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聯席會議”的首次會議。在此,我首先向出席會議的各成員單位多年來對財政會計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借此機會,我就聯席會議機制談幾點看法。
一、為什么建立聯席會議機制
經商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我們共同建立了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聯席會議機制。建立這個機制,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進一步將部門間的溝通制度化、常態化。
多年來,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對于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給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的平穩實施,更是凝聚了大家共同的努力,監管合力效果明顯。此后,我們與成員單位保持密切聯系,不定期與各成員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及時解決了準則實施中的若干問題,為聯席會議機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建立該機制,有助于將原本隨機、零散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
(二)借助監管部門力量,收集準則實施中的問題。
各成員單位在開展監管工作時,與本行業本系統一線會計聯系較多,容易發現準則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系統性的、行業性的問題。聯席會議機制的建立,有助于借助大家力量,及時、全面、準確地收集準則實施中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準則有效實施。
(三)及時跟進監管要求,完善會計準則體系。
會計準則是政府規范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各成員單位履行職能,在各個時期對有關市場行為和經濟秩序進行監管時,可能會對會計準則提出特定要求。會計上應當順時應勢,迅速做出反應。例如,2015年,應商品期貨市場發展和監管的要求,我們適時印發了《商品期貨套期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建立該機制,有助于在會計上提高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服務于監管要求,形成監管合力。
二、聯席會議機制發揮什么作用
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聯席會議,是五部門對準則制定和實施問題進行溝通,以便各履其責、共同推進準則實施工作的機制。該機制圍繞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主要發揮以下三個方面作用。
(一)互通重大會計信息。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屬于法律法規,會計政策應與企業、金融、證券等政策保持協調統一。以聯席會議為平臺,監管部門通報有關監管情況,財政部會計司通報會計準則制定和實施動態,有助于大家及時了解信息、統一認識、協調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會計準則實施。
(二)共商重大會計問題。
監管部門在會計準則實施的第一線,掌握了大量的會計第一手資料,收集這些資料有助于做好會計準則建設和實施工作;同時,監管部門出臺政策也通常涉及會計問題,及時協調有助于政策落地。例如,今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化解過剩產能的要求,有關部門和我部有關單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據了解,其中企業兼并重組、職工安置、資產減值以及其他政策措施的落地會涉及會計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該機制共同研究相關會計處理。
(三)協調重大會計立場。
企業會計準則為了廣泛地適應復雜的經濟業務,條文中有一些原則性要求,在實施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職業判斷。有時,由于職業判斷的角度不同,對于同一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可能會存在不同理解。建立該機制,就監管理念與有關經濟業務的重大會計職業判斷進行商討,達成共識,有助于協調立場,共同服務好市場主體。
三、聯席會議機制如何發揮作用
關于如何充分利用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合作,共同推進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在此,我提三點建議。
(一)加強信息收集。
“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聯席會議”是部際溝通機制,各成員單位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監管部門。希望大家在會前全面收集各自所監管的行業或企業的情況、意見和建議,在會議上予以充分反映。
(二)提供技術支持。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新技術、新業務、新情況層出不窮,業務的復雜程度與日俱增,都對企業會計準則建設和實施提出了新要求。有關部門要加強技術交流,及時應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為企業會計準則實施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三)及時溝通情況。
經聯席會議協調達成共識的工作建議,由相關成員單位按照各自工作職責負責推進,對于推進過程中的有關情況和問題等,要及時予以通報。
會計司作為聯席會議機制的召集方,要認真做好會議組織工作,及時溝通和反饋有關信息,會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會后要及時形成會議紀要送各成員單位,并及時收集、了解各成員單位工作落實情況。
同志們:
聯席會議機制已經建立,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該機制建設成一個有效發現問題的平臺,一個及時解決問題的平臺,一個共享監管信息的平臺,為進一步加強會計準則實施,促進深化企業改革、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謝謝大家!
(此文系余蔚平副部長2016年3月21日在首次企業會計準則實施聯席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