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已然涌起。中小企業被看作中國經濟發展未來的中流砥柱,要保證其茁壯成長,就要讓中小企業掌握生存之鑰—— —建立企業的內控制度。
近日,財政部為全面了解近年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情況,特別是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非上市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現狀,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和制定出臺《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打好基礎,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與實施情況問卷調查工作。
這意味著,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出臺越來越近。
監管部門:大力推進但不可事無巨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愿景。要想讓中小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土壤中生根破土、茁壯成長,其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凸現出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果沒有監管部門的規范和要求,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對內控持觀望態度,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直到今年政府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才讓這個領域的內控驟然升溫。
可以說,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與實施情況的問卷調查工作,會為今后中小企業開展內控建設工作打下扎實的政策基礎。
財政部會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設置調查問卷就是為了了解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情況,為制定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內控實施政策以及《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提供依據,希望能夠結合企業需要實現的內控目標,針對具體的內控操作進行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這實際上是對內控核心理念的具象化,也是站在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據了解,調查問卷適用于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及未上市的中小企業。問卷共分為4個部分: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管理現狀、企業對內控工作的認識和對內控規范的了解與訴求。
“各行業、各企業有不同的特點,不可一概而論。未來制定出臺的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是起到原則性指導作用,不能事無巨細,否則將會成為百科全書?!比A志泰歐企業管理咨詢公司總裁、內控風險管理專家朱希鐸表示。
事實上,中小企業最為關心的就是內部控制規范如何與企業實際問題對接。由于中小企業財務人員水平普遍不高,在將企業問題與政策進行對接時,有時候會覺得無從下手。目前,內控在中小企業中仍處于摸索階段,企業存在實操困難,但是,絕對的細化并不是好事。
中小企業:態度決定一切
朱希鐸表示:“內部控制管理相當于企業的內部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很好的內控系統基礎,中小企業談不上核心競爭力,更解決不了可持續發展問題?!?br />
內部控制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仍然有很多企業對內控的態度是放任自流。
“中小型企業通常經營活動單一,經營規模小,人員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業那樣做到專業對口、各司其職,財務工作者往往一人身兼兩職甚至身兼數職,而且還有任人唯親的情況發生?!边|寧省大連市思潤制衣廠總經理古方強坦率地告訴記者。
事實上,從內部控制目標上看,中小企業在會計信息、資產和經營活動這3方面的控制缺乏有效管理。據了解,財政部曾組織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159戶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抽查。抽查結果表明,不少被抽查企業的會計報表未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情況。同時,資產安全完整系數低,在資產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特別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收回困難。
中小企業內控任重道遠
朱希鐸認為,中小企業內控的手段無須過于繁瑣,主要可以采用授權批準控制、職務分離控制、記錄報告控制及實物保護控制等方式。其中,最主 要、最有效的方法是職務分離控制,即對職責進行必要的分工,以避免一個人因包攬重要業務的全過程而作弊。采用這一方法后,在設計中小企業各種管理辦法與作業程序時,可由少數人交叉相互核對彼此的工作結果,達到減少差錯、防止舞弊的目的。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中小企業內控管理已經納入政府視野,這也對中小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設計思路提出更高要求。
朱希鐸認為,中小企業應提高財務、會計和審計人員的素質,培養和聘用內控專業人才,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和財務報告的重視程度。中小企業的機構設置簡單,管理資源易于整合,可以根據企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和相關控制的效果,適當簡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靈活設計、選擇控制流程和控制活動,達到有效控制風險和防范舞弊的目的。
中小企業還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機制,持續監控和定期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尤其要對會計信息、資金運轉、資產安全、采購及銷售等方面加強監控,及時發現和糾正缺陷,確保內部控制在企業不同成長階段、不同環境下的持續有效改進。”朱希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