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離不開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財產物資的收發、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收入、成本和費用等方面的核算。在這些環節發生期間,難免會出現差錯及舞弊情況,導致企業發展的緩慢,甚至是危害企業的發展。此時,內部控制制度便營運而生了。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方法及措施,保護業務活動的正常進行,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和完整,及時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
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本文就將從這一業務入手,分析其內部控制的概念、存在問題,并提出設計策略。
二、銷售與收款業務內部控制的概念
銷售與收款業務是指企業通過對外銷售商品、產成品或者提供勞務,而收取款項的行為。這項業務主要包括接受顧客訂單、批準銷售折扣和賒銷信用、填制銷貨發票、發運商品、核算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辦理和記錄銷貨退回及銷貨折讓、處理壞賬等內容。加強對銷售與收款業務會計制度的設計,有利于規范銷售與收款業務活動,全面與系統地記錄銷售過程,監督和控制商品的發出和貨款收回,提高企業營業收入的質量。
三、銷售與收款業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橫向及縱向分析,我們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中得出其內部控制所存在問題:
(一)企業內部存在問題
1.組織結構不合理,存在缺陷。我國財政部對企業內部控制做了如下定義: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的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然而有些企業并沒有妥善設置以上控制主體,導致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
2.尚未建立客戶的信用管理制度。企業對客戶的資信情況沒有做好調查,在不清楚客戶是否有付款能力的前提下,只一味追求銷售量,最后導致款項無法收回,形成壞賬、呆賬。
(二)銷售環節存在問題
1.合同的制定不夠規范,存在漏洞。在制定合同時,應該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相關條款的描述應準確無誤。然而有些企業忽視合同的某些要求,如產品的規格型號、計量單位、供貨時間等細節問題,導致經濟糾紛,使企業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
2.銷售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引發退貨風險。有些企業為達到一定的銷售指標,將劣質產品高價出售,客戶購買后發現質量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應,要求退貨處理,損害了企業的直接利潤,更損害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最嚴重的是將迫使企業倒閉。
3.賒銷問題嚴重,應收賬款增加。某些銷售企業為了拉攏客源,占據市場,完成年度銷售的指標,采用了賒銷的手段,完全忽視由此帶來的生產成本、費用,以及壞賬損失的增加。
(三)收款環節存在的問題
1.銷售人員私吞貨款、中飽私囊。銷售人員一人包攬了合同簽訂、產品發貨、收取款項等工作,這么做雖然簡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由此帶來了隱患。某些銷售人員肆意更改發票價格,私吞貨款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2.財務處理不及時,資金周轉困難。有的企業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回收期過長,周轉速度慢,壞賬隨時產生,導致資金回籠困難,影響企業經營發展。
四、銷售與收款業務內部控制的方法設計
(一)不相容的崗位應當分離
企業應該應當建立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辦理銷售與收款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如將前期的市場拓展和銷售合同簽訂、客戶信用評估以及售后服務進行分割,銷售人員主要負責在市場拓展和銷售合同簽訂;銷售發貨則由物流部組織安排;貨款的收回則由財務部為主負責辦理。同時制定嚴格的銷售收款政策,要求客戶向指定的銀行賬戶付款,嚴禁銷售人員直接接觸現金,防范銷售人員將企業客戶資源變為個人私屬資源從事舞弊活動,損害企業利益的風險。
(二)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完善客戶信息管理
事先對客戶的資信情況做好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出具信用報告并對其信用等級給予評價,并將調查結果妥善保管;確保每年定期(或至少每年)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評估,并就不同的客戶明確信用額度、回款期限、折扣標準、失信情況;建立客戶信用數據庫,采用科學的信用管理技術,不斷收集、健全客戶信用資料,防止疏漏。
(三)完善合同的管理制度
在合同制定時,應該通過會計部門與法律機構的審核,確保合同的相應條款準確無誤,不存在含糊不清的情況;確保簽約雙方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資格,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
(四)制定嚴格的質量管理標準
從產品開發、工藝流程設計到原料采購,從第一道工序到產品下線,從裝箱到運輸,每個環節必須制定詳細的、可控制的質量管理標準,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同時要明確誰應該對哪一個生產步驟負責、產品需要達到什么標準,以及誰來檢查、誰來對績效打分等責任,將質量管理的理念貫徹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一旦發生由于質量問題導致退貨的,先查出問題所在環節,而后由負責該生產環節的人全權負責。
(五)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可以分為事前控制、事中防范、事后監督。事前控制應制定科學嚴謹的計劃,對對方的經營狀況做足調查,確定其是否有償債能力;事中防范應建立應收賬款的責任制度,明確規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規范合同條款,防止某些企業鉆法律空子,損害本企業的利益。事后監督應注重款項的收回,對單位發生的各項壞賬,應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并在履行規定的審批程序后作出會計處理。注銷的壞賬應當進行備查登記,做到賬銷案存。已注銷的壞賬又收回時,應當及時入賬,防止形成賬外款。
參考文獻
[1]董鳳鳴.企業銷售和收款業務的內部會計控制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2008(01).
[2]范鋒春.企業會計工作中應收賬款的內部管理[J].現代商業.2010(12).
[3]劉探微.完善企業銷售與收款內部控制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