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財務管理是社會經濟管理中的一部分,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相關經濟制度的變革。現有的教育體制和公共財政體制不斷的突破局限性,實現了更加良好的發展。就以往舊有的高校會計體制而言,對進行高校財務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現有的高校財務管理中,舊的會計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高校會計體制的出現則更好的彌補了舊的會計制度的不同,推動了高校財務在現有的社會背景下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
一、高校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法制原則
高校是現在法制社會構成的一部分,要想保證高校的正常運轉,高校就必須強調自身的法制原則。在辦學方面,高校需要取得法律認定的法人資格,從而才能正常開展教育教學,科研項目和自身行政事務管理的權利。高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進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要求參與其中的個體都必須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在進行經濟活動中,遵守法律來進行自我約束。同樣高校財務管理的法制原則還體現在,學校要保證在校職工的經濟權益,不能損壞學校資產和教師利益。
(二)預算原則
高校財務管理具有穩定性特征,這主要是因為高校的經濟活動具有一定的計劃性。并且高校的財政來源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撥款。但即使在這樣的管理環境中,高校財務管理必須要做好一定的預算,實現資金管理的效益最優化,確保高校管理事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統籌兼顧原則
財務管理是高校長期發展的重要支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良好的財務管理可以為高校發展增加更多的動力。但同時要考慮到的是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一定看考慮到統籌兼顧選擇。將短期利益和長遠考慮結合,將高校利益和國家經濟發展結合,同時考慮到維護學校的教職工利益。真正的實現統籌兼顧,按勞分配,增加教職工工作活力。
二、新高校會計制度改革要點
現有的經濟發展情況對高校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時代化,合理化是新高校會計制度的重要工作。在新的高校會計改革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就是建立了高校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二維架,實現收入和支出完全按資金源劃分。其次在收支業務的核算方面采用權責發生制。并且新增了工資津貼,部門預算等會計核算內容。最后為了準確的反應教育成本和資產價值,新的會計制度修改了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這樣的系統性的改革改進了會計報表格式,完善了一定的報表體系。
三、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新高校會計制度增加了高校的資金來源
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出現有效的改善了高校的管理方式,我國高校在辦學初期,完全依賴的是國家財政撥款。這樣的情況也使得我國的財政支出非常大。在那個時候的高校財政管理系統十分不完善。但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管理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由以往的單獨財政支出變成了高校籌款渠道的多樣化。現在的高校擴招政策給高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很多高校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招收的學生越來越多,為了使學校的基礎設施滿足高校發展需要,很多高校都會采用貸款等方式來籌集資金,這樣的方式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的難度,為了保證高校的財務管理處于安全的環境,避免高校有償還無力情況的出現。現在的新高校會計制度增加了高校收入和支出和結余管理,使得財務管理項目更加清晰明了,同時加入了權責責任制,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保證了高校財務管理的科學化。新的會計制度的出現增加了高校的財務管理意識,從以往的依靠政府財政撥款改變為現在的多樣化的資金籌集,這樣的方式使得高校的經濟收益更大,經濟發展活力也明顯增加。
(二)新高校會計制度可以有效計算出學校培養學生成本
現在教育的發展改變了高校培養人才的模式,以往的高校教育對多數人來說相當于精英教育,但現在的高校教育更傾向于大眾教育,只要是你想進入高等學府,通過一定努力就一定可以實現夢想。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教育費用問題就成了人們關心話題,為了滿足現在大眾的需求,就需要形成合理的高校教育收費核算標準。現在的高校種類和數量都呈現出明顯的增加趨勢,由于文理專業,藝術專業等課程的不同,所以相對應的學校培養學生的成本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如果簡單的通過舊的會計制度,就需要由國家統一進行核算,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有一定的標準,但是卻忽略了不同院校的個性,這樣增加了高校管理過程中的難度。但是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出現,采用的是高校種類分開和固定資本折算的核算方式,這樣的方式考慮到了不同專業院校的個性,同時也使得學校培養學生成本更加清晰。從現在的高校學費公布可以看出,相同院校之間的學費相差并不大。這樣的核算方式在使得高校方面計算清楚自己培養費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高校亂收費用的情況,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的透明度,現在的學生在選擇同類院校的過程中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在相同價格下,高校為了增加自身的生源,都會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學水平的提高。在財務管理方面,高校也引用了企業財務管理觀念,采用了企業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有效的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三)清楚的反映了高校實際資產情況
高校的固定資產在學校財務管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科研類高校,其中的高端機械需要很大的資金,是高校非常重要的資產。但以往的高校會計制度中,忽視了固有資產的比重。國家對設備維修所撥的財政只是按比重進行,但很多高校對于這樣的設備維修款并沒有做到真正的專款專用,造成了在設備維護方面的開支往往非常少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使得高校的實際管理費用和賬目有很大的差別,一些高校由于缺乏額定資金進行設備維護,使得一些專業設備只能閑置,或者是造成設備報舊,在一定情況下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新高校會計制度就非常重視高校固定資產問題。新高校會計制度明確提出,各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相對應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和設備的折舊年限。通過這樣的方法來確定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保證了高校管理的系統化和規范化,明確了高校固定資產價值,同時增加了高校財務管理的真實性。
四、結語
新高校會計制度的提出是我國現有會計制度發展的有力證明,新高校會計制度有效的改進了以往的會計制度中存在的不足,適應了現在教育制度的發展方式,同時對于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和辦學水平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雖然現在的新高校會計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從現在的積極影響中可以看出,只要不斷的進行改進,新高校管理制度將會更加健全,有力增強我國高校財務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林潔瑩.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貿,2014,10:169+171
[2]黃升才.淺談新時期高校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通訊,2014,11:4748
[3]張嵐.新高校會計制度下的高校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4,12:5859
作者簡介:
羅秀娟(1973.08-),湖北人,博士,湖北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學,微觀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