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慷行/文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印發《中央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指引(2006年度試點用)》的通知(評價函〔2007〕4號)要求,財政部財會便(2007)7號關于印發《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和17項具體規范(征求意見稿)的通知,以及《公司法》和相關行業法規,為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防范和降低風險、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而制定本《辦法》。
評價目標和原則
根據相關法規和公司具體情況訂立相應條款。
○ 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
○ 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三個方面: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應遵循的五項原則:全面性、一致性、公正性、重要性、及時性
評價內容
公司內部控制評價以五項要素來訂立相應條款。
環境控制
○ 公司治理
○ 管理層在內部控制中的責任(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
○ 內部控制政策
○ 內部控制目標
○ 組織結構(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組織結構)
○ 企業文化
○ 人力資源(完善人力資源政策和程序,確保員工具備相應的能力和意識)
風險識別與評估
○ 風險與識別的評估
建立和保持書面程序,以持續對各類風險進行識別、計量、監測與評估(經營環節、內外部因素、持續識別法律、法規、監管等要求)
○ 風險處理
控制活動
○ 業務控制
○ 財務控制
○ 資金控制
○ 信息技術控制
○ 其它控制
信息與溝通
○ 信息
○ 溝通
○ 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 文件控制
○ 記錄控制
監督
○ 持續監控
○ 獨立評估
○ 缺陷報告與持續改進
評價方式
○ 自我評價與監督部門獨立評價相結合
○ 自我評估
○ 監管部門抽查,實施獨立評價
○ 行業評價、監管
評價程序與方法
○ 評價準備
○ 評價實施
○ 符合性測試
○ 測試抽樣
評分標準與評價結果利用
內部控制評價實行評分制。
○ 對每一評估點的完整、合理、有效性進行評價
○ 評分技術處理
○ 抽樣檢測
○ 遇重大責任事故的減分
○ 連續三個評價期內未改善的減分
○ 有惡意瞞報、弄虛作假的減分并視情節輕重按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附 則:解釋與修訂、實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