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健全組織機制,確保程序規范,為建立高質量的分類標準奠定基礎。當前,應依托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和XBRL中國地區組織,完善XBRL工作機制、工作方案和時間表,合理明確分工和工作任務。同時,充分統籌協調各部門的力量,集思廣益,民主決策,避免因行政規劃的差別,造成重復開發、標準多頭,確保整個XBRL分類標準體系的統一性與系統性,為建立高質量的XBRL財務報告分標準奠定基礎。
2.發掘企業動力,扶持軟件產業,完善分類標準的應用鏈條。當前,應著力為企業減輕報送負擔,扶持軟件產業發展,努力形成一條政府部門政策支撐、資本市場和中介機構大力配合、企業積極應用、軟件廠商技術支持和投資者廣泛接受的應用鏈條,保證分類標準的實用性。
企業是XBRL鏈條的信息源,對XBRL分類標準的制定與應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企業尚不具備對分類標準進行擴展的能力,這就要求分類標準的制定機構既要考慮準則如何映射,又必須考慮企業如何應用,甚至有必要研究企業實施XBRL報送的效益與成本,及其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凈福利變動與資源損益,才能充分挖掘企業應用XBRL的原始動力,保證XBRL技術的生命力;圍繞XBRL的開發與應用,要引導國內會計信息化軟件企業全面參與XBRL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積極推動我國信息化軟件民族產業的升級與國際化。
3.加大投入和宣傳力度,為分類標準的制定與應用提供保障。應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積極組織與參與XBRL的國際交流,學習經驗,宣傳成果,持續拓展XBRL技術的應用領域;加快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精通計算機相關知識、熟悉會計準則與實務、掌握外語并能直接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技術團隊,全方位地介入XBRL國際組織有關標準制定和項目管理工作,在國際組織中增強我國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