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的軟件體系架構
作業成本核算模型
面對產品競爭的國際化挑戰,降低成本往往是石化企業的首選競爭武器。但長期以來,石化行業受到煉油產品工藝復雜、聯產品生產、流程長等的制約,產品的精確成本無從計算,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生產方案優化系統,削弱了競爭力。
管理的核心在財務,財務的核心在成本。作業成本管理是針對傳統成本管理制度的不足之處發展起來的一種成本管理方法。石油煉化行業的作業成本管理軟件推進了石油行業財務信息化向縱深化、精細化發展。
精確產品成本
作業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是以作業為基礎,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而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其基本理念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生產導致作業發生,作業導致成本發生,作業是產品和間接成本的中介。ABC的核心在于確定了成本動因概念,主張以成本動因作為分配成本的基礎,利用成本動因來解釋成本性態。這樣,ABC就將間接成本與隱藏其后的推動力相聯系,通過確定較為合適的成本動因,進而能夠合理地分配間接成本,有效地提高成本的歸屬性、計算的準確性、定價決策的科學性和靈活性。ABC將成本看作增值作業和不增值作業的函數,并以顧客價值作為衡量增值與否的最高標準。這樣,一方面,將顧客的需求與企業的作業發生、資源的消耗、成本的形成等聯系起來;另一方面,通過顧客價值將企業的收入與顧客的需求聯系起來。這從而有利于從作業的角度權衡成本和顧客價值,保證企業經營決策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相一致。
與傳統的以交易或數量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法相比,作業成本法在層次上更深化了,被視為當代管理會計的一場真正的革命性變革。
作業成本法能提供更為準確的產品成本,更好地解釋生產經濟學,更為恰當地分析企業作業的經濟性。從激勵管理者實現企業目標角度看,利用作業成本信息進行的業績評價和考核、預算編制、作業管理,更為有效、恰當?! ?br />
生產決策 企業在決定產品的最優組合時,需要分析新產品開發及老產品增產、減產、轉產或停產對成本的影響。與傳統成本法相比,作業成本法在間接成本分配方面更科學,能提供明細化的成本資料,使成本的可追溯性、可歸屬性大大增強,可指明各種產品組合對成本的影響,從而幫助企業優化生產決策。
定價決策 成本是影響價格變動的一個基本因素,價格決策往往要參考產品的單位成本。傳統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絕對不準確,而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相對準確。因此,以作業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決策更為恰當。
長期投資決策 作業成本法同以MRP為代表的企業制造系統的結合,再利用銷售預測資料,可進行投資項目未來增量現金流量的模擬計算,有助于企業進行長期投資決策。
業績評價和考核 按作業設立責任中心并使用更為合理的分配基礎,易于區分責任;通過使用適當的成本動因進行兩階段分配,成本指標更可靠;利用附帶產生的非財務信息,還可考慮從非財務角度進行業績評價和考核。
預算編制 作業核算和分析有助于制定出真正合理的預算標準,按作業中心編制的預算還能解決傳統預算編制中責任不清的問題。
作業管理 作業管理是作業成本法的分支。將作業區分為增值性作業和非增值性作業,可為企業改善成本管理指明方向,即:努力提高增值性作業的效率,消除非增值性作業。
ABC的應用模式
作業核算模型包括基本的資源、作業、成本對象三大部分,同時還包括動因管理和分配關系管理。分配對應關系記錄了分配路徑中資源、作業以及成本對象的映射關系,動因管理統一管理分配過程所需要的各種動因,包括資源動因與作業動因。
實際情況中煉廠生產的產品從原油到成品,都需要經過一系列前后聯結的作業(裝置),構成了作業鏈(工藝鏈)。作業成本法不僅可以體現這種作業鏈的特點,還符合石化行業產品生產流程長的特點。采用面向作業分配的作業成本核算模型,系統能夠支持對作業鏈和企業流程的控制與管理,對于作業分析來說,也更加貼近企業的實際情況。
這種分配關系還有一個用途:可以對質量成本、廢品損失成本、生產能力損失成本等進行單獨管理。通常的模型中,質量成本、廢品損失成本、生產能力損失成本都分布在各作業中,最終的成本信息無法辨別質量成本、廢品成本和生產能力損失成本,除非通過作業辨別,但一般產生廢品的作業和正常的作業無法區別。允許成本對象面向成本對象分配,可以設立質量成本賬戶、廢品損失賬戶和生產能力損失賬戶,在各賬戶下按產品類別或者產品系列建立損失成本對象,歸集發生質量成本、廢品損失成本、生產能力損失成本,最后可以把這些成本對象的成本面向正常的成本對象分配。從管理角度來說,掌握這些非增值成本的情況,有助于對于各種損失的追根溯源。
精細化管理煉油產品成本
作業成本核算流程因與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組織特點相結合,所以可以正確反映企業的生產成本。煉化企業的生產工藝具有多裝置、連續加工、投入一種原料同時產出多種產品的特點,要使成本核算結果能夠真實反映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的生產成本,就必須按生產工藝的工序逐個裝置進行成本核算。ABC系統如能在企業實施,將使煉油裝置實現分裝置核算,從而加深成本管理的細化程度,便于成本分析和控制。
利用成本分析功能,對煉廠各裝置、作業、產品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進行成本的構成分析、差異分析,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決策支持數據。在煉廠成本分析中,利用價、量、消耗的三因素分析能夠更加全面準確的對成本發生情況進行認真剖析,從而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
優化調整企業生產運行方案
石油企業的效益是通過產品的銷售實現來完成的,而產品又是經過多個生產裝置的連續加工完成的,要想知道效益到底產生在哪幾個裝置,每個裝置到底產生多少效益,就必須按生產裝置進行成本核算,將這些裝置加工的原料和產品都轉換成市場價格,分別計算各個裝置的加工效益,從而實現裝置效益與市場相結合,做到心中有數,并以此來優化和調整生產方案,使有限的原料和加工能力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利潤。
深度控制產品成本
作業管理通常用下列方式降低成本:1)作業消除;2)作業選擇;3)作業減低;4)作業分享。在成本動態分析的基礎上,根據ABC系統去建立各種作業、半成品、產成品的實際作業及產品成本數據庫,可以形成煉廠的作業及產品標準定額,從而確定各個作業費用要素可控成本的比例。
不可完全依賴ABC
由傳統的以數量為基礎的成本計算發展到現代的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是成本會計科學發展的大趨勢。ABC的應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作業改進是作業成本核算發揮效益的體現。只有把作業成本法提供的精確信息用于煉油企業決策,這種方法才有利于企業提升管理水平。
2.防止片面認為作業成本法只核算制造費用。實際上,作業成本法能提供完整的產品成本信息,只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核算與傳統成本法相同,區別集中在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程序上。
3.別指望作業成本法提供詳盡的產品成本信息。從信息經濟學的信息經濟性理論來看,將作業成本法搞得過于復雜并不經濟。不要把作業成本法視為盡善盡美的工具,盲目排斥傳統成本法??陀^地看,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