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縣級供電企業作為電網集團的基本運營單位,受上級電網管理一體化、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的制約,成本預算管理主要依賴上級電網的管控。同時,由于縣級供電企業經營業務范圍狹窄,財務問題相對較簡單,存在財務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始終較低等一系列問題。然而,縣級供電企業所處的行業特殊性又要求其在保障供電質量、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尋找有效的成本降低空間,這成為縣級供電企業成本管控的難點。因此,構建適應于縣級供電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級供電企業成本管理方法選擇
作業成本法、戰略成本法、目標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責任成本法、成本標桿法是供電企業成本管理可供選擇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方法。縣級供電企業在確定成本管理方法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1)企業經營業務范圍;(2)企業規模大小;(3)成本管理的目標;(4)上級單位成本管理政策;(5)成本管理主體。
由于縣級供電企業具有經營業務范圍較小、企業規模小、機構設置簡單、工作人員較少等特點,成本構成十分簡單,所以不宜選擇成本作業流程復雜的作業成本法,但在成本管理時可以參考作業成本管理思想,正確劃分有效作業與無效作業,降低無效作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戰略成本法更適合規模較大的集團公司;責任成本法的責任中心包括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縣級供電企業機構簡單,劃分責任中心意義不大,可行性不高;成本標桿法需要企業選擇標桿企業進行學習,是企業確定標準成本的重要參考依據。所以縣級供電企業可以選擇目標成本法、成本標桿法或標準成本法作為成本管理方法,本文主要介紹標準成本法在縣級供電企業中的應用。
二、標準成本管理概念
標準成本管理,是指依據成本發生流程的管理操作規范,健全控制和技術方法(包括時間及動作研究、實驗流程、統計等方法),對各成本中心、各成本環節制定合適的數量化標準,再將該標準金額化,作為成本績效衡量與標準產品成本計算的基礎。該管理方式具體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標準成本的制定,包括數量標準和價格標準;
(2)標準成本的控制,成本中心必須研究標準設定的方法,并及時修訂標準,把成本標準與計劃值、預算值有機結合,按標準控制消耗;
(3)成本差異揭示與分析,差異等于實際成本減標準成本,產生差異的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標準不夠準確,要及時修正,另一方面是實際生產操作或管理不合理,要由成本中心組織內部各個專業部門的專家進行合作分析,不能由單一部室閉門造車。
三、縣級供電企業成本構成
一般而言,供電企業的成本項目構成大體包括購電費用、折舊費、電網檢修運行費用、人力資源成本、營銷費用、安全費用、科技開發費用以及其他管理費用等。根據上述理論所述,電網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是輸配電業務和購售電業務,所以電網企業的成本也主要集中在輸配電成本和購售電成本上。
四、縣級供電企業標準成本管理體系構建
(1)確立成本管理目標。縣級供電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為積極響應上級單位號召,實施成本管控,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標準成本制定依據。縣級供電企業標準成本制定要依據國家的政策法規、同業標桿企業的成本制定方法、上級單位文件、企業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等。
(3)制定標準成本費用計劃。首先由各部門提交標準成本費用計劃,然后由財務部根據匯總的計劃編制標準成本費用計劃。各職能部門根據公司年度目標,結合實際工作和成本費用標準編制項目計劃,于每年11月底向成本控制歸口管理部門提出成本費用預算申請。各成本控制歸口管理部門按責任分工,結合基層部門提報的成本費用申請和具體工作安排,匯總編制本部門負責控制的成本費用預算。財務資產部根據市供電公司下達的年度指標,在不超市公司下達的指標基礎上,對總體成本預算數據進行審查、匯總、平衡形成預算草案。對超預算指標的項目退回到重新調整。
(4)審核標準成本費用計劃。經標準成本管理委員會研究討論后,由職工代表大會審核。成本控制管理委員會于每年12月中旬召開會議,根據總的目標規劃組織對預算草案進行審議討論,對審議通不過的退回到財務部重新進行修改調整。經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的成本預算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表決。
(5)執行標準成本費用計劃。下達到各職能部室具體執行。經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的預算方案由成本管理委員會下達各項成本費用預算指標。財務部根據下達的成本費用年度預算指標,分解為季度和月度指標;成本預算一經批復下達,在企業內部具有“法律效力”,各項成本費用即納入各部門業績考核范圍,各預算執行單位嚴格按計劃組織實施。各成本控制歸口管理部門按職責分工,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下達到各基層單位。
(6)標準成本費用核算。標準成本核算包括建立標準成本庫和成本差異計算與分析。
(7)分析考核標準成本費用計劃執行情況。分析標準成本計劃執行情況,匯總后提出考核意見。各職能部門嚴格執行生產經營月度資金計劃和成本費用的定額、定率標準,適時監控,定期進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做好成本的核算工作,對各項成本實行全方位控制。將考核情況分解至具體人員。
五、成本分析
主要是利用成本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全面分析了解成本變動情況,系統研究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正確認識和掌握成本變動的規律性。通過成本分析,可以對成本計劃的執行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損失和浪費,為預測成本、編制下期成本計劃和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相關部門與公司相關部門每月共同審核分析,再據此進行季度、年度成本分析。成本分析的內容分為事前的成本預測分析、日常的成本分析、事后的成本監控。
縣級供電公司應該時刻保持警惕,使電網企業全體員工認識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全員參與、全員監督討論。此外,電網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特點,確定全局性的規劃體系,時刻緊跟經濟發展的節奏,避免改革成本、線損成本的浪費,努力使縣級供電公司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