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煤炭行情全面下滑,原煤的利潤空間被持續壓縮,如何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保留效益,成為所有煤炭企業所要必須研究的課題。鑫龍煤業多次召開經營分析研討會,認清公司目前經營活動現狀,通過梳理、排查,總結出了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是現場管理弱化、制度不全、考核不嚴不細,材料使用現場管理不到位,每班沒有設專人進行記賬、跟蹤管理;二是定額不科學、不合理,執行定額不嚴肅,修訂不及時,定額分析有應付差事現象;三是修舊利廢、回收復用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加強。
針對現存問題,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一是強化材料現場管理制度,實現材料現場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強化材料現場管理,制定專項材料管理制度,對井下現場材料使用管理進行全面規范,促進井下現場材料管理向制度化和規范化推進。同時,根據降本增效要求,不斷給材料管理人員提要求、交任務、壓擔子,確保井下現場材料管理始終在健康的軌道上運行。
二是實行材料現場管理包保制,多部門齊抓共管降消耗。堅持在確保礦級物資消耗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下,要求各專業部室認真抓好各生產單位材料計劃審批,同時,企業管理部門不斷改進井下現場材料管理方式方法,實行材料現場管理包保制度,即生產技術部門負責支護材料的管理(包保綜采隊、掘進隊、開拓隊),機電運輸部門負責大型材料、油脂、配件等的現場管理(包保機電隊、運輸隊、機修廠),通防部門負責瓦斯治理材料的現場管理(包保通風隊、鉆探隊),調度負責通訊材料的現場管理,企業管理部門不僅負責對各區隊材料的現場管理及考核,還要強化對各專業部室的考核,制定相關辦法對各歸口部室進行獎優罰劣,確保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以實現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三是根據井下地區進行“動態劃片管理”,推行材料現場管理“專人負責制”。根據目前公司井下現有施工地區,實行動態劃片管理。例如,可將企業管理部門材料專管人員以兩人或多人為一組,分別派往現有工作面或地區實地跟班管理,全面實現材料現場劃片跟蹤管理。另外,可以三個月或半年為一周期,進行“輪管”,即交換材料管理責任區。
現場材料跟蹤管理人員堅持自我加壓,在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認真履行崗位責任制,主動與用料單位保持思想上、管理上的溝通和聯系,并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反映,積極引導用料單位自覺增強成本意識,改進管理方式。
四是實行材料管理“全面定額化”,科學支出杜絕浪費。實行材料現場管理“全面定額化”,不僅要求井下料場只能存放三天使用量即定量使用,而且也要對井下所有使用材料實行定額發放,現場物料消耗應逐步結合工程量、不同作業的定額消耗進行核算、逐步實行全面定額(限額)制度。
材料定額由企業管理部門牽頭,相關責任部室配合測算并制定,對不按要求使用的用料單位首先提出整改意見,對不按要求進行整改的、特別是對材料丟失浪費的用料單位加重處罰,同時,定期通報井下現場材料跟蹤管理情況,真正做到跟蹤到位、管理到位、獎罰到位,科學支出,杜絕浪費,最大限度地發揮井下現場材料跟蹤管理在降成本、增效益方面的作用。
同時,狠抓修舊利廢管理,多措并舉降低材料消耗。眾所周知,修舊利廢是材料管理的重要一環,抓好這一環節的管理,不僅可以節約費用,降低成本,而且也能提高生產效益,甚至能為礦井節約三分之一以上的材料費用,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這方面的管理:
一是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要想做好修舊利廢工作,首要是加強職工的技能培訓,尤其是結合井下現場實際使用的材料、設備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增強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是完善回收網絡,讓職工嘗到實惠。堅持專業回收和業余回收相結合組織職工開展大回收、大復用活動,回收做到地面拾光、井下撿光、死角找光。力爭做到兀型梁、單體支柱、防爆開關、電磁啟動器、錨索鉆機、水泵、風鎬、礦車、U型鋼卡子等物資可以多次修復使用,僅需少量補充就可滿足生產需要的動態平衡狀態。對個人回收的材料采取現金獎勵的方式,讓職工切身感受修舊利廢帶來的實惠,充分調動職工物資回收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物資回收力度,嚴格交舊領新制度。為有效地保證材料回收,對各種工具、量器具、廢儀器儀表、廢閘閥、廢鉆頭等物資,批料前必須先交舊。特殊情況需責任部門負責人證明,并要求最遲上交日期,逾期不上交者對責任單位給予材料原值的處罰。交舊領新將有效提高材料回收質量,促進修舊利廢工作的良好開展。
四是加強相關部門管理。修舊利廢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需要幾個部門共同配合完成。尤其是材料管理部門、專業職能部門、機修廠要密切配合。督促使用單位正確使用,嚴禁不正當使用及惡意毀壞,同時,區隊領料時,材料管理人員要根據區隊所在施工地區把好審核關,能用舊的堅決不發放新的,一經發現有舊的而領用新的情況,就要進行相應處罰。另外,還要對區隊定期不定期地進行修舊利廢方面的考核,包括回收率、復用率等,實行獎優罰劣,督促他們積極投入修舊利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