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3 年起浙江省開啟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2008~2012 年是該項目的第二輪5 年規劃期,為推進該項目的順利進展,全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考核驗收、以獎代補等政策措施,以規范示范村的建設工作。根據省委統一部署精神,臨安市的村莊整治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沿,曾多年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項目考核中獲得優勝,項目實施完成后臨安市各鄉村的面貌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各整治村的道路、衛生、綠化等狀況明顯改善,項目的實施加快了臨安市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凸現,但從評價情況看,項目管理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現狀分析1.整治資金的籌措分析從圖1分析看,雖然村集體自籌投入占比較高,但項目資金投入主要還是來源于各級財政資金,因此,迫切需要有效規范和管理該項建設資金。2.歷年資金投入情況分析從圖2 分析看,項目資金前幾年投入基本均衡,呈兩頭略高的“微笑曲線”狀,其中:項目實施結束年的資金投入較前幾年有所增加,因此,尤其要加強項目開始年和結束年的監管。3.整治內容的資金安排分析從圖3分析看,整治項目支出主要在村內道路硬化和污水處理上,另外,文化禮堂建設等其他建設支出也占據了較大比重,垃圾處理和村莊綠化的資金投入額相對較小。因此,注重建筑工程的規范運作和管理是這項工作的核心。4.農民的滿意度情況分析我們從“千村整治萬村示范”項目實施后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可持續性影響等三大主題進行了農戶的調查,發放并回收了調查問卷118 份,其中:村干促進村莊整治建設資金高效管理的實證分析要要基于臨安市2008~2012年野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冶項目的績效評價圖1部27 份,村民91 份。從問卷情況看,基層干部和農民的綜合滿意度分別達到了88%和84%,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具體情況見表1。
二、存在的問題
1援缺少全局性的統一規劃,制度建設不夠健全和完善臨安市在項目實施前未制定項目的整體統籌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制度建設也基本停留在2003 年“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剛啟動時的狀態,未及時進行新一輪工作的調整,致使各村“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項目在完成的標準上沒有統一的界定口徑,特別是在各村項目投入的力度和方式,資金整合的范圍和具體管理要求及后續管理的指導操作上缺乏有效指導,造成村村之間的政策落實不平衡,項目五大重點建設內容發展也不平衡,其中:“道路硬化”“垃圾收集”“村莊綠化”3 個項目進展較快,而“衛生改廁”和“污水處理”是整治工作的難點,進展相對滯后,制度建設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整體統籌推進。
2援部分村莊具體建設規劃銜接不夠緊密,整治效果不明顯部分村莊對整治建設整體謀劃不夠,規劃與建設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道路硬化建設和管網規劃不夠科學,部分道路在硬化整治后又因污水排放管道的埋設需要重新開膛挖掘,使村莊整治建設的整體效應打了折扣。由于臨安很多鄉村受所處的特定地理環境和周邊環境制約,改水難度較大,很多村莊改水工作僅停留在就近引入山泉水或挖掘地下水的簡單處理層面,部分經濟較發達鄉鎮的周邊村莊,地下水資源已有污染,無法達到飲用水標準,而村莊改水工作又未接入城市自來水源工程,無法解決村民對引入城市合格飲用水源的需求。各村之間的整治效果差異較大,規劃建設水平好的整治村花錢不多但整潔美觀,而部分村莊雖已完成整治,但在人居環境的改善和新增綠化率則不明顯。
3援工程項目的日常管理不夠規范一是從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層面看,重申報、立項,輕管理現象較嚴重,對各村的項目工程缺乏統一的招投標政策指引,具體的項目資金來源和支出統計口徑不相統一,統計數據不夠科學和完整,計算口徑不夠科學合理,相關政策文件的匯編工作不夠及時,評審驗收工作的會簽程序及后續監管工作不夠到位,政策宣傳力度也有待加強。二是從鄉鎮街道管理層面看,由于現行體制問題,目前各鄉鎮街道只負責資金撥付,不參與具體項目管理,因此,各鄉鎮街道政府部門對項目工程建設的制度執行監管相對薄弱,對下屬各村項目工程建設方面的基礎資料和檔案的管理不夠及時和完整。特別是各鄉鎮街道的工程招投標政策執行情況標準有差異,使村與村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進展不平衡。
三是從實施項目的基層整治村看,部分村干部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部分村干部只講困難、不想辦法,工作主動性不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造成部分村的整體進度較慢,個別村干部還不熟悉建設項目、整治標準、獎補政策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莊整治的建設進度和質量標準。同時,也有部分村的政策宣傳力度不深,思想工作不夠扎實,造成一些村民當整治工作與自身利益有沖突時,不夠理解與支持,不配合工作的實施,客觀上制約了村莊整治工作的整體進度,進而影響“千村示范萬村圖3 臨安市“千村整治萬村示范”工程建設資金支出情況影響內容具體影響滿意度或認同率(%)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情況87.25促進農民生活方式轉變和文明素質的提高情況80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情況78.25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情況77.33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情況86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影響情況82可持續性影響方面項目持續發揮作用情況98社會效益方面生態效益方面表1整治”項目整體效益發揮。4援財政資金缺乏有效整合,項目資金使用的合規性管理不夠到位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對農業、農村的各項投入力度明顯加大,但由于各類專項財政資金名稱繁多、內容不一,未能有效整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莊整治的效果顯現。評價中發現,部分創建村存在實質相同,但按不同口徑申報不同項目資金的現象,使得各創建村收到的相關資金,與各村實際需求或支出不完全配套,存在“會哭的孩子多喝奶”的現象。另外,部分創建村的整治力度較大,建設資金缺口較多,而村級集體經濟底子薄,個別村集體已經負債過重。資金使用和監管上存在脫節現象,財務信息提供相對滯后,資金使用中的合理性、合規性以及政府采購或招投標環節管控存在缺陷,部分村級財務核算不夠規范,不同鄉鎮對各村會計核算中資金的賬務處理不一致,未設置專項賬戶進行明細核算,存在不能準確核算該項目的實際投資額的情況。同時,項目白條支出現象普遍,容易滋生村干部從中非法牟利,也是當前農村建設項目建設施工單位偷漏稅的灰色地帶。另外,聯審機制尚未形成,工程項目普遍缺乏決算審核制度,項目實際支出的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5援整治項目后續管理工作未跟進,影響了村莊整治的效果經過5 年的整治,臨安市農村的村莊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麗鄉村的形象已經展現,但整治項目后續管理工作未有效跟進,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綠化帶的日常清理與維護方面有欠缺,部分完成整治的村莊道路及河道邊綠化帶已雜草叢生。二是對硬化后道路的后續維修與維護沒有跟進,部分道路已有破損。三是垃圾收集的后續管理未及時跟進。如果“重建設、輕管理”,后續維護和管理力度不足,將會使五年“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成果慢慢消失。
三、完善新農村建設資金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1援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強化后續服務和監管有效地進行新農村的整治建設需要有政策層面的正確指引,因此,應從政策層面來完善各項政策制度,明確農村發展的規劃要求,明確和統一各類項目的招投標和補助資金的公示制度,加強對項目資金具體落實管理和后續管理等操作上的引導幫助。同時,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一系列規范的目標設定、申報服務和后續監管等工作,完善項目的檢查驗收制度,全面有效地促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統籌推進。
2援科學規劃決策,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展現各村地方特色科學的規劃是一個合理與可持續發展的村莊規劃的最大節約,組織有關專家、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科學合理的村莊建設規劃,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戰略來對待和規范村莊整治工作中的拆、建、管,防止整治工作的表面化、單一化,力求完善道路、路燈、環衛、綠化以及教育、醫療、商業、休閑等配套公共設施和服務設施,進一步提升項目實施質量和效果。在項目建設前由農辦召集所有管網單位(有線、電信、移動、聯通、燃氣、自來水等)協助確認規劃,嚴防整治之后再次“開腸挖肚”現象的發生。在具體的村莊整治規劃中將村莊整治與特色村莊建設相統一,注意解決和改善村民反映較多的一些現狀問題,緊密結合各村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產業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借山取水,弘揚傳統,體現清遠山水、田園風光特色,體現特色民居的文化特征和現代化文明的發展需要,充分展現當地特色的農村人居環境和優美的田園風光,把村莊整治工作當作造福千秋萬代的大事來抓。
3援有效整合相關財政資金,健全和完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加強項目資金管理,規范資金使用是財政資金安全使用的前提,加強財務管理是農村村莊整治建設項目健康運行的保證,因此,必須有效整合相關財政資金,完善各類項目的規范申報管理和后續監督管理工作,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公開、公正、民主的村務管理制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村務公開和收支公示制度,對村務工作嚴格規范、嚴格操作,強化村民對村務的監督與批評。同時,加強財政、審計、農經站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考核工作,強化政府層面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各村嚴格遵守《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確保專項資金安全、規范、有效的使用。
4援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功能鞏固村莊整治效果,讓村民享受村莊整治成果,還需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后續日常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衛生保潔等長效保障機制,建議強化各村莊整治工作小組的職責,明確責任、細化措施、實化項目、扎實推進,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村莊整治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道路。另外,村莊整治事關村民的切身利益,應建立村民參與、相互監督的公開公示和獎懲制度,充分發揮村民的自治功能,提高村民參加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環境衛生意識,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轉變村民生態和衛生觀念,使各個村莊都能展現出路平燈明、水清塘凈、村潔景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作者蔡曉玉 單位杭州錢王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