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醫保是患者進行醫療補償的重要途徑,對于醫院來說,采用科學而合理的醫保支付方式,能夠有效提升醫療水平、對醫保資金的管理進行規范,切實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醫保機構在不同方式下,對醫院經濟所產生的影響不同。在我國醫保支付方式不斷改革深化下,為推動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醫院與醫保經辦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謀求良性發展
政府財政部門是醫療保險制度建立的核心方,醫院只能通過提升自身的醫療服務質量,從醫保費用中獲得經濟補償,該種補償方式是間接的。而醫院的行為受到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與控制,通過對醫保的費用等進行管理,醫院的行為得以限制。那么在這樣的運行機制上,醫院的運行的方式為:政府部門補助+市場收入=醫院服務成本。當政府部門對于醫院的資金投入,與市場的資金投入混合在一起時,能夠對醫療服務的必要成本進行保障。在新醫保改革方案的逐漸推進,在政法股部門的投入力度逐漸增加,醫院要想獲得專項補償,需要與政府部門、醫保部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二)促使醫院關注內部控制成本
醫保支付制度的改革,最為直接的目的就是以這種方式為根基,對醫院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產生影響,提升其工作積極性。能夠使得醫院能夠關注到自身醫療安全、醫療質量以及內部成本控制體系,此外能夠殺跌醫院更加的關注醫療用品浪費的情況。在醫保償付方式中,總額預付在控制費用上效果比較好,總額預付能夠對供方提供一定時期的醫保費用總額,該種預付方式,以其控制費用的效果好以及管理效率高等優勢,使得醫院能夠主動的將醫療成本進行合理控制以及降低成本。
二、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的對策
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其原則有很多,一方面是圍繞著醫院的醫療收入,另一方面是圍繞著患者的切身利益。也就是說無論何種方式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患者自付費用負擔不能增加,同時醫院的純收入也不能減少。一方面需要對醫藥費用進行合理控制,另一方面還需要維護好義務人員的合理利益。醫保支付方式以及報銷比例的不斷改革,將會醫院的實際財務管理帶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醫院需要再現有的醫療機制中,推進臨床路徑和單病種收費制度改革。
(一)臨床路徑病種成本核算
在醫保支付方式不斷改革下,需要實行病種費用管理,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保障了醫療水平以及醫療安全,能夠有效的縮短平均住院日。醫院在未來的改革中需要積極的采取該種方式,堅持成本定價法,在成本核算體系下,能夠參與到實際的定價中來,使得醫院中的價格以及價值能夠實現真正的統一。該種按照病種進行付費的方式,能夠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臨床路徑,使得醫療行為變得相對確定。當臨床路徑更加的規范化以及標準化之后,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醫護人員的誘導需求行為,而造成的浪費。
臨床病種成本和核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以醫院現有的項目成本核算基礎,對每一病種成本項目進行加權平均,最終得出成本核算的基數。
第二,與臨床路徑相互結合,對成本核算的實際數據進行修正。
第三,依照DRGs分組標準,對成本核算的數據進行修正。
(二)保障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效率
隨著醫院醫療設備的不斷引進,各個醫院科室之間的輔助管理逐漸增多。為了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成本核算,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積極保障醫療質量,將醫療效率有效提升。在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中,需要建立一套績效考核人機制,對分配激勵機制進行完善,能夠反映出醫療服務的安全、質量以及成本控制。同時為了實現良好醫療管理機制,需要取消醫務人員的獎金分晉升壓力。同時還需要對各個醫院科室的主任提出要求,科室主任一方面是科室的優秀帶頭人,還需要對各個科室的醫療進行管理。科室主任應該積極的向科室成員通報成本核算信息,開展創收活動,降低成本,提升增收。從服務于患者的角度考慮,在直接支持性的部門所產生的費用屬于間接成本,醫院成本核算主要面向額外負擔成本增加,著重對其進行控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使得醫院以及醫務人員,對于成本管理的意識增加,無論從醫療管理、醫療服務以及成本管理等多個角度,都能夠加大了成本控制的力度,進而有效的提升了醫護人員的成本控制的積極性。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對醫院財務管理帶來較大的影響,一方面促使醫院與醫保經辦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謀求良性發展;另一方面還使得醫院關注內部控制成本。
參考文獻:
[1]余薇佳.論完善醫保支付方式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3,14:44-45
[2]張翠華.供方支付方式改革對核心利益相關主體行為影響的研究[D].第三軍醫大學,2014
[3]馬學敏.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影響的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32:64+66
[4]艾志剛.解析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6,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