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在2005 年就已研發并開始使用“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經過近10 年的不斷完善,目前,行政事業資產管理已實現網絡化、動態化監管。
一、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2005 年,新疆開始使用“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受當時客觀條件的影響,信息系統為單機版,全區數據在年度結賬后,以離線數據的形式上報,最后由自治區財政廳資產管理部門匯總分析。隨著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疆金財工程已覆蓋全區地、縣財政部門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在此基礎上,研發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版,并在2014 年開始在全區推廣使用。目前,“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已融入新疆金財工程財政業務平臺,成為財政一體化的組成部分,按照自治區財政金財工程“流程統一制定、權限統一分配、報表統一生成、基礎資料統一維護、信息統一交換”的五統一管理模式,實現全區數據實時上報,資產動態監管。2015年,在原有“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版基礎上,對系統功能進行了完善,在系統中增加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政策法規”模塊,改變了以往將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單作為數據管理技術手段的定位,使得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真正體現并貫穿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的完整業務體系。目前,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利用金財工程現有的網絡、設備等基礎設施,在賬實相符的基礎上,已完成全區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信息管理數據庫的建立,為部門預算的編制提供了基本依據,充分發揮了財政配置職能技術平臺的作用,極大的提升了財政資金管理水平。構建起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從增加、使用到處置的規范性操作程序,增強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流程化,規范化,為資產管理搭建了一個管理平臺,有利于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率,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
(二)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基本思路在分析本地區客觀條件和資產管理工作發展前景的基礎上,將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定位為:不僅要滿足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日常需要,更要為財政管理提供有效而高質量的服務。新疆資產信息化建設正是在這種思路指導下逐步推進,從框架構建、功能設計到操作流程等都以服務財務管理及財政管理這一核心進行研發。從實踐來看,新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資產管理工作需求的適應度較高,有利的促進了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全區“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部署、構架及功能1.部署方式: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采取全自治區大集中的部署模式,全區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共用一個數據庫,各級財政及主管部門在系統嚴格的權限劃分下,實現對下級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實現了“財政部門—主管單位—基層單位”的三級管理及各級財政部門的垂直監督管理目標。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以oracle為底層數據庫、weblogic為應用中間件、采取B/S(瀏覽器/客戶端)結構集中部署在自治區財政廳中心機房,并按照新疆金財工程建設“五統一”的要求,與新疆自治區本級及各地州財政大平臺對接。各行政事業單位均需使用瀏覽器,通過接入金財專網本級財政門戶對系統進行訪問。為適應系統中多級財政管理的要求,系統為各級財政部門單獨提供管理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基本信息及人員權限的功能,使各級財政部門能了解并管理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操作人員、資產數據等信息。2.角色設定: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分四種角色,包括系統管理員、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基層單位。系統管理員:對全自治區納入系統的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在系統中具有最高的權限。財政部門:資產配置標準制定、行政事業單位送審單據審批、資產數據匯總和查詢;匯總產權登記信息;通過實時監管,掌握資產分布情況、資產分類匯總、資產明細等,并可以多維度、多條件篩選或匯總單位的資產數據。主管部門:各級主管部門的角色功能與財政部門類似,不同的是主管部門不具備資產配置標準制定、產權證書打印等功能。基層單位:基層單位作為業務處理的核心,是資產數據的主要錄入和加工者,系統圍繞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的生命周期,完成實物資產配置申報、采購申請、資產盤點、資產變動、資產使用管理、資產評估、帳表查詢等操作。3.操作流程:在資產數據分布方面,數據自下而上集中至自治區財政部門,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的數據進行監控,下級數據定時向上級傳送,實時更新。在業務流程方面,各主管單位可以通過本單位的系統去完成職權范圍內的資產管理工作,同時,按照資產管理權限逐級上報,完成相關事項的審批。行政事業資產管理通過信息化系統來實現數據采集,資源配置,有效使用,過程監管等信息化過程,從而實現資產從入口到出口的全程動態監管。
(四)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特點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具有四個顯著特點:1.實現網絡全覆蓋。新疆地域遼闊,行政區劃內單位數量較多,單機版數據報送不僅成本高,而且為資產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2014 年,實施網絡版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后,新疆轄區內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全部接入“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目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有近17000 家單位。2.操作速度快。單機版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操作速度慢,數據傳輸中轉時間長,很多單位反映操作體驗差。網絡版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借助金財工程平臺徹底解決了操作速度問題,從單位反饋情況來看,操作體驗良好,操作意愿和操作積極性明顯提高,數據報送情況明顯改善。3.系統更新及時。實施網絡版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后,根據部門預算、決算工作的不同安排,可及時、便捷的調整資產數據報送要求,積極配合部門預算、決算審核工作。相關更新只需要在自治區控制的后臺完成即可,相關單位的操作不受影響。4.實現動態監管。目前,網絡版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實施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增減變動,處置收入、相關收益等均可實時反映,能夠對國有資產進行實時監管,從而杜絕行政事業單位隨意處置資產的行為,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5.實時數據查詢分析。通過網絡版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各單位可隨時按需要對相關資產數據進行查詢,匯總,分析,為本單位工作安排或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又有利于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監管及時有效。
(五)新疆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效1.單位的資產管理意識明顯增強。相對資金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較為薄弱,存在資產管理工作不清楚、不重視,資產新增、使用、處置隨意,家底不清,資產數據混亂,資產報表不報送或不及時報送等。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運行后,將資產數據及資產報表的報送作為部門決算審核的前置程序,未按規定報送資產數據、報表的,不能進行部門決算審核,同時,通過程序設定,資產報表中與部門決算報表中的資產數據必須保持一致,數據不一致的不能完成報送。通過以上措施,單位資產管理的意識,重視程度明確提高。2.將資產管理從用人管理轉變為用制度管理,使資產管理更加規范有序。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一方面規范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流程,經過申報、審批、執行三個環節,強化審批程序,通過動態的、全過程的監管,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通過資產配置標準,資產使用、資產處置、收益上繳等管理流程,資產報表報送要求等制度化設計,減少甚至消除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的隨意性,使管理過程更加規范化、流程化,精確化。3.有助于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提高年度新增資產配置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合理性。財政部門編制部門預算時,將資產配置計劃及購建項目納入部門預算,依據有關配置標準,履行審批程序,做到購置資產有預算、有額度、有存量比較,有審批、有具體項目。運用信息系統的存量信息對資產購置計劃進行分析,對使用財政資金效益進行評價,并依據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承擔的業務量和人員狀況、市場價格,核定包括種類、數量、規格等項目在內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準,使信息系統成為編制部門預算以及單位新增資產的基本依據。實現財政資產配置的公平和高效。4.推動資產配置標準的實施,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網絡版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運用,為資產預算配置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新疆各級財政部門相繼制定了資產配置標準,規范新增資產的配置,減少了資產配置的隨意性,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極大地推動了新疆資產配置管理工作的進程,有利于財政配置資產的公平和高效。
二、深化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討
在新疆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通過總結經驗,分析研究,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深化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研究:(一)依托財政大平臺建設,實現信息共享。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必須依托財政大平臺建設,與財政大平臺中各個信息系統之間實現端口對接。目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資產與預算管理、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非稅管理等各個財政業務系統之間的端口尚未實現對接,影響了財政業務在信息化建設中的實施效果。要實現各業務端口的對接,必須通過財政大平臺的統籌協調,打破各個信息系統運行的技術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充分發揮行政事業資產信息系統的作用和優勢。(二)依托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深化國有資產管理。目前,新疆已完成資產管理信息平臺的建設,能夠完成資產數據收集,業務審核等基本功能,但仍需要不斷完善。一是資產信息系統與單位財務應用軟件不對接,資產數據與財務憑證不能自動核對,影響了工作效率。在網絡版的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中擴展了財務核算相關功能,若單位使用系統中的財政核算功能,可實現資產憑證自動生成及財務相對數據核對,并生成相關財務報表。通過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探索,進一步推動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發展;二是繼續完善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功能,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發新的功能模塊,滿足自然資源、土地、公路、金融、文化企業資產、保障房等資產管理新領域對系統提出的新要求,結合財政部資產司的職能定位,不斷加強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為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改革奠定基礎。(三)依托行政事業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行政事業資產統計分析報告制度,為經濟發展決策提供數據支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系統數據庫涵蓋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及構筑物信息、土地信息、車輛信息、設備信息,資產收益等基本信息,下階段信息化建設,要利用現有數據信息,通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資產數據的匯總、分析、信息數據的查詢等功能,為財政工作決策、社會經濟決策等宏觀經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分析,才真正實現資產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因此,在完善資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應把資產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的研發作為重點領域,提高行政事業資產報表的應用水平。總之,實現行政事業資產信息化管理不僅可以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便捷的資產信息查詢,高效的網上業務辦理,直觀的數據反饋與統計,為資產管理搭建了一個管理平臺,而且有利于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率,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和分布,提高國有資產的利用率,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下一階段,行政事業資產信息化建設將繼續深化,也必將在財政改革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作者單位:自治區財政廳行政事業資產監督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