準則的發布具有標志性作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政府會計研究所所長張琦告訴記者,4項具體準則主要規范了資產方面幾個重要項目的確認、計量和披露。這向社會公眾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已經由概念框架邁向了實際操作,由政府會計基本準則落實到了具體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彥告訴記者,財政部于2015年發布的《政府會計準則—— —基本準則》(下稱“《基本準則》”),是政府會計核算規范的統領性文件。但《基本準則》規定的是原則性內容,需要依托具體準則、會計制度等具體的會計標準才能落到實處。此次發布4項具體準則是在政府會計《基本準則》框架下的第一批具體會計標準。
“隨著發布4項準則及以后陸續出臺的其他具體準則和會計制度,《基本準則》的內容就能逐步落實到政府會計實務當中。”王彥說。
記者了解到,實務界正在熱切期盼能夠發布4項具體準則的講解以及出臺政府會計制度,進一步對會計分錄、科目做出具體規定。
事實上,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已經透露,2015年上半年,財政部會計司已經啟動了《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征求意見稿草案。
進入具體準則體系建設的新階段
“4項具體準則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進入了政府會計具體準則體系建設的新階段。”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穗紅說,4項具體準則的制定和發布是對以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規范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多年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規范雖然也采取了“準則+制度”的模式,但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會計規范并沒有完全統一,行政單位缺少財務會計的相關準則,事業單位雖然有會計準則,但準則的功能定位不清,其內容大都屬于基本準則的范疇,對會計核算的實際規范作用不大。
“這次發布的4項具體準則是對政府會計核算的統一規范,并且有著準確的具體準則定位,將能夠在政府會計改革中起到實際有效的作用。”陳穗紅說。
王彥也認為,4項具體準則的發布,標志著政府會計具體準則這一空白開始被填補,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全面形成發展。
據了解,財政部會計司已經啟動了政府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合并財務報表準則、政府或有事項、租賃、土地、政府儲備物資、政府收入、政府成本費用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相關準則討論稿已經形成,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將陸續發布。
明確加強政府財務會計功能
《國務院關于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確定了“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 離又相互銜接”的政府會計核算模式,4項具體準則的內容則明確地體現了加強政府財務會計功能的改革導向。
陳穗紅說,存貨、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是政府財務會計的重要內容,4項具體準則對這些經濟業務和事項采取了統一的基于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的處理原則,將為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建設提供重要的會計核算基礎。這也將有利于促進政府加強財政管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市場體系日益健全,政府會計主體關于存貨、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方面的交易與事項不斷增加,規范的會計核算和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有助于發揮會計核算的管理工具功能,有助于加強政府財政管理和資產的管理。
另外,4項具體準則反映出改革后的政府會計將加大核算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將比以往的預算會計提供更加全面系統 的信息內容。陳穗紅說,這不僅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而且有利于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和財政透明度提升。
這無疑充分考慮了政府組織的經濟活動特點。“由于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進行剝離,財務會計將會長得像企業會計,但又不同于企業會計。”張琦說。
的確,4項政府會計具體準則的制定,既借鑒了企業會計同類準則的經驗,又沒有照搬企業會計準則的做法,而是根據政府組織的經濟活動特點進行核算規范。
王彥研究發現,這4項具體準則中有四處內容體現出與企業會計準則的不同,即對非交易活動取得和讓渡資產的確認、計量進行了規范,在股權投資核算中一般采用權益法,計提資產折舊的方法只采用直線法和工作量法,針對政府單位出售資產等活動規定,取得的現金凈收入計入負債,出售資產的價值全額計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