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石油、鋼鐵等分行業的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發布之后,煤炭行業也迎來了屬于本行業的成本核算制度,煤炭企業成本會計信息質量有望進一步精細化。
近日,為規范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促進煤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財政部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 —煤炭行業(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
在業內專家看來,《征求意見稿》不但遵循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基本要求,順應了煤炭行業現行產品成本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發展趨勢,還體現了煤炭行業特點和企業管理需要。
特別體現人文精神
針對目前我國煤炭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現狀,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為貫徹中央精神,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經濟發展任務,財政部通過制定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規范煤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促進煤炭企業“降成本”,進而促進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
此外,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的制定,是提高煤炭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提升煤炭行業成本管理水平的堅實基礎。
對此,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王文章認為:“《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有利于突出煤炭行業產品成本的核算與管理特點,規范煤炭產品的成本核算口徑,有利于煤炭同行業企業之間開展對標和企業降本增效與挖潛,有利于煤炭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與管理會計的應用以及產品成本的精細化與信息化管理。”同時,王文章也注意到了《征求意見稿》中的很多亮點。
“《征求意見稿》首次把煤矸石作為煤炭產品之一列入產品成本核算對象,體現了生態環境理念與資源綜合利用的人文精神。同時,產品實際生產成本分配明確采用價格系數法,體現與市場緊密銜接的分配方法,而不是傳統的按數量折扣來分配,比較客觀,符合市場價值規律。”王文章說。
王文章還注意到,《征求意見稿》在副產品成本對外銷售引入了可變現凈值確定成本,從總成本中扣除。同時,對于原料 及主要材料實際成本的核算方法,提出了以移動加權平均為主的方法,改變了過去以月末一次加權平均為主的歸集方法。
體現煤炭行業特色
《征求意見稿》順應了煤炭行業現行產品成本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發展趨勢。煤炭企業為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需在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加強成本核算和管理,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為此,財政部在《征求意見稿》的起草過程中,堅持了制度的制定要順應煤炭行業現行產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精細化發展趨勢的原則,對相關成本核算范圍和費用要素予以明確和細化,確保制度滿足提升煤炭行業成本管理水平的要求。
此外,《征求意見稿》立足于煤炭行業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充分體現其行業特點,確保成本核算滿足煤炭企業的實際管理需要。
“無論是成本計算對象的確定、要素費用核算,還是成本計算流程,無一不體現了行業的特點,對于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加強成本管理都有重要意義。”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徐鳳霞說。
具體來說,徐鳳霞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以原煤等為對象核算成本,可以反映煤炭企業主要產品的成本水平。在成本中心的確定方面,《征求意見稿》的規定符合煤炭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有利于了解各中心的成本水平,便于考核。而成本的分配與結轉中價格系數法的采用,便于進行各等級煤產品成本的計算,因各等級煤產品的原料相同、生產工藝相近,采用該方法可簡化計算過程。
王文章也指出,《征求意見稿》第二章“產品成本核算對象”,較以往的煤炭產品品種概念,還增添了“毛煤”的概念。但是,煤炭加工是通過“洗”與“選”的不同工藝 進行的,對“選煤”沒有像“洗煤”給予明確界定與描述。
“關于煤炭產品生產流程,《征求意見稿》讓煤炭成本與生產流程緊密結合,完全體現了財務、成本與生產業務的對接,體現了業務財務融合精神,防止煤炭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脫離生產流程的‘兩層皮’現象。”王文章說,而對于成本費用要素,《征求意見稿》將礦區的權益成本、煤炭勘探成本、開發成本和棄置義務成本作為煤炭成本的折耗類成本,這也與新時期煤炭資源獲取政策緊密相連。
企業應盡快修訂成本核算辦法
對于《征求意見稿》下一步的實施,徐鳳霞認為企業應設置成本會計機構、配備成本核算人員、組織制度學習。
王文章則認為,具體來說,企業應做好制度的對接,盡快修訂完善企業集團和本企業的成本核算辦法,同時調整會計信息系統(ERP)中的有關設置,做好成本科目、分配方法的調整,并跟進、細化成本核算流程與產品生產流程的進一步對接。
成本對標管理作為降本增效的有力工具,在鋼鐵、石油石化等部分行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煤炭行業應用成本對標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煤炭企業間成本核算數據和指標口徑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成本對標的效果,導致不能完全反映煤炭企業間的成本管理差距水平。
通過制定煤炭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將有利于提高煤炭企業成本核算信息的可比性,促進行業成本對標的深入應用,提升對標管理的成效。
因此,王文章建議,煤炭企業應加強與同行業企業之間信息數據的收集與對標,并對在安全、生態與環境以及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成本做好信息歸集,為社會評價提供數據支持。
“企業還應對煤炭產品的資源綜合利用開展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同時,在‘去產能’大的政策下,對資源開發成本高、回收率低以及不利于生態與環境保護的煤炭資源,企業自身應考慮盡快轉型與退出。”王文章說,另外,相關部門應考慮一些特殊、重要的費用項目是否列入,如開拓延伸費用、小型塌陷補償費用等,還應考慮煤礦的不同開采方式是否要體現出來,如露天開采、井工開采。其中,井工開采又分為立井、斜井和平硐開采。不同的開采方式,對成本管理與所突出的費用要素應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