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城市化進程又促生了一大批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競爭的加據督促房地產企業要重視企業管理,特別是加強財務管理。文章結合實際從分析原因和如何解決問題的方面,探討了新時期中小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問題。
【關鍵詞】企業融資現狀 財務狀況分析
房地產是我國民眾最為關注的行業,它直接關系到民生問題。整頓房地產市場的秩序,一直也是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內容。從2003年8月《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國務院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到2013年2月20日的“國五條”。表示了政府重視房地產市場的決心和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強硬態度。現在不僅僅是土地獲取端還是銷售端,房地產企業經受著宏觀政策和資金短缺的雙重壓力,房地產企業應該何去何從,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一、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企業融資現狀的分析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血液”,房地產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七個方面——國內貸款,利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自籌資金,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購房者的定金和預付款以及其他資金。
自籌資金主要有企業自籌和向關系人借貸兩種形式,自籌資金表現為在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向職工集資;向關系人借貸。兩種方式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貨款的利率,而且金額較小,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對于長遠的發展沒有根本的影響。
我國許多房地產企業是通過外資融資的直接融資方面,去獲得資金。這要分兩個部分來說,對于很多已經進入資本市場的大型房地產企業,他們可以通過股權和債權融資輕易的獲得大量資本,去購置土地,去公關,去擴張。但是由于整體宏觀政策的影響,房地產企業越來越嚴重的競爭以及購房人愈來愈理性的購房需求,導致很多房地產企業的凈利潤不足以支撐高額的負債,于是債務危機頻現,而且有進一步滑入深淵的危險。從債券融資看,目前我國企業的債券市場的發展遠遠落后于股票市場的發展,大企業都難以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融集資金,規模小、信譽等級相對差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就更不用說了。靠股權和債權融資來解決眾多中小企業,尤其是非國有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不現實。
在當前調控政策的背景下,國民對于買房抱有觀望的心態,這就抑制了房屋銷售。銷售量的降低,為了回籠資金,大企業尚且需要降低房價來保證資金的流通,更何況中小企業。然而中小企業在擁有房源的數量以及其他一些軟實力上都存在明顯不足,也就造成了房地產企業較少的預售房款。所以就目前來看,在房屋預收款下降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銀行貸款。
(二)企業財務狀況的分析
財務控制薄弱,缺乏具體的財務制度。當前,中小房產企業普遍存在財務控制薄弱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導致資金閑置或不足。在中小企業中,很少有一家制定出較完善的正式財務制度。一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乏計劃安排,使財務陷入困境;二是在資金流入不足的情況下,企業資金支出的審查顯得不夠嚴格,職工各項費用的報銷過于寬松,造成了部分員工的投機行為;三是缺乏對收入、成本、利潤的分析,平時只關注現金流,缺乏對項目工程投入產出比的考慮。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高度統一,表現出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現場調查發現,多數管理者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差,僅憑經驗和感覺管理,缺乏對財務管理理論方法的認識和研究,更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財務監控不到位,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少數納稅人文化層次和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稅務機關的要求建賬,主觀隨意性太大,收支無發票,收入隨意報,記賬的業務只是非開票不可的業務,有的記賬只是形式主義,為了應付稅務機關。財務人員、辦稅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由于新辦企業不斷增加財務人員緊缺,老會計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幾個單位的帳,時間上不能保證;新會計不是缺理論知識,就是少實踐經驗;更主要的原因是企業是老板,工資由老板發,不聽老板的就被炒魷魚,所以會計只能根據老板提供的票據“做賬”、“圓賬”。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隨著中小房產企業的財務問題日漸突出,企業要想在市場上走得更深更遠,工作任務就更加艱巨,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制定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加強企業的治理建設,逐步改變企業用人方面任人唯親,家庭成員占據重要的管理崗位,決策上獨斷專行的現狀。引進優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信用水平,來吸引外部投資,爭取銀行貸款。
加強企業管理,核準資金費用支出的真實性。要真正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系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經營環節,把強化財務管理尤其是資金管理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的各環節、各個職能部門。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預測到資金回收和支付的時間,通過對市場的分析,調整營銷政策,實現資金運用和來源的有效結合,使資金的使用達到最佳效果。
加強財會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全員管理素質。根據《會計法》的有關要求,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政治思想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要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認真履行好會計監督制度的職責。同時注重財會人員知識的更新,要根據企業會計核算方法不斷更新的實際,自覺把各種自動化程序引入到企業會計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