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強化預算單位支出日常管理,真正從源頭上管住預算單位支出,有效杜絕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實行前移財政監督關口,提前介入預算單位支出監督,既是推進財政日常監督規范化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建立支出管理專項制度,實行前移財政監督關口,強化預算單位支出日常管理。
一、財政前移監督關口。預算單位的所有支出憑證都由財政對口業務部門審核同意后方可報賬列支。對審核通過的支出單據加蓋“財政審核專用章”,財政國庫管理局據此支付。審核中發現問題的,不得支付資金,單據退回預算單位,并說明拒付理由及相關法律政策依據,同時對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原始憑證進行登記備案,作為對單位年度財務工作考核的依據。
二、及時報審結付支出業務,有效杜絕單位弄虛作假情況發生。一是預算單位的所有支出必須按月結算,對已發生的支出業務又暫無資金來源的,一律將支出單據交財政對口業務部門先審核,然后向商品、服務供應者履行欠款手續,計入往來賬目,避免單位因隨意簽單、長期不結算而形成隱形債務。各單位支出報審時間必須在支出事項發生后的30天內,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及時報賬的,經調查確認屬實,最遲報審時間不超時60天。二是轄區境內超過一定額度的支出,由財政國庫管理局直接支付,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委托支付或者轉移支付。三是實施跟蹤檢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支出,除不予審核通過外,同時報告財政監督部門派出檢查人員到單位進行跟蹤調查核實,對違規違紀問題進行糾正和處理。
三、實行財務公開制。一是各單位在次月上旬內將上月財務收支報表送財政對口業務部門。二是在本單位辦公地點醒目位置公開張貼上月財務收支情況。三是財政監督部門每月到財政各業務部門檢查各單位上報報表情況,并根據各單位報表公開情況進行實地檢查。
四、強化單位內部管理。在明確分管領導的基礎上,建立理財領導小組,根據不同額度的支出分別報經分管領導或理財領導小組集體審查。即小額支出由單位分管領導審查批示,超過一定額度的支出報經主要領導或單位理財政領導小組集體審核。
五、規范、完善支出發票手續。每筆支出業務,發票上要有經辦人的用途說明,相關在場或知情人員的簽名證明,分管領導、主要領導或理財領導小組的審核批示意見。發票項目要清楚,內容要完整,超過一定額度的支出發票還要有清單。
[稿源:資興市財政局]
[作者:黃曉周]