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斌
自2014年10月全省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以來,西昌市財政局按照國家和省州統一部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規范操作流程,積極穩妥地推進了全市PPP項目工作進程,引資103.88億元建設重大民生工程項目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構建一個機制。西昌按照“政府主導、財政牽頭、部門主管、社會資本參與”的原則,全市建立了推進PPP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為第一組長,市政府市長為第一副組長,財政、審計、發改、交通、規建、國土、水務、國資公司等單位為成員的PPP領導小組,負責PPP工作的決策部署、指導協調和重大問題研究,并形成了聯席會議機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部門聯動、分工明確、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了PPP模式的項目儲備、項目評估、信息管理、宣傳培訓等工作的順利推進。
——固守兩個上限。為保障PPP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西昌市嚴格預算,固守年度政府對所有PPP項目的財政支出的總規模不得超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這一上限;固守PPP項目全投資內部收益率不超過10%這一上限,將項目利潤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發揮出政府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乘數效應,及時、有效、快捷地解決全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棚戶區改造項目的資金瓶頸。
——遵循三個原則。一是遵循“互利共贏”的原則。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參與PPP項目合作談判,找到最佳的利益契合點,保證項目實施的公平公正,達到合作共贏。二是遵循“規范運作”的原則。遵循專業事由專業人做的原則,聘請了具有豐富PPP項目操作經驗的咨詢機構進行前期策劃及方案設計;積極利用政府采購平臺,按照政府采購程序,公開公正規范擇優選擇誠實守信、安全可靠的PPP項目合作伙伴,并按照平等協商原則,明確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權利義務;嚴格對每個項目開展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及物有所值評價論證;力推試點示范項目,建立了PPP項目儲備庫,在交通、水利、醫療、衛生、教育、信息基礎設施等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覆蓋范圍廣的惠民工程領域擴大向社會資本開放,推行PPP試點,調動各利益相關方參與的積極性,努力探索構筑良性可持續的PPP項目建設模式。三是遵循“尊重契約”的原則。西昌通過完善PPP項目合同、明確政府與社會資本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強化合同契約約束,把握“契約精神”這一PPP項目成功的關鍵,在PPP項目中踐行契約精神、培養契約意識,用平等、守信、尚法的精神取信于社會資本,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到本市PPP項目中來。
——制定四個辦法。即《西昌市人民政府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辦法(試行)》《西昌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預算管理暫行辦法》、《西昌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西昌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這4個辦法明確了推廣運用PPP模式基本原則、合作領域、操作程序、收支預算范圍,限定了財政支出總規模,規定了預算安排及調整方式;制定了PPP項目的計價原則、建設程序、項目變更審批程序、項目績效目標管理及考核規范,為規范運作PPP模式,加強對PPP項目支出責任管理、財政承諾管理、成本控制、建設項目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實現兩個突破。一是在全省縣級財政率先成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二是率先實現全州PPP項目零突破,并通過“抓出樣板,樹立標桿”,打開PPP推廣工作新局面。2015年西昌市2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納入全省簽約項目,總投資18.39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資12.88億元,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交通、棚改類6個市級試點示范項目完成投資人采購程序,進入中標候選人的談判階段,預計簽約總投資111.36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資91億元。
通過2015年PPP模式的推廣運用,有效地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創新了投融資模式,緩解了西昌市財政支出壓力,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部分民生項目的資金問題?!?br />
?。ㄗ髡邌挝唬何鞑胸斦郑?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